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

2019年12月31日(除夕) - 檸檬堂有氣特飲

難熬的2019年終於過去,這款特飲有燒酎的感覺,清新中帶辛辣,也是今年總結的寫照。


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

外劇:小丑

被體制遺忘的人,的確很恐怖,因為「本死無大害」!


2019年12月25日聖誕節晚餐 - 森國酒造ふふふ 吟醸酒


我相信我呢一生人,都未必有機會再去小豆島,可一不可再嘅森國酒造ふふふ 吟醸酒,酒色帶黃,米香甜味非常獨特,實在係一枝非常好嘅清酒。過節,當然要啲特別啲㗎啦~



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21日 - 《第三十七集》張超雄(立法會議員):貧窮報告與扶貧政策

政府公布《2018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後,有局長與司長就青年與老年貧窮問題有不同嘅解述,同時亦有不少回應。

究竟「裸辭」是否年青人成貧窮人口的誘因?政府「一直做緊」嘅扶貧政策有咩可以改善?點解議員向財司司長反映意見,會發現特政府唔止「Top-down approach」,而係「CD approach」?今次我地邀請到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上到節目同一班政壇新秀一齊解析~~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613917





上星期五,政府公布《2018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貧窮人口達到140萬,即是每5個人就有1人處於貧窮線以下,數字創十年以來新高。即使計算政府各項恆常福利措施介入後,貧窮人口仍然達102萬人。

其中,青年貧窮率已經連續三年上升,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就歸究於年輕人選擇「裸辭」,令失業青年成為貧窮人口,引起不少年輕人的憤怒,指局長離地,不了解年輕人就業的苦況,到底政府是否真的堅離地,沒有了解青年人的需要?

另一個焦點是老年貧窮問題,長者貧窮人口達到51.7萬,貧窮率達四成幾,恆常福利介入後仍有36萬人,數字一直有上升趨勢,情況令人擔憂。羅致光局長就指低收入長者不等於貧窮,部分長者依靠儲蓄過活;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亦說貧窮人口數據只計算收入,退休後沒有收入亦使被納入貧窮人口,亦不代表有經濟需要。政府官員的說法大眾又是否認同呢?

即使政府每年投放於扶貧資源有增無減,但是貧窮人口仍然有升無跌,到底扶貧政策出現甚麼問題,才會令到香港社會「愈扶愈貧」?是因為扶貧資源錯配,還是政府短視,治標不治本?

今集的嘉賓,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就炮轟司長的說法是「荒謬絕倫」和「自相矛盾」,質疑政府因貧窮數字不理想而顧左右而言他,他又批評羅致光局長「取巧護短」,單靠短期措施「做靚盤數」,無心長遠解決貧窮問題。

有請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的嘉賓張超雄議員。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14日 - 《第三十六集》崔定邦(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旅遊業如何走岀寒冬?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 ,足本播放。



聖誕將至,以往呢個時段都會有濃厚嘅節日氣氛去外遊或消費。但近半年嘅社會不穩定,令旅遊業及中小企「步入寒冬」。

究竟政府與業界可以點樣「抗寒」?刺激本地消費會否係其中一個出路?20191214號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三十六集》,我地邀請到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上到節目同大家分享~~





自今年6月開始 ,因為反修例風波令香港社會不穩,亦令香港旅遊業界大受影響, 唔少遊客因為咁而取消黎香港既行程。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引述數據表示, 訪港旅客最近大跌近五成,酒店入住率亦下挫四成。有唔少導遊開工不足,甚至失業, 黎香港嘅內地旅行團由之前每日200個急跌至大約20, 平日人山人海嘅主題樂園同旅遊景點都變得空蕩蕩。

因應旅遊業界步入寒冬, 政府早前推出唔少措施嘗試資助各旅行社, 按來港旅客人頭發放津貼,但情況只屬治標非治本。究竟政府及旅遊業界可以如何做,才令香港重新吸引旅客來到?甚至可以重整過於傾斜內地, 發展不平衡嘅旅遊業?另外,面對大興國際機場剛落成的北京及城市規劃漸趨成熟的深圳,香港可以如何面對挑戰?

今集我地請黎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 同大家一齊傾吓香港旅遊業如何走岀寒冬!

節目後,進行2020年政壇新秀面試,原來我擔任這個嘉賓主持,已經四年了!


《與評判陳智傑教授合照》

《面試情況》

《走了四年的走廊》




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11日經濟日報《國是港事》A34 - 新紮議員勿一朝得志 忘了「服務人民」(標題由報方擬定)

文章刊出後,在《立場新聞》 ,原文轉載。



真的沒有必要再推動「青年議會」,加上新生代對制度的信任亦成疑,那便讓時代正式成為過去吧!不過,作為老鬼,對一班新紮議員不作出當頭棍喝,我又覺得是對不起我過去的歲月。

2019年12月13日晚上十一時,即經濟日報及立場新聞相繼刊出文章之後,離島區候任區議員王進洋終於以短訊聯絡,香港電台第一台《政壇新秀訓練班》監制,表示欲取主持電話,向港台及主持致歉,但沒有包括當日呆等他一個鐘的年青人們及製作團隊。

王進洋的歉意出現在他「失場、失聯」兩星期之後,並且功利地有選擇性。他的誠意如此明顯!因此,我請監制回覆他四個字便可:「訊息收悉」完!


網址及刊文:https://paper.hket.com/article/2517276/%E6%96%B0%E7%B4%AE%E8%AD%B0%E5%93%A1%E5%8B%BF%E4%B8%80%E6%9C%9D%E5%BE%97%E5%BF%97%20%E5%BF%98%E4%BA%86%E3%80%8C%E6%9C%8D%E5%8B%99%E4%BA%BA%E6%B0%91%E3%80%8D?mtc=70029


筆者一直以推動青年參政議政為己任,亦多次建議特區政府在各區復辦青年議會選舉,這既可以行政吸納政治,亦可透過地區的權力再分配過程,與年輕人一同構建常設的對話平台機制。

區議員平均年齡 大降至37.4
不過,自2019年區議會選舉大局已定之後,筆者認為已經沒有這個需要了!原因是新一屆的區議會,接近是「區區青年議會」。

有傳媒統計指出,今屆452名區議員中,有139名年齡是在30歲以下,得力於這批生力軍,令到區議員的平均年齡大幅下調7.3歲,至37.4歲。年輕人在這場由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政治運動中醒覺,打出「自己社區自己救」的口號,進而透過既有政治制度,參與普及而平等的區議會選舉,實在是令人欣慰。但1125日清醒時分的狂喜,又是否足以令反對派笑到最後?為社區、甚至香港政治體制帶來新氣象?卻是隨即令人非常擔心的問題。

首先,區議會雖然仍屬諮詢架構,但自從前任特首曾蔭權推動地方行政改革,讓區議會掌握實際權力以來,區議員的身份地位便有明顯的提升。

權力與薪酬待遇 對新人誘惑大
加上,區議員是以單議席、單票制的直選方式產生,再組成各區區議會,因此區議會的民意認受性含量,一定程度上較立法會還要高。政府多次推動一些爭議性極大的法案,例如:一地兩檢、《逃犯條例》修訂均需要各區區議會動議表態支持,以證明行政主導的特區政府是有民意加持。

還有非常誘人的一點是,新一屆區議員的薪津將會上調至34,000港元,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的區議會主席,薪津更將是兩倍,每月為68,000港元。比較政府統計處發表2019年第二季(4月至6月)結果顯示,香港就業人口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700港元。明顯區議員的薪津遠較一般打工仔為高。

即無論權力與薪酬待遇對這群初生之犢來說,都是一大誘惑。正正是因為這些看似有利的因素,加上民間五大訴求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令不少新紮議員對政壇前輩抱以否定的態度,甚至認為「時代是屬於他們的」,因此不用理會議會政治倫理,一些所謂全黃的社區,已經出現難以協調的「委員會卡位戰」,部分為求短時間內壯大政治力量的新紮議員,更對推薦「增選委員席位」虎視眈眈。

區選變相公投 路遙才知馬力
即使坊間已有回響:請各位新紮議員緊記2003年及2007年區議會選舉的教訓,似乎都未獲正面的回應。128日民陣大遊行,召集人岑子杰只是呼籲遊行和平進行,卻已被網民諷為「尊貴的議員」。可見新一屆區議會尚未開局,反對派便出現令人反感的內鬥,試問地區治理從何談起呢?

其次,不少新紮議員是乘着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政治運動順勢而上,更有可能是截止提名前最後入閘的參選人士,他們不但缺乏地區工作經驗,甚至連政綱都是非常粗疏,或者流於口號式政綱。

但是次區議會選舉的變相公投效應,令選民立場先行,對政績與政綱的關注程度降低,他們才能成功晉身議員行列。不過,議員始終要向選民提出績效指標,要交出功課才可連任。新紮議員即使選前政治先行,選後亦應盡快充實政綱的留白位置。否則,在路遙知馬力的客觀標準之下,議席最後還是不保。

早前筆者邀請了擊敗油尖旺區議會主席的陳梓維到電台節目,與年輕人分享他們的政綱抱負。無奈候任陳議員可以讓廣大聽眾、觀眾的了解的政綱實在欠奉。

筆者明白新紮議員需要時間適應身份與工作,一時三刻未必可以腦筋急轉彎,交出一份貼地的政綱,但只要他們努力學習,業精於勤,還是有機會成為後生可畏的民意代表。

最令人扼腕的是部分新紮議員,出現一朝得志的心態,忘記了人民代表是「為人民服務」,需要時刻要緊記尊重別人。若一位議員忘記了人的價值,便沒有資格再擔任民意代表。

高學歷下流中產 要求會更高
另一位應允出席筆者電台節目,但竟然一聲不響地臨場爽約,令接近20位年輕人、製作團隊在錄影廠呆等一個鐘,迄今仍未致歉的新紮議員,就是擊敗民建聯周浩鼎的王進洋。當天各位年輕人在等候候任王議員的眼神,由希望轉失落,筆者相信已為他埋下下次敗選的伏筆,而上述例子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香港的經濟結構在政治體制的傾斜下,造就了「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的產生,導致市民生活質素在強烈「被剝奪感」下有所下降。高學歷的下流中產,對議員的質素及核心價值有更合理的追求,心裏明白哪種民意代表更符合市民的政治利益;亦因此才令到是次區議會選舉,傾向政治認同的感覺票,遠多於蛇齋餅糭式的福利票,成就了不少新紮議員。

不過,政治感覺在成熟的公民社會中,往往是激烈而短暫的。若新紮議員不看清他們獲勝是「成也感覺、敗也感覺」,盡快充實自我,調整心態,四年之後的總崩對像,可能就是他們。

(作者為港台《政壇新秀訓練班》及美國三藩市灣區新城電台《東南西北風》節目主持。文章只代表個人立場)

葉振東資深政評人

相關報導:It's too late.



2019年12月9日星期一

2019年12月10日 - 再到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分享

 翌年1月8日至12日,我首次以時評專家身份,獲台北政府邀請參與總統觀選團。

《與高銘村代表處長合照》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日劇:平行時空的愛情故事

你以為係精神分裂,但將虛構當做自欺欺人嘅記憶,可能你同我都試過!


2019年12月7日 - 《第三十五集》袁彌昌(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區選過後,建制派應該何去何從?

節目播出後,在 《立場新聞 - 毀滅式打擊過後,建制派何去何從 》 ,足本播放。


區選之前,原來已經有建制派內部數據顯示,今次建制派將會慘遭大敗。 建制派今次有邊四類議員落馬? 李慧琼所堅持嘅,乜嘢叫做「東方路線」? 葉劉淑儀'和你Lunch',算唔算開明建制派? 建制壞孩子點解通常係‘一世冇運行’? 區選過後,建制派應該何去何從? 2019127號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三十五集》, 我哋請到一早預期建制派將會「總崩」,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博士,同我地一齊分析一下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611384


facebook 播放:https://www.facebook.com/RTHKradio1/videos/566351474098695/


今年嘅區議會選舉結束,建制派直選所得議席大幅下降至五十九席,對比上屆三百二十五席可謂相差甚遠,更失去區議會嘅控制權。源於單議席單票制嘅選舉制度,非建制派喺議席上取得壓倒性嘅數目。但實際上非建制派同建制派票數比例約為百分之五十七對百分之四十一, 並非相差懸殊。建制派區選中有約六成選區所得票數有增長,但遠遠追唔上非建制派嘅票數增長。

經歷區選大敗,建制派在政治立場上似乎有所改變。例如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狠批政府喺《逃犯條例》修例前完全無同民建聯溝通, 亦批評政府管治團隊無力止暴制亂。

袁彌昌博士早於區選前嘅一個專訪中提到,建制派內部民調中顯示建制派嘅支持度大幅下降,佢指出呢個下降會對建制派造成毀滅式打擊,結果一如佢所料,建制派喺區議會選舉中大敗。唔知佢對於未來嘅政局,以至來年立法會選舉有乜野睇法呢?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我哋請嚟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博士,同我哋一齊傾下區選過後,建制派應該何去何從?有請袁彌昌博士。





2018年12月8日做冬飯 - 金陵純米酒(酒展福袋限定品)

人不如故,一瓶好酒,不一定是大吟釀,也可以以微黃的酒色,帶著微甜的米香與歷史的味道,令人覺得要惜緣,要珍惜當下!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三屆地方政府與區域治理學術研討會》

《相片》

首次獲邀出席全國性學術會議,並發言。是是次發言中,唯一一位港產本地學者。
 

《會議手冊及簡報》

葉振東(20191130日):〈從政治市場學分析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口頭發表論文)。2019年第三屆地方政府與區域治理學術研討會,中國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