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11日經濟日報《國是港事》A34 - 新紮議員勿一朝得志 忘了「服務人民」(標題由報方擬定)

文章刊出後,在《立場新聞》 ,原文轉載。



真的沒有必要再推動「青年議會」,加上新生代對制度的信任亦成疑,那便讓時代正式成為過去吧!不過,作為老鬼,對一班新紮議員不作出當頭棍喝,我又覺得是對不起我過去的歲月。

2019年12月13日晚上十一時,即經濟日報及立場新聞相繼刊出文章之後,離島區候任區議員王進洋終於以短訊聯絡,香港電台第一台《政壇新秀訓練班》監制,表示欲取主持電話,向港台及主持致歉,但沒有包括當日呆等他一個鐘的年青人們及製作團隊。

王進洋的歉意出現在他「失場、失聯」兩星期之後,並且功利地有選擇性。他的誠意如此明顯!因此,我請監制回覆他四個字便可:「訊息收悉」完!


網址及刊文:https://paper.hket.com/article/2517276/%E6%96%B0%E7%B4%AE%E8%AD%B0%E5%93%A1%E5%8B%BF%E4%B8%80%E6%9C%9D%E5%BE%97%E5%BF%97%20%E5%BF%98%E4%BA%86%E3%80%8C%E6%9C%8D%E5%8B%99%E4%BA%BA%E6%B0%91%E3%80%8D?mtc=70029


筆者一直以推動青年參政議政為己任,亦多次建議特區政府在各區復辦青年議會選舉,這既可以行政吸納政治,亦可透過地區的權力再分配過程,與年輕人一同構建常設的對話平台機制。

區議員平均年齡 大降至37.4
不過,自2019年區議會選舉大局已定之後,筆者認為已經沒有這個需要了!原因是新一屆的區議會,接近是「區區青年議會」。

有傳媒統計指出,今屆452名區議員中,有139名年齡是在30歲以下,得力於這批生力軍,令到區議員的平均年齡大幅下調7.3歲,至37.4歲。年輕人在這場由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政治運動中醒覺,打出「自己社區自己救」的口號,進而透過既有政治制度,參與普及而平等的區議會選舉,實在是令人欣慰。但1125日清醒時分的狂喜,又是否足以令反對派笑到最後?為社區、甚至香港政治體制帶來新氣象?卻是隨即令人非常擔心的問題。

首先,區議會雖然仍屬諮詢架構,但自從前任特首曾蔭權推動地方行政改革,讓區議會掌握實際權力以來,區議員的身份地位便有明顯的提升。

權力與薪酬待遇 對新人誘惑大
加上,區議員是以單議席、單票制的直選方式產生,再組成各區區議會,因此區議會的民意認受性含量,一定程度上較立法會還要高。政府多次推動一些爭議性極大的法案,例如:一地兩檢、《逃犯條例》修訂均需要各區區議會動議表態支持,以證明行政主導的特區政府是有民意加持。

還有非常誘人的一點是,新一屆區議員的薪津將會上調至34,000港元,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的區議會主席,薪津更將是兩倍,每月為68,000港元。比較政府統計處發表2019年第二季(4月至6月)結果顯示,香港就業人口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700港元。明顯區議員的薪津遠較一般打工仔為高。

即無論權力與薪酬待遇對這群初生之犢來說,都是一大誘惑。正正是因為這些看似有利的因素,加上民間五大訴求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令不少新紮議員對政壇前輩抱以否定的態度,甚至認為「時代是屬於他們的」,因此不用理會議會政治倫理,一些所謂全黃的社區,已經出現難以協調的「委員會卡位戰」,部分為求短時間內壯大政治力量的新紮議員,更對推薦「增選委員席位」虎視眈眈。

區選變相公投 路遙才知馬力
即使坊間已有回響:請各位新紮議員緊記2003年及2007年區議會選舉的教訓,似乎都未獲正面的回應。128日民陣大遊行,召集人岑子杰只是呼籲遊行和平進行,卻已被網民諷為「尊貴的議員」。可見新一屆區議會尚未開局,反對派便出現令人反感的內鬥,試問地區治理從何談起呢?

其次,不少新紮議員是乘着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政治運動順勢而上,更有可能是截止提名前最後入閘的參選人士,他們不但缺乏地區工作經驗,甚至連政綱都是非常粗疏,或者流於口號式政綱。

但是次區議會選舉的變相公投效應,令選民立場先行,對政績與政綱的關注程度降低,他們才能成功晉身議員行列。不過,議員始終要向選民提出績效指標,要交出功課才可連任。新紮議員即使選前政治先行,選後亦應盡快充實政綱的留白位置。否則,在路遙知馬力的客觀標準之下,議席最後還是不保。

早前筆者邀請了擊敗油尖旺區議會主席的陳梓維到電台節目,與年輕人分享他們的政綱抱負。無奈候任陳議員可以讓廣大聽眾、觀眾的了解的政綱實在欠奉。

筆者明白新紮議員需要時間適應身份與工作,一時三刻未必可以腦筋急轉彎,交出一份貼地的政綱,但只要他們努力學習,業精於勤,還是有機會成為後生可畏的民意代表。

最令人扼腕的是部分新紮議員,出現一朝得志的心態,忘記了人民代表是「為人民服務」,需要時刻要緊記尊重別人。若一位議員忘記了人的價值,便沒有資格再擔任民意代表。

高學歷下流中產 要求會更高
另一位應允出席筆者電台節目,但竟然一聲不響地臨場爽約,令接近20位年輕人、製作團隊在錄影廠呆等一個鐘,迄今仍未致歉的新紮議員,就是擊敗民建聯周浩鼎的王進洋。當天各位年輕人在等候候任王議員的眼神,由希望轉失落,筆者相信已為他埋下下次敗選的伏筆,而上述例子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香港的經濟結構在政治體制的傾斜下,造就了「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的產生,導致市民生活質素在強烈「被剝奪感」下有所下降。高學歷的下流中產,對議員的質素及核心價值有更合理的追求,心裏明白哪種民意代表更符合市民的政治利益;亦因此才令到是次區議會選舉,傾向政治認同的感覺票,遠多於蛇齋餅糭式的福利票,成就了不少新紮議員。

不過,政治感覺在成熟的公民社會中,往往是激烈而短暫的。若新紮議員不看清他們獲勝是「成也感覺、敗也感覺」,盡快充實自我,調整心態,四年之後的總崩對像,可能就是他們。

(作者為港台《政壇新秀訓練班》及美國三藩市灣區新城電台《東南西北風》節目主持。文章只代表個人立場)

葉振東資深政評人

相關報導:It's too lat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