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星期一

2022年9月25日 - 走過戈壁:敦煌 - 千載情緣的故事


《相片》

2022年9月24日 - 《第一百七十三集》李立航 (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誰明「耆」的心

 


近期有調查指出,長者自殺宗數創多年新高。

疫情持續、移民潮等問題,精神健康受到影響。長者近年又受到甚麼困擾? 如何可以協助他們?

2022924日香港電台第一台 - 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一百七十三集》我們請來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跟我們討論。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839657

Youtube 頻道:https://youtu.be/4oxS3pT51Tw

 

 


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

2022年9月19日 - Asahi [日本版] 復活之黑啤

 呢款黑啤,相信係 Asahi 少有完勝 Kirin 嘅出品;有慕尼克香味之餘仲非常清爽,實在飲得好舒服!



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2022年9月17日 - 《第一百七十二集》梁延敬 (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主席):「九一八」事變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838637

Youtube 頻道:https://youtu.be/d0S8mdiYw0k

本集簡介:

一九三一年,中國東北發生「九一八」事變,被視作十四年對日抗戰的濫觴,激發民族主義情緒。時間巨輪不斷轉,這份情緒,在今日香港的年輕一代,比上一輩,看似逐漸減腿,事實是不是如此? 原因為何呢?

民政事務局在二〇二二年六月回答立法會問題中,指已加強圖書館館藏資料,讓市民更容易獲得抗日歷史資料。又舉辦不同展覽,描述香港如何支援內地一同抗日。但在當今互聯網為主時代,市民如何獲得這些資訊? 又有沒有興趣了解這宗年代久遠﹑九十餘年前發生在千里之外的事件?值得政府深思。

為增強民族大義及愛國精神,教育局舉行不少活動,例如︰「抗戰勝利紀念日」、「老兵到校分享」,讓學生接近歷史、感受歷史。自今年元旦,學校亦須在每個上課日、元旦、回歸紀念日、國慶日升國旗,培養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但師生是否明白活動內涵,會否行禮如儀?如何讓師生建立自己與歷史事件的關聯,從而從心體會民族情感,相信較直接下令舉行活動更值得關注。

面對上述思考,2022917日香港電台第一台 - 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一百七十二集》我們邀請到教育界人士、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主席梁延敬先生,與我們分享以教育培養青少年國家與民族意識的方法。能否用其之前提過的擴增實境(AR)技術,讓中史教學變得更親近學生,拉近學生與歷史事件的距離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2022年9月13日星期二

2022年9月13日 - 藍青口白汁會意粉,拌「曉」蛋松露!

 是咁的,我前晚整左1kg法國藍青口,個白汁好好味,我留起左。當晚個沙律,西芹頭比較老,我切粒!尋晚個shabu shabu,食剩一隻雞比菇,我切絲。今晚加D意粉一切會左佢。煎多隻蛋,加少少松露醬。咁樣出去叫一碟,其實都唔平呀,但我全部頭頭尾尾嘅廚餘嚟!


 

2022年9月12日星期一

2022年9月12日 - 西堀酒造《門外不出》純米吟釀

一直好想試呢款酒,人年紀大左,覺得剛好就好!所以近年對大吟釀無乜執著,反而辛口比較重嘅清酒會更鍾意。呢款酒辛味出之餘,仲有好明顯嘅雲呢拿味,其實真係好適合中菜!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

2022年9月10日 - 《第一百七十一集》吳衛東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人月無團圓

 


有調查發現,近年來,無家者的數目上升,部分從未露宿,究竟原因為何呢?另外,曾有無家者家檔被清走,在露宿時,他們面對甚麼困境呢?

2022910日香港電台第一台 - 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一百七十一集》我們請來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一起探討,期間亦有2022年度嘅政壇新秀就主題向嘉賓提問~~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837490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dgz6j5GIQ


2022年9月7日星期三

2022年9月6日星期二

2022年8月26日 - 《彌敦道政交所》:信差之旅 -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大陸 THE MESSENGER

 


嘉賓:葉振東博士  主持:湛國揚  10:30pm 26/08/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WQWnSuuZU

請加入彌敦道PATREON www.patreon.com/NathanRoad

請即訂閱「彌敦道 NATHAN ROADYoutube新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hzHvoWaCsrqgd_PrGtSfQ

 

本集文章分享:

葉振東(2021108日)。〈 國民黨主席選舉:立倫無力回藍天〉。《立場新聞》,取自:https://collection.news/thestandnews/articles/153170

早前,在台灣的國民黨進行黨主席選舉,結果一如外界所料,由回鍋的朱立倫以 85,164 票當選,成為首位未能過半,只有 45.8% 得票率的黨主席。朱立倫當選在台灣好像只是新聞一則,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回響,特別對年青一代來說,實在是有點像,活在平衡時空的狀態。朱立倫提出的:「團結、連結、戰鬥」連筆者也感到是 LKK,即:老硞硞。筆者很難幻想在朱立倫的帶領下,國民黨敢教台灣變藍天。但他的回鍋,意味著國民黨情願抱殘守缺,也不願意經歷改革的陣痛。所謂:治眾如治寡、心態決定命運,在這種管治方向下,國民黨實在應該有長期在野的覺悟了!

抱殘守缺、兵家大忌

首先,我們從票數上分析,為什麼國民黨還是選朱立倫呢?最簡單的數據就是,朱立倫在 2016 年總統大選的得票。當時,正值 2014 年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馬英九問責辭任黨主席,並被譏為跛腳馬政府。朱立倫是在這個環境下,補選當上了黨主席,帶領國民黨,以「不缺席」的心態出選 2016 總統大選。當年,筆者身處台灣進行選舉訪問,不但在國民黨總部,感受到那種「輸定」的氣氛,也明白到當時朱立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守住基本盤。當時不同傳媒的分析,藍營的基本盤約有 220 萬至 240 萬票,如果朱立倫得票超過這個數字,國民黨還有翻身的機會。相反,如果國民黨連 220 萬票也沒有,就意味著國民黨全面崩盤。結果,朱立倫是以 381 萬票超額完成。這對之後的九合一選舉及韓流,無疑是作了一個比較實在的鋪墊。這亦正正帶出了韓國瑜除了風光不再之外,為什麼他手握 525 萬票,國民黨人在黨主席選舉時,完全沒喵他一眼;因為他參選時,雖然狀態百出,可是人氣以外,國民黨是手握 15 個縣市的執政權。即韓國瑜是在打「順境波」,而朱立倫的逆境成績,就是國民黨的底!

無奈,就是這個逆境基本盤的假像,便有可能害了國民黨。我們再用票數去做分析,一般來說,補選投票率與得票率都會較正常選舉為低。朱立倫在 2015 年黨主席補選中,一票獨奪 196,065 票,當時有權投票的黨員是 349,374 人。而今次選舉,有權投票的黨員已升至 370,711 人,但朱立倫的得票只是 85,164,較 2015 年已經大幅下跌超過一半。若加上統派的張亞中得 60,632 票,一共只得 145,796 票;同樣是較 2015 年補選時為低。這不但反映了,選舉周期是大概三年,便沖洗掉一批選民之外,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內促統反獨的支持者,也隨著年紀老化而在壓縮中,擴大至全台灣的選民,又怎可能是會增加呢?

最令人扼腕的是,青壯派代表江啟臣自 2020 年當選當主席之後,國民黨連讓他帶領一場大型選戰的機會,也抹殺掉。他不但成了短命主席,也代表黨內的大老們,仍然認為長者票是比較穩妥,否定了江啟臣的改革路線。根據國民黨青年部報告指出,40 歲以下有黨權的黨員,在 2019 年之前約有 9,000 人,上升至 2020 12,545 人;但佔國民黨整體黨員人數,只得 3%。相反,民進黨整理最新一次民調顯示,民進黨新入黨的黨員,每兩位,便有一位是 40 歲以下。在 2020 年台灣總統大選中,這個殘酷現實得到了有力的驗證,蔡英文以 817 萬票,力壓韓國瑜的 525 萬票。選後分析,20 29 歲的支持率,民進黨有 40%,國民黨只有 7.1%。光是這個年齡層,國民黨已經輸掉了接近 300 萬票,也就是與蔡韓二人的得票相差數字接近。

如果國民黨無法換調大腦,以在地思考,與年青人建立共同語言,取得新的支持,而繼續依賴中老年人促統反獨的鐵票,這是鴕鳥政策呢!要知道長者是會往生的,現在的年青人,變成老頭,還是不會支持國民黨的!所以,筆者極難理解國民黨自知,無法打破與他們劃上句號的年青人困局,又仍然手握 14 個縣市(扣除高雄市)的情況下,為什麼不讓江啟臣放手一搏?國民黨選朱立倫,就是蜀中無大將;罷江啟臣就是抱殘守缺。筆者不否定促統反獨的情懷是可以培養的,可是感情也沒辦法勉強的。若以這種心態格局要重返執政,實在是緣木求魚!

 

在地台灣人,才是國民黨的溝通對象

除了心態格局以外,國民黨的「定位」與「被定位」,又是另一個面對選舉和年青選民的死穴。還記得 2012 年,馬英九連任總統不久之後,筆者有幸獲邀到台北國民黨總部與幾位總幹事,交流選舉心得;席間,幾位總幹事笑稱筆者是內行人,請筆者給點意見,我便直言:請把中國國民黨中的「中國」二字刪掉吧!幾位總幹事當場大吃一驚!筆者解釋,就算沒有中國二字,對岸也不會認為國民黨的定位,是支持台獨吧!如果沒有中國二字就關上了對話大門,這是形式主義的愚昧,是統一的真正敵人。其次,在台灣請問有那所傳媒、新媒體,在報道時,是叫中國國民黨的?還不是直呼:國民黨!政黨要執政,就必須在地化,沒有一個政黨,會在選舉時,為另一個域外政權背書的。這是不符合政治倫理!當年國民黨在執政的情況下,也沒把筆者的話聽進去!現在明顯已經改沒用,也回不過去了!

但這就突顯了國民黨,過去是不是代表最廣泛台灣人的利益,在將來又有沒有準備,代表最廣泛台灣人的利益呢?如果沒有這個覺悟,他們又那有政治能量重返執政呢?眾所周知,1949 年在台灣出生的分治時期孩童,今天已經是 72 歲的老頭。在台灣,29 歲以下的年青群體,台灣主體意識可以用鋼鐵意志來形容。根據台灣《天下雜誌》在 2019 年底,進行的民意調查,受訪的 1,073 人中,20 29 歲的台灣年輕人有超過 80%自認是台灣人。同時,有超過 50%的受訪者認為, 認為台灣對外,應該自稱「台灣」而非「中華民國」。

即不管是老頭,還是新生代,大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概念!他們不少是從來沒有去過大陸,對中華民國的沿革也停留在戶照上。在基本概念都沒有的時候,跟他們說兩岸是一家,實在是讓人感到丈八金剛!而國民黨在政治能量不足的情況下,沒有用好實用主義:贏了再說!只是高舉促統反獨原則,就更易引起新生代的反感,原因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新生代,在缺乏時代背景之下,根本就未有很牢固統獨觀念,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維持現狀好像一直是台灣的主流民意;因為對他們來說,沒需要獨立,也攪不清楚為什麼要統一;大陸別管我就好了!

相反,國民黨在統獨議題上的二元執著,與新生代的脈搏就顯得格格不入了!在朱立倫回函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時,已被台灣人質疑:到底是寫給誰看?台灣人看不懂!就算回歸到一中各表的原則上,他也沒有勇氣寫下:民國 110 年。要知道辛亥革命 110 周年,是全球華人的大事;在台灣,民國 110 周年同樣是道統大事!相信支持九二共識的鐵粉,也吃難咽下「中華民國 110 周年」不見了這一口氣!難怪,在上次大選時,綠營會出現:票投國民黨,台灣變香港的文宣。因為在台灣新生代眼中,他們認為國民黨就是中共在台灣的代言人!在兩岸制度、文化、價值觀、生活習慣南轅北轍的情況下;試問國民黨又如何令,台灣主體意識極重的新生代,相信他們有能力守護台灣呢?

 

不是開舔,就保護台東釋迦吧!

民眾對國民黨抱有懷疑,那便幹實事,去證明國民黨是成的!無奈朱立倫的主張,又有可能把國民黨坑了!他主張必須「連結」兩岸,也須連結國際,形容為兩岸創造更和平的環境,是對台灣全體民眾最有利。但未見其利之前,先見其弊的,他又如何處理呢?近期,大陸限制台灣的釋迦、蓮霧進口;令台灣果農稍為吃了一驚,卻考起了國民黨的所謂連結主張。

還記得今年初,大陸同樣限制台灣鳳梨進口,結果在全球暖化、南進政策之下,為台灣的水果出口殺出了一條血路!要知道台灣鳳梨產量遠較釋迦和蓮霧為多!鳳梨年產超過 42 萬噸,而釋迦只有 5.7 萬噸、蓮霧更只有 5 萬噸。可想而知,一般鳳梨的售價也較釋迦、蓮霧為低。要知道,大目釋迦和黑珍珠的名貴程度是可以作送禮之用。在鳳梨產量大,價錢便宜的情況下,民進黨政府也有方法化危為機,讓世界看見台灣鳳梨。現在只有四份之一的釋迦和十份之一的蓮霧是出口大陸,對民進黨政府來說,大陸限制進口的措施,嚇了的只是台灣民心,卻改不了市場,限制明顯不是一道難題!

可是,國民黨就頭大了!台灣釋迦盛產於台東,而台東縣的現任縣長就是國民黨籍的饒慶鈴。如果朱立倫的連結兩岸是有效的話,台東釋迦進口大陸應該很快就可以解套,也挽回了國民黨的面子。相反,他連一棵釋迦也保不了!其他所謂的連結也只是空話,他又如何令台灣民眾,相信國民黨會站在台灣利益的高度上,恢復兩岸的溝通管道與交流呢?

根據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今年 7 月公布的民調顯示,截至今年 6 月為止,民進黨的支持度從 2020 6 月的 34%,下降至 31.4%,國民黨支持度從 17 上升至 18.7 %。表面上看,藍綠兩黨的支持到有點此消彼長,但只要小心分析便會發現,這是非選戰狀態下的民調。在民意有可能沒有被激發出來的時候,兩黨的支持度相差竟高達 12.7%。客觀的現實,就是民意認為國民黨還沒有做好重返執政的準備。其實,知已知彼,國民黨應該很熟中共的套路,中共的實用主義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對支持統一的筆者來說,國之一統也不是只有一種模式。如果,國民黨繼續在兩岸的關係上,只是聞雞起舞,而未能從台灣本位,向年青選民跳出台灣節奏。恐怕他們不只沒有重返執政的準備,可能也要有進博物館的打算了!


推薦書:《正義論》

作者:約翰、羅爾斯  譯:何懷宏 何包鋼 廖申白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