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星期二

2021年9月27日 - DFJ Portada Sparkling medium dry NV 波塔達乾型起泡酒

勁辛苦搵嚟都係志在食~1kg Mont St Michel Bay 活藍青口嘅海水咸,襯黑胡椒嘅微辣;配Portada Sparkling medium dry嘅清新青蘋果味,仲有蜜糖花香。真係好夾!難怪係多項獲獎之作。而Sick Burger ,純粹口痕,新開試下。不過佢嘅堅Grill漢堡,有炭烤香,合格啦!


🏆獎項:

🏅London Womens Wine & Spirits Awards Double Gold Medal 雙金獎

🏅New York International Wine Competition 91

🏅Japan Awards Gold Medal 金獎

🏅Shanghai Awards Gold Medal 金獎

🏅Singapore Competition Gold Medal 金獎

🏅China Wine & Spirits Awards Gold Medal 金獎

🏅Portugal Wine Trophy Silver Medal 銀獎

🏅7th Asia Wine Trophy Daejeon Silver Medal 銀獎

🏅Vienna 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 Silver Medal 銀獎

🏅Selection Pramiert Silver Medal 銀獎

🏅Asia Wine & Spirits Awards Silver Medal 銀獎

🏅Asia Import News Silver Medal 銀獎

2021年9月25日 - 《第一百二十六集》黃佳鑫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 總幹事):草根式全天候照顧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73949

本集簡介:

隨著本港疫情放緩,政府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中小學仍然維持有限度復課,令基層家庭叫苦連天。當幼稚園已回復全日制上課,中小學全面復課遙遙無期,又是否合理呢?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於上月發表調查,指超過六成受訪的兒童照顧者一星期 7 日都要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工作,造成經濟壓力,逾三成人每月家庭收入只有一萬元或以下。政府會否就特殊情況,於下個月將「出爐」嘅施政報告中推出更多紓困措施,協助一眾家長渡過難關呢?團體又建議,政府可增加受資助托兒服務名額及托兒津貼等,減輕家長負擔。然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類短期措施長遠又能否令他們減輕負擔?在家工作風氣漸盛,社會各界可以為家長提供這類工作崗位嗎?  

本地感染情況暫時已受控制,但經濟狀況難於一時之間好轉。面對失業潮,長期在家照顧兒童很可能飯碗不保。以往有不少社區中心或非牟利組織為兒童提供免費或價格低廉的興趣班,讓家長安心上班,同時為兒童帶來學習機會。不過在限聚令下,各類活動只限八人參與,大大降低其成效。政府是否應該特事特辦,在不影響防疫下增加班數,或者放寬活動限聚人數呢?

今集有請關注草根生活聯盟總幹事黃佳鑫,和我們討論草根應如何在維持生計的同時,全天候照顧兒童。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

2021年9月22日 - 塔利班距離依法立國有多遠?

 


網址及刊文: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5%A1%94%E5%88%A9%E7%8F%AD%E8%B7%9D%E9%9B%A2%E4%BE%9D%E6%B3%95%E7%AB%8B%E5%9C%8B%E6%9C%89%E5%A4%9A%E9%81%A0

早前筆者主持的節目,剛好碰上了911恐佈襲擊二十周年。所以,當天的題目必然與反恐有關,否則就真的不太專業了!筆者在美國當了超過10年政論節目主持,在香港的媒體也快有六年的歲月。雖然每星期,只有一次機會與聽眾空中結緣,但選題從來都不容易,因為我的標準並非以個人的喜好與認識作判斷,而是要以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而大家需要知道的事情作決定。筆者自知才疏學淺,無可能所有題目都了然於胸,不過唯勤是岸,對於不熟悉的題目,便多花點心思時間,去做資料搜集工作。所以,911恐佈襲擊二十周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因為藉著準備節目,讓我對阿富汗及塔利班有多一點了解。

當然,這是個大題目,大得足夠讓我多念個博士學位回來。所以我還是回歸到國家建構與法治關係,一個比較有針對性的面向,進行討論,才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美國花了二十年時間,以一個塔利班,去取代另一個塔利班;無論從任何角度去分析,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只適合以失敗來形容。自美軍遠去之後,塔利班以狂風掃落葉姿態重掌阿富汗,可惜馬上得天下,豈能馬上治之?

阿富汗聯合酋長國拖拉至今,仍未有具體成立時間,而臨時政府又幾度傳出內亂。內地更有評論表示,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意思是當美國撒手不理之後,剩下來的台灣,就與阿富汗無異,只有一個「亂」字。

台灣怎可能是阿富汗2.0

這個有趣的評論,明顯是對台灣的認識非常膚淺。首先,美國不是第一次出賣台灣,台灣人腦瓜清楚、心裡明白,美國為了本身的利益,是隨時可以把台灣置在鋒刃之上。其次,阿富汗與台灣最大的分別在於,台灣自兩岸分治以降,一直是名副其實地完善著,一個可持續有效運作的政府制度;特別是三次政黨輪替之後,公民社會得到大大的充權,代議士的素質得到大大的提升。所以以阿富汗的亂像與台灣作出比較是自暴其短!關鍵在於,美國從來沒有、阿富汗人又從來沒有反省,需要建立可持續有效運作的政府制度。所以即使美軍繼續「大石壓死蟹」,阿富汗亂局還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吧!

自二戰之後,除了極權國家與軍政權外,大部份可持續有效運作的政府,都離不開高程度的公民參與。我們嘗試簡單地去理解「人民政府」的意思,就是公民以普及而平等,非暴力的民主選舉方式,向行政單位賦予權力,在特定時間與空間內,去處理公共事務。

所以「府」字本身是隱含天下為公的意思,否則這只是政權,而與政府一詞格格不入。而既然公民有權利,去選擇政府,就自然有義務去與這個政府進行締約,如果大家也不遵守遊戲規則,不爽就拉倒,這個政府也不可能是持續有效運作的制度。

法治令我們免於恐懼

那政府與公民社會的締約象徵最簡單不過的,就是法律;法律從社會學的角度去理解,就是公民社會願意共同遵守的規則。沒有人人平等的法律,就不可能談得上是法治社會。所以不依規矩,何以定方圓?根據賓漢在《法治》一書指出,法律應公平地,適用於每一個人。既然適用於每一個人,就不應該先天在制度設定時,出現不合理的排他條款。例如塔利班現在建立的政權,是以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作治國根本。阿富汗雖然伊斯蘭教徒眾多,但派別亦多,非伊斯蘭教徒也不少。如非伊斯蘭教徒,便被定義為不愛國,千方百計,自圓其說都要令他們不能參與公共管治,那這種政府制度建構,豈非不是適用於每一個人,甚至先天已經與公民社會割裂,自我制造平衡時空,而仍然自詡是均衡參與,能夠廣泛代表阿富汗人民利益嗎?

其次,一個可持續有效運作的政府制度,最根本的責任就是透過法治,令人民有活在免於恐懼的自由。我們要對法律心存敬畏,因為敬畏法律,一定程度上,就是尊重別人,這是公民社會共同遵守的約。但我們不是要恐懼法律,若立法竟然令人民活在恐懼中,這就有可能與法治社會精神背道而馳。所以賓漢認為法律應該是大眾能獲知,清晰易懂及可以預料的。例如,塔利班政權多次公開表示,會保障言論自由、承諾尊重和保護人權,尊重婦女的工作權利和女孩的上學權利,尊重少數族裔和宗教少數群體成員的權利。但同一時間,他們亦表示,這些權利與尊重,是在符合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情況下,才可以享有。換句話說,只要被認定為不符合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不符合愛塔利班政權的原則,這些人權、自由、以至公民在政治上的參與權,統統不存在。近期最令人傻眼的例子,就是塔利班把前朝的婦女事務部,換成了符合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的勸善罰惡部,還嚴禁女性入內辦公呢!

那請問誰人在阿富汗有權威去解讀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原來是集中在一小撮被篩選出來的長老手上。這批擁有政治特權的長老,由於言人人殊,人民便難以清晰知道塔利班的紅線在那?亦難以預料違反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的結果。因此,我們才經常聽到塔利班奪得阿富汗之後,私下處決民眾的事件經常發生,因為政權只要找一位俯庸長老,高舉有法必依之名,認為你有違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要防範你危害阿富汗安全,你已經是死路一條。試問人民又如何可以安心地,活在阿富汗的理想國呢?

NonsenseCommon Sense

當然,筆者有些研究伊斯蘭文化的朋友,向我表示: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對他們來說是Common Sense,你只要用常理去理解他們的律法,便知道紅線在那,其實只會影響極少數人,不會人人活在恐懼中的。朋友甚至表示,阿富汗的人民不依從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生活,可能被政權認定為,沒資格成為阿富汗公民。筆者對這個說法,只能一笑置之。原因是法治社會,既然是共同遵守的約,那所謂的Common,又回到必然有高度的公民參與的話題之上,這不但解釋了民主選舉、立法公眾諮詢、聽證會、公開審訊、陪審團制度,公眾知情權等的重要性;更解釋了為什麼美國國會立法平均需時12年;12年的概念,等同最少已歷兩任美國總統,行政效率雖然是極慢,但從辯證的角度,就保障了民意代表、公民在立法過程的參與權。

立法過程既然有高度的公民參與,Common Sense便真的稱得上是人所共知。否則若是少數長老,奉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之名,合議通過之後,便頒布實施,一般公民不但不明所以,更不知道政權所說的Common是從何說起!

假借有法必依之名

迄今,我們仍然不知阿富汗聯合酋長國的立國日期,臨時政府似乎是以協商的方式,去建立新政權。這個政權雖然聲名狼藉,但具政治特權的權貴,總會以人民為念,反映民意,令到阿富汗走向良政善治吧!若權貴們能夠真實反映人民的恐懼,或許可以補足了Nonsense的缺陷。無奈,筆者這種想法可能是過於天真了!符合塔利班版本伊斯蘭律法,可參與籌建阿富汗新政權的權貴,全部是在塔利班安全系數,百份之一千下挑選出來的人,他們的政綱與主張當然就是緊跟塔利班路線。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塔利班認為西方民主制度不適合阿富汗,因為人民在「被代表下」,權貴們從來沒有在政綱上,表示要求阿富汗實行民主政體。塔利班當然就可以振振有詞地表示:人民沒有要求民主,發展阿富汗,改善阿富汗民生才是新政權最需要處理的深層次矛盾。事實上,人民可能是在塔利班全面管治阿富汗之下,既無話語權,又被代表得無法表達政見罷了!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國家發展必須要緊緊依靠人民;所以法治的建立不但不能一蹴而就,更要在制度建立之中,長期確保有高度的公民參與,高度的公民監督。否則,塔利班政權只是假借有法必依之名,對阿富汗人民進行打壓,是對法治進行根本性災難式破壞。筆者粗疏分析,阿富汗接近軍管之下,回復表面平靜,但距離依法立國,達至長治久安,還差得遠吧!

作者IGdrjustinyip

#阿富汗

#塔利班

 


2021年9月18日 - 《第一百二十五集》施俊輝 (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國民教育再出發




節目重溫: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72757

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X_1PWA2OqjA

本集簡介:

新科目「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及國家安全教育都成為新學年焦點。不過,「青年創研庫」上月公佈「更新高中核心科目課程:挑戰與應對」研究報告,發現超過七成教師表示最難教授「『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課題。老師要傳道、授業、解惑,但誰能為老師解決國安教育的疑惑?

教育局上月向全港中、小學發放「國民教育規劃活動年曆」,建議學校於開學禮、國慶日、元旦日等特定日子升國旗和唱國歌,並可透過舉行早會和活動,以及藉不同科目的課程,向學生傳揚國家安全概念。不過,這些規劃能夠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嗎?

本學年起,「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成為新高中必修科目,並新增國家安全課題。但是,新科目由今年二月諮詢,至九月正式實行期間時間倉促,前線教師難以準備充足教材和信心去教授公社科,而文憑試設有多項選擇題、短答題等,以考核學生對課題的客觀資訊認識。教育局是否已經有充足準備課程支援,供前線教師教授公社科?

另外,教育局於七月三十一日宣布全面終止與教協的工作關係,並批評教協發動教師罷課,將政治滲入校園,犧牲學生福祉。上星期教協的特別會員代表大會更已通過決議,解散教協。教協的解散會否削弱教師與教育局之間的溝通渠道?

今集我們請來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施俊輝,跟我們討論未來香港中、小學的國民教育。教師可以如何引導同學奉公守法、追求真理?局方又應如何挽回大眾對國民教育的信心?

 



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

2021年9月11日 - 《第一百二十四集》袁彌昌(戰略研究學者) :911事件20週年的反思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71366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WP9l1TiNs

本集簡介:

今日係911事件20週年,911事件係美國本土在二戰以來,死傷最慘重的恐怖襲擊,導致近3000人罹難。事件發生後,美國確認攻擊是由拉登領導的組織策劃,其後入侵阿富汗,推翻當時的塔利班政權。今年831,最後一批美軍撤離當地,阿富汗戰爭先正式結束。不過美國總統拜登的撤離方式備受國內外批評,美軍公佈撤出之後,大批民眾倉卒逃離當地,有人爬上飛機結果跌死,有阿富汗的女市長指自己「等著被處決」。塔利班武裝分子在7月中只控制當地四份一的城市,不過在8月中,幾乎全部地方都已經由塔利班控制,塔利班再在本周二宣佈在阿富汗成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會有何政策還未知道,當地婦女已經感受到來自保守政府的壓力。

美國過去二十年的努力,似乎只是南柯一夢,只是三個月不到就打回原形。用外國勢力為當地建設民主,到底是否有用?

美國為求反恐,在911之後推出愛國者法案,以防止恐怖主義為目的,擴張美國警察和情報機關權限,當中包括全美國人嘅通訊記錄。有人批評,法案侵犯美國人嘅私隱權同埋公民自由,而且未令國家變得更安全。有智庫更加認為,呢啲監控計劃用嘅理由都係反恐,但一旦深入調查,就會發現係反恐為名,監控為實。國家安全同個人自由之間點樣攞到平衡呢?點樣先至叫做愛國?甚麼具體行為先叫做危害國家安全呢?

2021911香港電台第一台 - 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一百二十四集》請來戰略研究學者袁彌昌,同大家傾下對911事件的看法。

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

2021年9月10日 - 七賢天鵝絨之味

老友聚會,要來點特別的。一直好想試七賢,他容易順喉,非常清爽,好適合炎夏飲用,有酒精感覺之餘,有種淡淡白州葡萄酸味,相當怡人。



2021年9月7日星期二

2021年9月4日 - 《第一百二十三集》葉兆輝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留、離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 ,原文轉載。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70070

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orTfHuoK1zk

本集簡介:

上月統計處公佈年中人口數字顯示,香港最新人口為739萬多人,連續第二年錄得人口負增長,同期有約89千人移離本港,當中更有不少人於英國LOTR期限前離港。而上星期舉辦的「第二屆國際移民及置業博覽」主辦單位總監謝沛豪亦指,今年展覽有逾二萬八千人預先登記,較上屆增加四成。

就以上現象,特首林鄭月娥認為香港前景非常好,移民只是市民個人的意願。但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出,強積金提取金額龐大,離港的人並非只因工作或學業,希望政府正視。他又推算今明兩年移民人數仍然有上升趨勢,認為政府須積極研究港人離港的原因並回應,否則長遠影響本港人口結構,出現各行業青黃不接的問題。

根據眾新聞有報導指出港區國安法落實後,有搜尋引擎中「國安法」與「移民」的關聯度高達0.99,反映大眾對兩者有連帶的關注。葉教授表示,本港有部分人對國安法感到憂慮,亦有人是希望有更好的工作、住屋環境或生活因素而選擇離港。面對移民潮,政府應如何應對?在種種因素下,政府應怎樣挽留人才?而香港社會的人才缺口,可以從甚麼地方填補,甚至可以吸引到這班離開香港的港人回流?

現在有請本集嘉賓葉兆輝教授,和我們談談移民現象。


2021年9月5日星期日

2021年9月5日 - 西環西營盤干諾道西165-166號偉景閣地下E1-E2號舖A部份《Bâtard》

呢間野要預早三個月Book,真係好誇張。但好似食緊蛋卷嘅beef tartare好似食緊魚蛋嘅steamed scallop、仲有signature roasted chicken,又真係好好食!





2021年9月4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