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星期四

仲夏「落梅」秋味濃,歲寒思念在心中。

2009年5月25日,外婆往生剛好一年。我與外婆最相似的地方,應算是彼此也很喜歡喝「自家制梅酒」,不管是紅梅、青梅或是乾梅,我們都喜歡;為了表達我對外婆的思念,過去一年,我一滴梅酒也沒有下肚。現在也許是時候要放下了!

今年香港的天氣蠻奇怪,五月天時,氣溫最低竟然有19度。天黑黑的,雨一直下了一個星期,好像在提醒我,妳走了一年了!2009年5月30日,我一覺醒來,走到外面要吃早餐;迎風上路,深深的呼吸,發現我嗅到秋天的味道;清風好像在耳邊細語,讓我寫下這對對聯,教我好好懷念妳。當中,「歲寒」一詞也許不太恰當;可是,「歲」是代表周年,「寒」是代表我的回憶。我們之間有太多太多的美好回憶,也是在冬天中出現;難道,不是嗎?



《攝於2005年11月13日台中市民族公園內的錦鯉魚池旁,這是外婆最喜愛的地方之一。》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難忘的晚餐

自從先母在我十六歲時仙遊,我便成為了家裡的伙頭大將軍;能夠讓家人大快朵頤,一直是我的任務。長時間的訓練,令我也有一手不賴的廚藝。可惜,那麼多年來,我也沒有機會為外婆煮一頓飯。一直到2003年,機會終於來了。那年的農曆28日,家玲忽然建議回台灣過新年,想給外婆一個驚喜;我們便馬上買機票,然後在大年初一突然出現在台中跟外婆拜年,外婆樂透了,我們也樂透了。
 
那時侯,外婆的腳還好,我們一起到了外婆的秘密菜園挑菜。坦白說,我到現在也攪不懂,台中的地一點也不便宜,外婆那裡可以找到一塊地來種菜呢?大概可能是舅舅的功勞了!看到他們在菜園的快樂模樣,我便自告奮勇:「今天的晚餐我來準備。」還記得我在廚房裡做菜的時候,外婆還俏俏的跟家玲說:「小朋友好厲害」!
   
《攝於2003年2月6日外婆的菜園,(左)為志明舅父與外婆合照,兩人手上的就是自家種的茄子。可是,菜園在2007年的時候已經荒廢。》


新年的時候,台中,以至台灣大部份的店子都會關門,東西一點也不好買;可是,我們的晚餐一點也不遜呢!我準備了外婆喜歡小銀魚蛋餅,她一直認為小銀魚是很貴的東西,事實當然不是了;我那巧手的數字肉排;還有家玲喜歡的肉香茄子(因為沒有廣東的咸魚做魚香茄子,那只可以用豬肉了,茄子當然是外婆菜園自己種的),和其他的菜,和外婆的梅子酒。粗茶淡飯,一頓飯的時間,可是就已經足夠令我一生難忘。
 
還有不到十二個小時,外婆你便要化蝶飛灰;明天之後,你便要長埋黃土,希望你會帶著那頓飯的甜香和笑聲往生,而我就會永遠懷念你最後那八年,我每一年回來看望你的日子。還有你在家門口那一句:「小朋友,你回來了」!
2008年6月4日零晨1:45分

《攝於2003年2月6日,台中老家》

2008年6月1日星期日

落梅

落梅(註一) 


序:
筆者敬愛的外婆郭李梅在2008525上午11時左右因心臟衰遏,在睡夢中仙逝,享年八十有九,虛齡九十二歲。此訣別詩。全詩共三段,每段七句;取其中國人認為先人在往生後第三個禮拜,即所謂三七之夜,便會最後一次重回人間,探訪在世至親。用意表達筆者期望與外婆重聚的思念之情。句法以「豆腐乾式」的排句構成,每兩小句為一組,字數一致,工整排比,以示筆者這一生都會惦念外婆的關愛,剛正自強地好好活下去。此詩刻意在外婆「頭七」之期發表,萬望讀者以國語頌讀,肯定能更了解詩中之意。
 
詩:
突然,外婆走了!我出奇地冷靜。
我很想放聲大哭,卻擔心一下子便垮了。
淚水無聲地落下,帶著一點又一點遺憾。
我不是說過快要結婚嗎?我們不是曾經約定嗎?
妳不是想跟均平(註二)抖喜嗎?妳為何挑皮地耍賴呢?
我很努力,妳也知道我已經很努力;
只差一點,就差一點一切便很完美。
 
在殯儀館的網站中,找不到外婆的名字。
心想,太好了!一切都不是真的。
心念一轉,才記起妳隨了夫姓。
在那鐵冷的163號冰櫃(註三)中,外婆妳冷嗎?
我們送給你的毛衣、帽子和手杖有帶上路嗎?
憶起妳面帶灰諧地在說:「噢,我是太冷了!」
我便不禁在笑,可惜已沒辦法輕鬆地笑。
 
那些刨冰、小火鍋,咖啡、冰琪淋;
還有梅酒、牛排館(註四),魚頭、七里香;
妳已經吃膩了嗎?不和我分享了嗎?
很想再一次牽妳手走走,很想回來送妳直到最後。
可是,我受得了嗎?又有必要嗎?
在生之時不敬重,死後「祈禱」有何用?(註五)
外婆,阿(女麻)(註六),下大雨了!(註七)一路好走,安心上路。

《攝於2006年11月27日台中某小火鍋店外,這亦是筆者最後一次與外婆外出拍照》
 
振東
  
註釋:
一:外婆原名李梅,後嫁外公郭奇棟,便隨夫姓為郭梅。「落梅」的國語發音接近外婆的尊號,遂以此為題。而「落」的意思是暗示外婆已經仙逝。 

二:均平是筆者大姐的兒子,他只有在兩歲多時回台中探望外婆一次。外婆在生之時對大姐一家份外關愛,對均平就更是日思夜想。可惜,她至終仍沒有機會再見均平一面,當時均平已經接近八歲。 

三:163號冰櫃是台中市立殯儀館太平間的編號,外婆仙逝之後,大體便是暫存在這個編號的冰櫃中。 

四:牛排館的全稱是「蒙古王台中牛排館」,從前筆者回台探望外婆時,筆者跟三舅父也會帶她一起去「吃大餐」。所謂的吃大餐,就是台灣的「吃到飽」,亦即是香港的自助餐。由於吃大餐無法全神地表達筆者的意思,筆者便以店名「牛排館」取代。 

五:「在生之時不敬重」出自五六十年代,香港一名著名老中醫李業勳醫師所著的「醒世文」。原文是「在生之時不敬重,死後空勞拜孤墳」(附一),筆者將第二句改為『死後「祈禱」有何用?』目的是要表達對一些以基督徒自居者的極度不齒及忿怒。他們每個禮拜也會準時回教會聚會,卻連打一個電話關心至親也會推說「遲一點吧」!;他們會花時間去計劃旅行,卻只抽一兩天回台中探望至親也會說沒有假期;他們滿口要,思想卻還停留在遠古年代,不單止沒有別人,也沒有自己,更不用說逆地而處,將心比已;快到不惑之年,仍依靠著依稀的記憶和印象,天真地認為自已的偏面認知便是事實的全部,還有意無意地把仇恨留給下一代,把筆者「有悲劇便在我們這一代完結」的心血,全部都賠上了。


六:阿(女麻)是台灣人對至親的女性長者的尊稱。 


七:外婆仙逝之後,台灣一直下雨沒休。台灣天文台預告出殯當日天氣將會好轉。 


附一:醒世文 - 李業勳醫師著
評:此文是筆者先父的遺贈,覆稿只有兩篇。全文以父母孝道為主體,筆者認為文中主題可推演至任何至親。筆者曾以此文夾在一本極之珍貴的兒時唐詩圖書,轉贈予一位至愛至親的後代。可惜,那位家長大概一早已經將此書朿之高閣吧!
 
原文《廣東話》:
父母不親誰是親    不重乎母重何人   
若你重他十六兩    後代兒孫還一斤
千兩黃金萬兩銀    有錢難買父娘身   
在堂父母百年稀    生時不孝死徒悲
在生之時不敬重    死後空勞拜孤墳   
在家不可言相激    一旦拋離便不回
要見面時難得見    要他歸時難得歸   
若要父母重相見    除非三魂夢裡隨
勸君趁早行孝道    定保兒孫後代芳   
心不明來點甚燈    意不公平誦甚經
大斗小秤吃甚素    不孝父母齋甚僧   
真藥難醫冤孽病    橫財不富命窮人
利已害人促壽算    積善修行裕子孫   
人惡人怕天不怕    人善人欺天不欺
暗中陰陡分明有    遠在兒孫近在身   
守口莫談人過短    自短可曾告予人
生事事生君莫怨    害人人害汝休瞋   
欺心折盡平心福    行短天教一世貧
富山平地有黃金    只恐為人不用心   
天下群洲行過了    勤苦節用莫求人   
空手求人像問壁    求人像吞三吋劍   
靠人如上九重天    百番口語不如錢
貧人莫去求富親    富親見我是別人   
不信但見筵中席    杯杯盞盞敬有錢
父母不好誰是親    不孝父母敬何人   
一年一月一日新    三年勝敗幾多人
若問此文何人撰    自心隱者勸世人
 
《歡迎翻印    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