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Now 新聞台:2009年5月15日 - 馬英九不高興

 主持:王慧麟

嘉賓:戴卓賢、陳智傑、葉振東 

我其實已經忘記了,12年前,馬英九為什麼不高興。不過今天他高不高興,應該大家也不會關注了!

網上重溫:https://youtu.be/vf_68z2p7iQ

 

2009年5月13日星期三

2009年5月13日 - 肥了!也要吃的「魯肉飯」

原文:
上次與大家分享過「四神湯」之後,未知道各位對台灣人的過去,台灣的小吃會不會有一個新的體會呢?台灣的食品之中,值得讓大家「嗒真o的味」的又豈只「四神湯」一種呢?香港的女士們很奇怪,他們的終生職業不是什麼驚人的理想,而是「減肥」!不過,當他們到台灣旅遊的時候,往往很喜歡品嘗「油光亮麗」的「魯肉飯」,還要特別去找「要付費」的特色魯肉飯試試看,難道魯肉飯不會吃胖人的麼?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現時台灣有不少餐廳均有提供「免費的魯肉飯」,理論上是不用特別去找的,只要大家隨便找一些「吃到飽(即是香港的自助餐)」的餐廳或者火鍋店,花上大概新台幣二百元,約為港幣五十元左右,便可以大快朵頤 + 任食魯肉飯。;其次,對今日台灣的社會來說,魯肉飯是「平價食品」,一碗大大的,極其量也是「一個銅板」的代價,即是新台幣五十大元。但在三數十年前,魯肉飯是不少平民百姓,可以「一親肉香」的美食。
 
肉飯其實只是「強化版」的「豬油撈飯」。在六、七年代,在台灣要吃肉,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可解?物資缺乏呢!還記得小時候,阿姨、舅舅來香港探望我們 幾位小不點;打招呼的第一句話就是:「帶你們去吃牛排」。可以見得上一代認為「大塊肉」是頗為珍貴的。現在,我們只會聽到士林夜市的「豪大大雞塊」,而再 也聽不到「帶你們去吃牛排」之類的說話。由於物資的缺乏,上一代對一丁肉也不會浪費,更以透露著節儉的細膩刀法,把附著豬皮、豬肥羔那一點點豬肉弄成肉 醬,拌上香飯一同享用。時至今日,物資相對地豐富;如非「有心人」,想必也不會再大費周章地弄肉醬。同時,這一代人也望記了前人的「惜物」精神了。
 
以,如果大家再有機會品嘗「免費的魯肉飯」時,希望大家也會記起從前那「節儉而細膩」的刀法。當然,傳統歸傳統,現時有一些魯肉飯還是做得街知巷聞,尤其 在一遍「古早風」的氣氛之下,更為見得額外耀眼;當中,台北市的「鬍鬚張」便是與時並進的最佳一例。畢竟,傳統與商業發展是沒有衝突的。
 
延伸閱讀:
台灣新紀元周刊第95 -「鬍鬚張」打造魯肉飯王國的傳奇
網址如下:


刊文:  請點擊以下圖片,然後再點擊右下角「放大圖畫」,便可清楚閱讀。

2009年5月6日星期三

2009年5月6日『一日之計在於「神」』

原文:
一直以來,我也專注於發表兩岸的政治評論文章,內容太嚴肅了吧!所以,這一次我想換一個方式,不如由「衣、食、住、行」四方面,重新認識另一個台灣好了。
 
少人遊台灣,目的之一當然是品嘗一下台灣的「小吃」。但其實在台灣人的眼中,「小吃」一詞只是近這十多二十年出現的新名稱,是隨著旅遊業發展的「副產 品」。在台灣的社會中,根本沒有「小吃」這個概念。最重要的是,我們所謂的小吃,目的並不是在於「吃少少」,而是真的要來「填肚子」的,是從前物質生活較 差的時候,上餐廳不容易的時候,由「路邊攤」衍生出來的食品。所以,只要我們留心一點,便會發現所謂的小吃,例如碗粿、麵線、肉圓均是極油、極高碘粉質的 食品。可想而知,這些食品並不是讓各位淺嘗,而是「飽肚」為主。今次為大家介紹的正常一碗極不起眼的「四神湯」。
 
神湯對香港人來說,可以算得上是「生人勿近」。我也極少聽過身邊的朋友,激讚台灣的四神湯,原因是「四神湯者,豬雜湯也!」豬雜湯除了賣相欠奉外,感覺上 也不太健康,香港人又那會喜歡呢?四神湯用料其實是極為普通,常用的湯料只有蓮子、茯苓、薏仁、山藥,配上豬骨、豬大腸、小腸、豬肚之類。用料之普通,根 本不值一提,但在從前物資缺乏的台灣,一碗窩心的四神湯,已經是不少台灣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早餐,而且所用的中藥,全是「實而不華」,開胃健脾的妙品。對當 年以「吃苦」聞名的台灣人來說,四神湯真是一種平價的補品。
 
所以,如果各位再有機會到台灣品嘗夜市小吃,不防來一碗「四神湯」,感受一下從前台灣人的「克勤克儉」的精神。而由台北至台南各地的四神湯,用料也會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從網絡上以「古早味四神湯」作搜尋,便會發現台灣各縣市也有不同的四神湯推介。
 
延伸閱讀:
好讀網站《四神湯》黃河2006811


刊文:請點擊以下圖片,然後再點擊右下角「放大圖畫」,便可清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