2013年6月4日星期二

2013年6月3日:香港民主新論

刊文及原文:
自三月底,全國人大法律委員主任委員喬曉陽就二一七年行政長官選舉「吐」了「愛國愛港」四字之後,喬老的「調」便嘎然而止;留白的地方便讓香港人有無限的發揮空間。因「愛國愛港」而引起的有趣發酵陸續浮現。先有傳統的建制陣營不停為這四字真言作出解讀;可惜「愈解,愈唔明」!甚至有人把它解讀成信仰,要知道唯物論的共產主義,何曾出現過甚麼唯心的信仰?這明顯是「買錯鞋油,擦錯鞋」。筆者無意用「陽謀」來猜度喬老的嘎言而止,但現實上,愈賣力解讀這四個字,而又愈解不清箇中真諦的諸君,明顯便是自私的既得利益者。

及後普選聯提出「七點共識」,其實也是一種態度的表達,而非一個可行性方案。說實話,這對展開建制泛民之間的互動討論,未必有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成為了「撩交打」的口實。但這也難怪,由於建制泛民長期的互相排斥,令到泛民一直處於「外圍」位置。他們既不了解中央的顧慮,也沒可能知道中央的底,叫價過高實在是不足為奇!

收窄分歧提可行方案
相反,一些比較務實的建制派,呼籲各界就政改表達意見。可惜,香港的實況是,九成以上的香港人既非讀政治學出身,亦非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之流,期望香港市民在符合一國兩制的國情下就政改提出具體建議,恐怕亦會強人所難,或甚出現「反效果」,逼使普羅市民「以為」「沒有篩選、一人一票」便是他們的意見。所以,那些經常出入北京之徒,是否應該抱「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心,肩負起應有的歷史責任,帶領討論,提出具體可行的若干選擇,再收窄彼此的分歧,最後聚焦一、兩個方案,為二一七特首選舉作出貢獻呢?

M.博蘭切利的名句頗為適合香港的現況:「政治應該是現實主義的,政治也應該是理想主義的;這兩條原則互補是為『真』,相互分離是為『假』」。如何可以達致互補,筆者認為這便是方法的問題。一國兩制,二一七普選特首,對香港人來說是「現實」得無可爭議的事實,但如何「理想」地選出下一屆特首,中央與香港市民之間便存在認知上的分歧。

若然中央只有「程序式」的任命權,那一國的重要性便難以彰顯了!相反,中央亦有可能擔心不設框架的選舉,會出現薩托利所說的「多數人暴政」。

所以,那些充當中、港之間橋梁的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其實是應該具體「帶出」一些問題,盡力消除中港之間在政治上的一些夢魘。這些功夫是全不費勁的,達爾在《論民主》中便已提供相當合適的參考,例如就香港:實際的民主政府應如何運作?實行民主需要甚樣的政治制度? 哪些條件有利於民主發展?這些簡單而又能引起公眾參與討論的問題,總比硬把「愛國愛港」奉為鐵律的嘴臉,具建設性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