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星期一

葉振東(2022年11月28日)。〈藍營大勝?還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希望之聲》

取自: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74958?lang=b5

剛結束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被傳媒形容為民進黨創黨36年以來,最大慘敗,勢力範圍退至嘉義縣八掌溪,即是較從前所說的彰化縣濁水溪「藍綠分界線」,還要更南一點。執政縣市僅剩五個,當中包括高雄及台南兩個直轄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為承擔敗選責任,再次鞠躬下台。她對民進黨,又一次遭遇滑鐵盧,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在這場選戰中的點將提名、地方民意及時局氣氛的掌握,一直為人所詬病。話雖如此,在只有61%,低投票率的情況下,民進黨被形容為大敗,國民黨又是否大勝呢?恐怕又是名過其實,兩岸關係也看不到有回暖的可能。因此無論藍綠,選舉結果只不過是合乎預期罷了!

 

點將失策、沒有顧及地方人士感受

蔡英文自2004年加入民進黨至令,政治生涯中最大的缺塊,就是缺乏地區歷練。他與陳水扁的最大分別,就是阿扁始終當過台北市市長,對擺平地方勢力,自然有一套心得;在阿扁的政治全盛時期,更成功終結了民進黨多年的黨內派系鬥爭。相反,蔡英文的政治頂峰,卻是造成英系與正國會的矛盾表面化。

而今次選戰,蔡英文擁有所有縣市的提名權,結果便把他的弱點表露無遺。當中,有三個縣市的提名,一開始便令人感到丈八金剛。第一個是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空降桃園市參選。我們剔除論文抄襲案,導致林智堅退選的因素外;光是讓他硬推沈慧虹出選,自己轉戰桃園,明顯已經無考慮到兩市綠營,特別是淺綠支持者的感受,結果兩市皆失。第二是林佳龍單挑國民黨最強市長侯友宜,侯友宜在多次六都市長滿意度,都是名列前茅。所謂田忌賽馬,點將應以下馬對上馬,純粹不缺席便好了!相反,林佳龍在台中是上馬,在去年四個不同意的公投中交出亮麗成績,是足以力壓台中市長,國民黨籍盧秀燕。筆者亦曾在20211222日,於本地網媒撰文:「四大公投國民黨撞到頭破血流」,分析林佳龍在台中再拼2022不是夢。結果在是次選戰中,他卻被派去新北市苦戰,變成林佳龍頭破血流;得票較上屆蘇貞昌大跌18萬票。最令人扼腕的是參選台北市的陳時中,蔡英文先攪不清楚技術官員與選舉動物的分別,後忘了韓國瑜之敗,在於‘陣前心思思’ ,結果高雄市與總統大位都摃龜了。陳時中在抗疫期間,辭職參選。對選民來說,客觀觀感上,根本與當年的韓國瑜無異。蔡英文點將三連錯,就已經令民進黨失了四個縣市了!

 

過度發酵抗中保台,令國民黨綠化

筆者另一個觀察,就是這次選戰,台灣可以操弄的政治議題不多,「十八歲公民投票權」公投最後雖然未能通過,卻是罕有藍綠陣營都支持的修憲。還原到台灣本位,抗中保台自然就成了民進黨的文宣論調,而且他的合理性是成立的,特別是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之後,兩岸兵戎相見的機會大爭。

關鍵就來了,大陸對台武統的壓力,是全台性,而且是朝野各黨派都感受到的。國民黨雖然沒有用上抗中保台的字眼,卻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則便等同政治自殺。我們從今年八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出席海峽論壇,被碰到一鼻子灰,國民黨趕緊在台灣消毒,明顯國民黨是知道親中的下場,就是被選民唾棄。在知行合一的選舉工程下,抗中保台好像封印了國民黨,卻令選民在這個議題上,覺得藍綠分別不大,並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問題。當國民黨在這些尖銳的問題上變得綠化,民進黨反而就變得激進,而嚇跑了中間選民了!

 

民主選舉、理性選擇,令選民無黨所忠

其實民進黨除了2014年九合一選舉,一舉拿下13縣市的佳績外,歷次地方選舉,民進黨都是‘五五六六’;可是到總統選舉、立法院選舉,民進黨的成績卻往往令人眼前一亮。關鍵在於台灣在經歷多次民主選舉、政黨輪替之後;選民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需要。民進黨自創黨以來,一直是以文宣一流見稱,特別是在一些意識形態問題,真的是讓人過目難忘;可是地區服務呢?即使是謝長廷、陳菊盤據高雄多年,也有不少市政問題,被當地人質疑。但選市長最重要是地區服務,是重量級街坊保長,所以國民黨最強市長侯友宜,向選民以「侯朋友」自居,還在選舉期間直呼:「不只在路口,在陽台、在窗邊、在車裡,我都看得到你們!」道理即在於此。當擺脫意識形態之爭,民進黨的參選人,與國民黨的土地公,還是有分別的。最明顯一例,就是台南市長,民進黨籍黃偉哲,以43萬票成功連任,卻只比國民黨謝龍介38萬票,多出5萬票。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過去四年,國民黨在台南的在地服務,應該是有效的。何況選民的政治立場,台灣人的主體意識,會因為服務你的市長,而改變嗎?恐怕是太不了解台灣人了!

 

國民黨真的大勝?兩岸有機會回暖?

除了嘉義市需要擇日重賽之外,全台大局已定。但我們見到朱立倫一改,早前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的氣焰,宣言也變得溫和;原因是國民黨算不上大勝。首先在百里候方面,國民黨在上次選舉時是座擁15縣市,現在只有13個;當中苗栗縣的鍾東錦退黨參選,他的成功當選,顯示國民黨黨中央權威已經不復當年,存在尾大不掉問題。而從票數上分析,民進黨這次選舉有474萬票,較上次九合一選舉,掉了26萬票或5%。相反,國民黨的總得票是570,較上次大跌40萬票,或6.5%。即國民黨表面上贏了,實際上失血較民進黨更為嚴重。當中,國台辦經常錯誤解讀台灣民意,實在應記一功。

而國民黨座擁13個縣市,又是否一如朱鳳蓮所說,反映台灣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呢?正如筆者上述的分析,在地台灣人,只是求一位能夠提供貼身服務的土地公。朱鳳蓮的解讀大概是想多了!即使直轄市長與五院首長,在台灣憲制上屬同級。但地方首長是無能力影響到執政黨,在執政期間的政治立場。縣市長因政治立場而選擇親中,便違背了選民選擇在地服務的意願,埋下換屆自戕的種子。因此,幻想兩岸關係有機會回暖,緩引網絡潮語來演譯,大概是:FF吧!

相反,距離2024台灣總統大選一轉眼便到,民進黨的黨性是善於:踢逆境波。素有南霸天之稱的賴清德,在這次選舉中不但絲毫無損,更穩守八重溪以南的根據地,可以重整旗鼓,見機北伐。在總統大選前,綠營大可藉著大陸政治掛帥,急於求成的心態,挑動意識形態矛盾,逼使國民黨自我實踐親中賣台,令 ‘金叵羅’ 蔣萬安陷於無法自處的險地。明年,蔣市長如何處理雙城論壇、海峽兩壇,真是令人拭目以待。

不過無論如何,民進黨在這此選戰中是輸了,民主選舉為有志從政的人,上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學懂謙卑。所以開票之後,綠營敗選消息不絕,我從網絡新聞聽到最多的,不是哭聲,而是參選人異口同聲地說:「對不起各位,是我努力不夠。」而不是箭步彈出,振振有辭地表示:所有責任全部都在某某身上。至於蔡英文會否成為‘跛腳鴨’ ?筆者認為言之過早。但他過去習政、黨、軍大權於一身,雖未至於腐化;但敗局早鑄,其實是有跡可尋的。

(註:以上評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2022年11月27日星期日

2022年11月27日 - 《彌敦道政交所》台灣九合一選舉 民進黨慘敗?THE DEFEATED

 


嘉賓:葉振東博士  主持:湛國揚  10:30pm 27/11/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7tX9_DOlxY&t=1582s

請加入彌敦道PATREON www.patreon.com/NathanRoad

請即訂閱「彌敦道 NATHAN ROADYoutube新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hzHvoWaCsrqgd_PrGtSfQ

 

本集分享文章:

葉振東(20221128日)。〈藍營大勝?還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希望之聲》取自: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74958?lang=b5

【希望之聲20221128日】(兩岸時事評論員葉振東博士)剛結束的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被傳媒形容為民進黨創黨36年以來,最大慘敗,勢力範圍退至嘉義縣八掌溪,即是較從前所說的彰化縣濁水溪「藍綠分界線」,還要更南一點。執政縣市僅剩五個,當中包括高雄及台南兩個直轄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為承擔敗選責任,再次鞠躬下台。她對民進黨,又一次遭遇滑鐵盧,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她在這場選戰中的點將提名、地方民意及時局氣氛的掌握,一直為人所詬病。話雖如此,在只有61%,低投票率的情況下,民進黨被形容為大敗,國民黨又是否大勝呢?恐怕又是名過其實,兩岸關係也看不到有回暖的可能。因此無論藍綠,選舉結果只不過是合乎預期罷了!

 

點將失策、沒有顧及地方人士感受

蔡英文自2004年加入民進黨至令,政治生涯中最大的缺塊,就是缺乏地區歷練。他與陳水扁的最大分別,就是阿扁始終當過台北市市長,對擺平地方勢力,自然有一套心得;在阿扁的政治全盛時期,更成功終結了民進黨多年的黨內派系鬥爭。相反,蔡英文的政治頂峰,卻是造成英系與正國會的矛盾表面化。

而今次選戰,蔡英文擁有所有縣市的提名權,結果便把他的弱點表露無遺。當中,有三個縣市的提名,一開始便令人感到丈八金剛。第一個是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空降桃園市參選。我們剔除論文抄襲案,導致林智堅退選的因素外;光是讓他硬推沈慧虹出選,自己轉戰桃園,明顯已經無考慮到兩市綠營,特別是淺綠支持者的感受,結果兩市皆失。第二是林佳龍單挑國民黨最強市長侯友宜,侯友宜在多次六都市長滿意度,都是名列前茅。所謂田忌賽馬,點將應以下馬對上馬,純粹不缺席便好了!相反,林佳龍在台中是上馬,在去年四個不同意的公投中交出亮麗成績,是足以力壓台中市長,國民黨籍盧秀燕。筆者亦曾在20211222日,於本地網媒撰文:「四大公投國民黨撞到頭破血流」,分析林佳龍在台中再拼2022不是夢。結果在是次選戰中,他卻被派去新北市苦戰,變成林佳龍頭破血流;得票較上屆蘇貞昌大跌18萬票。最令人扼腕的是參選台北市的陳時中,蔡英文先攪不清楚技術官員與選舉動物的分別,後忘了韓國瑜之敗,在於‘陣前心思思’ ,結果高雄市與總統大位都摃龜了。陳時中在抗疫期間,辭職參選。對選民來說,客觀觀感上,根本與當年的韓國瑜無異。蔡英文點將三連錯,就已經令民進黨失了四個縣市了!

 

過度發酵抗中保台,令國民黨綠化

筆者另一個觀察,就是這次選戰,台灣可以操弄的政治議題不多,「十八歲公民投票權」公投最後雖然未能通過,卻是罕有藍綠陣營都支持的修憲。還原到台灣本位,抗中保台自然就成了民進黨的文宣論調,而且他的合理性是成立的,特別是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之後,兩岸兵戎相見的機會大爭。

關鍵就來了,大陸對台武統的壓力,是全台性,而且是朝野各黨派都感受到的。國民黨雖然沒有用上抗中保台的字眼,卻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則便等同政治自殺。我們從今年八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出席海峽論壇,被碰到一鼻子灰,國民黨趕緊在台灣消毒,明顯國民黨是知道親中的下場,就是被選民唾棄。在知行合一的選舉工程下,抗中保台好像封印了國民黨,卻令選民在這個議題上,覺得藍綠分別不大,並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問題。當國民黨在這些尖銳的問題上變得綠化,民進黨反而就變得激進,而嚇跑了中間選民了!

 

民主選舉、理性選擇,令選民無黨所忠

其實民進黨除了2014年九合一選舉,一舉拿下13縣市的佳績外,歷次地方選舉,民進黨都是‘五五六六’;可是到總統選舉、立法院選舉,民進黨的成績卻往往令人眼前一亮。關鍵在於台灣在經歷多次民主選舉、政黨輪替之後;選民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需要。民進黨自創黨以來,一直是以文宣一流見稱,特別是在一些意識形態問題,真的是讓人過目難忘;可是地區服務呢?即使是謝長廷、陳菊盤據高雄多年,也有不少市政問題,被當地人質疑。但選市長最重要是地區服務,是重量級街坊保長,所以國民黨最強市長侯友宜,向選民以「侯朋友」自居,還在選舉期間直呼:「不只在路口,在陽台、在窗邊、在車裡,我都看得到你們!」道理即在於此。當擺脫意識形態之爭,民進黨的參選人,與國民黨的土地公,還是有分別的。最明顯一例,就是台南市長,民進黨籍黃偉哲,以43萬票成功連任,卻只比國民黨謝龍介38萬票,多出5萬票。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過去四年,國民黨在台南的在地服務,應該是有效的。何況選民的政治立場,台灣人的主體意識,會因為服務你的市長,而改變嗎?恐怕是太不了解台灣人了!

 

國民黨真的大勝?兩岸有機會回暖?

除了嘉義市需要擇日重賽之外,全台大局已定。但我們見到朱立倫一改,早前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的氣焰,宣言也變得溫和;原因是國民黨算不上大勝。首先在百里候方面,國民黨在上次選舉時是座擁15縣市,現在只有13個;當中苗栗縣的鍾東錦退黨參選,他的成功當選,顯示國民黨黨中央權威已經不復當年,存在尾大不掉問題。而從票數上分析,民進黨這次選舉有474萬票,較上次九合一選舉,掉了26萬票或5%。相反,國民黨的總得票是570,較上次大跌40萬票,或6.5%。即國民黨表面上贏了,實際上失血較民進黨更為嚴重。當中,國台辦經常錯誤解讀台灣民意,實在應記一功。

而國民黨座擁13個縣市,又是否一如朱鳳蓮所說,反映台灣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呢?正如筆者上述的分析,在地台灣人,只是求一位能夠提供貼身服務的土地公。朱鳳蓮的解讀大概是想多了!即使直轄市長與五院首長,在台灣憲制上屬同級。但地方首長是無能力影響到執政黨,在執政期間的政治立場。縣市長因政治立場而選擇親中,便違背了選民選擇在地服務的意願,埋下換屆自戕的種子。因此,幻想兩岸關係有機會回暖,緩引網絡潮語來演譯,大概是:FF吧!

相反,距離2024台灣總統大選一轉眼便到,民進黨的黨性是善於:踢逆境波。素有南霸天之稱的賴清德,在這次選舉中不但絲毫無損,更穩守八重溪以南的根據地,可以重整旗鼓,見機北伐。在總統大選前,綠營大可藉著大陸政治掛帥,急於求成的心態,挑動意識形態矛盾,逼使國民黨自我實踐親中賣台,令 ‘金叵羅’ 蔣萬安陷於無法自處的險地。明年,蔣市長如何處理雙城論壇、海峽兩壇,真是令人拭目以待。

不過無論如何,民進黨在這此選戰中是輸了,民主選舉為有志從政的人,上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學懂謙卑。所以開票之後,綠營敗選消息不絕,我從網絡新聞聽到最多的,不是哭聲,而是參選人異口同聲地說:「對不起各位,是我努力不夠。」而不是箭步彈出,振振有辭地表示:所有責任全部都在某某身上。至於蔡英文會否成為‘跛腳鴨’ ?筆者認為言之過早。但他過去習政、黨、軍大權於一身,雖未至於腐化;但敗局早鑄,其實是有跡可尋的。

(註:以上評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