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星期日

2017年7月30日"Our Sanrio Times"展覽@澳門新濠影滙 (一日遊)

Our Sanrio Times > 午餐:金利麵食 > 觀音堂(望廈條約簽訂遺址)> 新八佰伴 >
 氹仔官也街 > 晚餐:波爾圖 > 回港


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

日劇:人生的約定

這套以曳山祭為背景的電影,讓我憶起2003年,我也曾經在近江八幡祭,欣賞同樣歷史悠久的太鼓祭。電影中,西田敏行雖然只是配角,卻代表著一種對傳統價值的執著。人與人之間的莫名紐帶,往往就是因為這種似有還無,不著聲色的傳統價值。


2017年7月23日星期日

台劇:17歲

我們都曾經經過過17歲,也會發現:「在遼闊的人海裡,我們所能擁有的,就只能是一再擦身而過吧!」然後靜待另一個的到臨,住在心中。




2017年7月23日 - 德國聖母之淚Kessler-Zink Liebfraumilch 2016白葡萄酒

由於Riesling只有40%,因此不會太甜及厚身,清新的酸味,加上酒精濃度不高,很適合夏天飲用。


2017年7月22日星期六

2017年7月22日政壇新秀訓練班《第六百六十二集》馮偉華(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李家宏(教協學術部副主任 兼 合約制教師)- 50億教育開支來得及時?合約制教師叫苦連天!

今日講清楚:除了極權國家或是軍政府以外,政策推行的快慢往往是取決於長時間的蘊釀,再在議會上付諸表決,這便會較快。否則,在缺乏公眾參閱的情況下,議案便提上立法會,代議仕是有責任問清問楚。所以要麼就「前快後慢」,要麼就「前慢後快」。建制派議員,尤其是功能組別那一群認為民生議題,沒有爭議便應盡快通過,明顯是對民主制度的掌握與認識嚴重不足。假借「民生」之名,行極權之實。

節目重溫:
http://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YoungPolitican/episode/448823

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億元教育新資源撥款,可能對新一屆政府來講都算有驚無險,事關DQ事件發生後,立法會氣氛唔多妥,財委會係咁暫停,最終都趕到及立法會放暑假前通過,傳說好多學校睇住直播,款項通過才跟老師簽約。

新任特首林鄭月娥競選時已表明,教育政策非常重要,特首上任後,嗱嗱聲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議案,撥出50億元增加教育經常性開支。

介紹翻那筆50億元開支,將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開支涉及36億,其中包括向每名合資格院校修讀自資學士學位課程、以及中學文憑試考獲「3322」成績的學生,提供每年三萬元免入息審查資助,款項亦可用作報讀副學士。

教席方面,方案建議自下學年起,公營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的教師與班級比例劃一增加0.1,讓每間學校多請數名常額教師,預計會有2,000合約制教師受惠。至於幼稚園教學人員薪級表,政府認為問題複雜,建議將問題放在入計劃的第二階段再處理。

當中合約制教師問題已有多年爭議,有合約制教師指每年暑假都為下學年能否續聘感到擔憂,長遠而言或會影響教學質素。究竟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增加教育經常性開支能否確實地解決教育界所面對的問題?各位前線教育工作者又有甚麼看法?


《政壇新秀訓練班》,今集邀請了「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以及身兼合約制教師和「教協學術部副主任」的李家宏,一齊討論一下剛剛通過的教育新資源撥款啦!

2017年7月21日星期五

2017年7月1日及2日經濟日報A24《國是港事》重建市民信心 加強有感施政

2016年12月17日,我在深圳紫荊山莊。



內文與 2017年6月 - 《天大研究院》 新一屆特區政府應努力贏得市民信任 有部份雷同。另文章刊出後,在《立場新聞》原文轉載。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講話節錄:「要以人為本、紓困解難,著力解決市民關注的經濟民生方面的突出問題,切實提高民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林鄭月娥:建設更美好香港(節錄):「競選期間,我提出以管治新風格,重建和諧社會,恢復市民大眾對政府的信任。在公布主要官員任命當日,我承諾政府會以「創新」、「互動」、「協作」的原則,為市民解決問題。我們稍後會具體落實為青年人提供更多議政、論政、參政機會的措施,既藉此加深青年人對政府的了解和信任,亦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社會領袖和政治人才。 




在回歸20年,政治上最大的問題,就是特區政府在牢抓「管治權」的思想下,沒有透過開放部分「管理權」,與市民建構「政治命運共同體」,可能造成市民與特區政府出現「切割」。

當政府政策與市民期望出現落差時,市民在事不關己的情況下,對特區政府極易產生不用負責的否定,最後甚至會把矛頭直指中央政府。

與政府無交接 青年尤明顯
由於香港一直沒有雙普選,立法會中功能組別議席又佔了一半,在低權力再分配的情況下,部分市民與特區政府已經累積了明顯的不信任。甚至出現一種在管治上極為不妙,互不交接的「平衡狀態」。

這種情況在年輕人之中尤為明顯,認為特區政府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傾斜於中央人民政府,而不是代表着香港市民的利益。根據香港中大亞太青年研究中心201610241124所做的民意調查,65%受訪青年不滿特區政府表現,63%更加表明不信任特區政府。這種趨勢,恐怕在新一屆特區政府上場之後,仍然不會改善。

為了阻止三任特區政府的弱勢雪球無休止地愈滾愈大,重建市民對制度的信任,新班子必須好好利用2017年至2019年,這沒有任何選舉的兩年時間,改變市民對政府的負面觀感。首先,特區政府在現時的政治體制之下,施政要盡量避免明顯地向資本家傾斜。

香港在回歸之前,中央政府為了長期繁榮穩定,刻意放任粗獷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回歸20年之後,這群既得利益集團變得非常根深柢固,成為各項民生施政的最大障礙。我們從特首選舉的選委會界別分組名單,與立法會傳統功能組別30個議席進行比較,便會發現當中不但以資本家為主,更出現了28個界別及選民高度重疊的情況,一般市民不但成為了局外人,也變相造成歷屆政府對回歸後的「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投鼠忌器。

既得利益階級 主導施政方向
例如香港最新的堅尼系數為0.539,創下了45年來的新高。貧富懸殊嚴重,其中一個重要成因就是財富分配不均。候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提出稅務改革,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即透過政府行為調節市場,進行財富再分配。話音剛落,隨即受到立法會(商界一)議員林健鋒的猛烈抨擊,表示建議將嚴重打擊香港營商環境和競爭力;然而香港經濟高度傾斜於金融與地產,亦是這群既得利益階級主導了政府的施政方向。

又例如:標準工時問題,政府提出的合約工時,明顯是向資本家妥協,在勞方企硬的情況下,大概會造成無功而還的結局。從這些冰山一角的例子可見,在沒有普選的政治環境下,特區政府的施政應該盡量靠近市民的一方,務求打造人民政府的形象。

其次,就是要加強「有感施政」。由於政治體制的先天缺陷,造成權力高度集中在一小撮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手上,造成政策成效不彰。市民既未能參與特區政府的決策,又未能透過特區政府施政,感受到生活質素有所提升,對制度的信任自然每況愈下。

有些政策倡議更是令市民感到丈八金剛,例如從前的「9+2」,今日的大灣區;從前的渝新歐經濟帶,今日的一帶一路,對一般普羅市民來說只是一些不着邊際,遙不可及的「高大上」字眼。相反,各區區議會均設有一個連委員會也談不上的土地及經濟發展工作小組,卻是推動地區經濟(例如:墟市),讓市民近距離實在感受政府施政的好平台。一個自詡為務實的班子,應該明白不宜捨近而圖遠的道理。

新增委員會 勿集中於特權階級
最後,就是要建立政治命運共同體,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競選時提出與民共議的施政概念,當選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要為年輕人提供《議政、論政及參政》的空間。不過,她只是開了一個沒有內容的題目。之後的關鍵是這些空間是否公平、公正、向全民開放,讓真正有代表性,有能力的有志之士,躋身體制之內;從實際行動中打破特區政府與市民的「平衡狀態」。同時,要避免架床疊屋,例如中央政策組的青年團隊與青年發展委員會,在分工不清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會造成政出多門的情況,市民便會再一次勾起特區政府是在「應酬問題」,而非「應付問題」的回憶。

當然,若這些新增委員會的任命,仍然沿襲港英時代由行政官員「憑印象」的舊模式,權力只會繼續高度集中在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手上,部分市民便惟有你有你管、我有我活了!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撰文:葉振東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




2017年7月20日本地晚餐 - 葡萄牙 Quinta da Aveleda 菠蘿干白酒在大角咀萬發海鮮火鍋菜館

大角咀萬發$398套餐,已經可以嚐到著名燒乳豬、清蒸杉班和金銀蛋時菜已經非常超值。這瓶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推介的菠蘿干白酒,雖然偏酸,但很清新,非常適合夏天飲用,而且不用$100,也很超值,實在是相得益彰。


我的奇怪收藏 - 手錶

自家父仙逝翌日,我在油麻地舊居中,一位名叫李玉廣的前輩,把先父的Citizen鋼錶帶在一位12歲的少年手中,說道:從此你便是掌門人。那時的我,那知道什麼叫掌門人,只知這是一份責份,亦是耐用的意思。我自那年開始,直至40歲之前,都一直是配帶,算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吧!

第一隻買給自己的手錶:青年議會年代,亦是我唯一一隻金銀款手錶。

真星曆五皇:預科與大專年代,同學親戚的錶鋪清貨,印像上只要$200。

後來因為家貧,因緣際會我曾經在荃灣中華印染廠(現中染新城)賣過手錶,學懂了一些賞錶要訣,自此便喜愛逛舊錶鋪尋寶。
 摯愛古董(1):Edox 自動錶

 摯愛古董(2):北京 雙菱上練錶,已絕版。標明是17顆珠,還要只是$200。
  
摯愛古董(3):Nivado上練錶,已絕版。最特別是膠錶面,當時是一種潮流。

Candy 送給我第一隻軍錶

 2004年中山回港後買的Sandoz,他出名鋼水極為充足。也是對自己一種提醒。

30歲時買海洋之星,是我現時唯一一隻鑲鑽蠔式手錶。

舅仔送贈的出口手錶

 2012年渡蜜月時,在奧地利 Outlet 買的當地手錶。

 2016年結婚五周年,在瑞士買的Zeppelin 100周年紀念版手錶。

我的奇怪收藏 - 軍事篇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動畫: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

一套眾籌2700萬日元開拍,卻有25億日元票房佳績的窩心電影。當中的反戰意味,細膩清晰之餘,卻來得非常淡淡然。而且反差很大,例如你以為淍零,卻是繁華;你以為平安,卻是災難;你以為重要,卻一切不復反。那種劫後餘生,最後被尋獲的悲嘆!實在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2017年7月16日星期日

2017年7月16日 - Chateau Le Grand Pick 2008 貴腐葡萄酒

沒想過只要三個半月時間,我便可以一口氣跑了 11 公里,而且時間也不錯。在這個難得的時刻,當然要開一瓶難得的貴腐葡萄酒來慶祝一下。我也頗長時間沒有品嘗過甜白酒,一如介紹所說,這瓶甜白酒的蜂蜜,荔枝,柑橘,葡萄乾突出之餘卻很平衡,不消一會,已經整瓶乾掉了!人生苦的事十常八、九,生活真的需要一點甜。


外劇:我的失常日記

又是嘉兒莫蕊茲的電影,但今次改編自真人故事的電影卻來得平實得多,而且對實況作出了很嚴厲的指責。醫人是要用心的,想當然的處理方法,往往會錯過了細節及關鍵,結果只會害了病人,也解決不了問題。


2017年7月15日星期六

2017年7月15日政壇新秀訓練班《第六百六十一集》林志釉(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 前線醫療問題

今日講清楚:在專業化過程及專業保護的情況下,進行政策倡議,必須緊記市民與專業團體之間往往存在認知落差,造成「知道要問,而唔識問」的情況,因此基礎的病人權益公眾教育是必要的,否則這種失衡的情況是難以改變。



今日講清楚:在專業化過程及專業保護的情況下,進行政策倡議,必須緊記市民與專業團體之間往往存在認知落差,造成「知道要問,而唔識問」的情況,因此基礎的病人權益公眾教育是必要的,否則這種失衡的情況是難以改變。

早前女病人鄧桂思換肝事件全城關注,除了討論關於器官捐贈人數,更引起爭議的係兩名聯合醫院的主診醫生在為患有乙型肝炎的鄧桂思治療腎病時 / 漏開了抗肝炎病毒藥,有機會激發起體內的肝炎病毒,導致她肝臟衰竭,須要兩度換肝,至今仍未脫離危險,靠機器維持呼吸。

公眾質疑因為醫生想盡快完成工作的心態,以致忽略病人重要資料而開漏藥,或者養成機械化診症的問題,醫生就好像變成一部診症機器,毫不重視病人的健康,只想盡快「搞惦」眼前的這項工作。

但想深一層,到底誰把我們的醫護人員變到一部部沒有靈魂的機器?醫護工作向來辛苦,但仍然不斷有人願意投身,他們最初不少都抱著成為「白衣天使」救急扶危的理想。可是殘酷的現實是投身香港7.5萬的醫療團隊,代表一年要為330萬名病人服務,即是每天照顧9萬多人,平均每分鐘面向63名病人,可謂「壓力山大」,我們的社會很奇怪,當我們要求我們的醫護人員以機器般的效率去診症,卻期望出來的不是機械化的診症模式。

鄧桂思事件中不只一位醫生開漏藥,早幾天被揭發瑪麗醫院的「翻版鄧桂思」事件亦出現同樣情況,三名不同的駐院醫生被指沒有為一名乙型肝炎帶菌的癌症病人處方抗病毒藥。事件反映這是系統性的問題?抑或還有其他我們看不見的問題?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來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和我們談談前線公營醫療系統的問題。

2017年7月12日星期三

外劇:圓美圈套

曾經有位前輩教導我,從政要不打從第一天開始便把人生公開,要不便永遠成為最神秘的人;不過後者實在太難過活,所以我選擇成為前者,這種嚴格的自我要求,令我在網絡年代變得好過!坦白說,人生甚可能是透明的呢?實在太可怕!

順帶一提,我喜歡看Tom Hanks主演的電影,可惜這套戲份太少了!


2017年7月9日星期日

2017年6月29日中山日報及2017年月9日中山日報(海外版):志願服務巧借“香港外腦”社會治理走出“中山特色”

今早收到路德會盧Sir(永靖)一則分享,內文令我非常感動。亦令我憶起一位與我曾經亦敵、亦友、亦師的故人,徐文志博士。


《左二:已故徐文志先生》
阿徐離世多年,但我的20年,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個小故事,亦解釋了我這位不是社工,卻多年來在社福界總算得到大家的尊重。期後的「深社計劃及「復旦大學社會工作發展也是參考當年的「中山模式



香港回歸以來,中山與香港除了經貿往來更加密切外,兩地在社會治理領域交流上也日益頻繁。從2003年開始,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副行政總裁盧永靖便習慣了在中山香港兩地跑,從市青志協提出的志願服務“社會化”,到後來大力培育本土社工,“博愛100公益創投推動全民公益,他不吝將香港的社會工作做法和志願精神帶到中山。

    
這幾天,恰巧是盧永靖來中山督導社工工作的時間。627晚,記者見盧永靖時,他欣喜地說,中山在社會治理方面走出了“中山模式”。

    
■中山人博愛精神吸引香港督導

    2003
年夏天的一個週六,市青少宮的小會議室擠了30多名青年志願者骨幹,他們在學習如何讓志願服務更具吸引力。為他們上課的是團市委請來的香港專家盧永靖。

    
出發前,盧永靖沒有想到,這次培訓後,讓他與中山結下不解之緣。

    1988
年,中山首屆敬老萬人行首次出現“志願者”身影。起初,志願服務多為任務導向型,大家有奉獻精神,卻欠缺方法。到本世紀初,志願事業發展遇到瓶頸,志願服務如何“社會化”?如何吸引年輕人?這些問題擺在市青志協的負責人面前。在中山青聯香港委員葉振東的牽線下,盧永靖來到中山。

    
“志願者如不能助人自助,就沒法讀懂需求;如不能自助助人,就不能在當中發現快樂。”盧永靖的第一節課很有趣,觀點新鮮,例子鮮活,還設計了遊戲與大家互動。課後,留下來提問的青年朋友很多。往後的一年,盧永靖頻頻收到中山各個鎮區志願者協會的邀約,前往授課。

    
“當時中山沒有專門的社工,用業餘時間學,志願者卻學得如此起勁。中山人踏實好學、博愛精神吸引了我。”在盧永靖的牽線下,一批香港社工先後來到中山授課,而中山志願者骨幹也多次赴香港社工機構實習。許多社會工作方法、志願服務理念在中山的數萬名志願者心中生根發芽。

    
市社會服務聯合會會長孫劍巨集便是中山早期的志願者。2002年,還是一名電器行經理的他加入市青志協。“為什麼想幫人卻遭拒絕,為什麼幫了人沒效果?”當時和他一樣有困惑的志願者不在少數。

    
孫劍宏後來成立了中山第一家社工機構。他說,香港經驗對中山的影響,一是讓志願服務總隊衍生並規範了細化的服務領域,如 “拯溺隊”“制服團隊”“心聲熱線”等,二是為往後中山社工行業的發展,公益項目的孵化培育了一批“後備軍”。

    
■香港社工專家樂當“老師傅”

    2009
1月,中山成立了第一家社工機構;10月,啟動社工試點。如今已發展社工機構68家,吸納500多名一線社工就業,服務市民150多萬人次。服務內容遍佈禁毒、教育、醫療、工傷、家綜、居家養老等領域。

    
孫劍宏說,作為一新興行業,社工本是“舶來品”。當中盧永靖等一批香港督導,再次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督導本土社工行業走出了獨特的中山模式——“本地人占比多,人才隊伍梯隊穩,參與公益積極性高”。

    
市益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2011 年註冊時只有數名社工,現已是沙溪居家養老、坦洲全民公益園、松苑中學駐校社工等多個社工項目的實施方,在中山有一定影響力。曾受盧永靖督導的總幹事游華元告訴記者,剛從深圳來到中山時,其實曾“水土不服”。

    
原來,深圳當時按社工崗位來購買服務,而中山採用專案投標制,在深圳扁平化的管理方法到中山顯現了弊端,讓她頭疼。“盧sir很有經驗,聽了我介紹,他先讓我梳理出機構的vmv,即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當盧永靖知道益群希望培養更多的本土社工人才,一步步為該機構量身設計組織架構和發展戰略。

    
向超過40個內地社工機構提供類似督導服務,除了自己擅長的青少年領域和機構發展督導領域外,盧永靖還介紹了不少香港同行來中山,樂當社工的“老師傅”。

    
盧永靖回憶說,從2003年起,他保持平均每月兩次到中山的頻率,帶動志願服務社會化,陪伴社工行業興起和發展。近年來,他還擔任了多屆“博愛100評委,指導草根公益項目的優化,實現民間公益的跨界融合。看著中山社工骨幹和社工機構一步步成長,公益氛圍日益濃厚,盧永靖說:“每次到中山都像回家般親切。”


2017年7月9日中山日報海外版:
志願服務巧借“香港外腦”社會治理走出“中山特色”



同年,8月26日我正式完成了中山市青年聯合會第八屆委員任期,結束了歷時15年的青聯生涯。

延伸閱讀:

昨日,中山民政局對外發佈,近年來,按照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的部署要求,中山將社工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方式和有效切入點,緊緊圍繞社會工作專業化、規範化、本土化發展,著力完善制度體系,培養人才隊伍,拓展服務領域,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初見成效。2014年,中山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社會工作服務示範地區。截至2016年年底,中山全市共有持證社工3889人,每萬人有持證社工12人,居全省第一。

中山為全國首批社工服務示範地區
據瞭解,2009年底,中山正式啟動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2011年,中山市率先以社工綜合服務中心(社工站)的形式實現社會工作鎮區全覆蓋。2014年,中山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社會工作服務示範地區。

2012年,中山市《關於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印發,明確了中山市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目標任務、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制定了政府購買社工服務專案運作、評估考核、專業服務、薪酬標準等4份規範指引,有效促進社工服務扎實開展。2015年,“中山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十三五’規劃綱要”印發,進一步明晰了中山“十三五”期間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目標規劃。將每萬人持證社工人數、社工服務水準等社工人才隊伍建設有關指標納入了鎮區實績考核體系,對鎮區發展社會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建立了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考核機制。

同時,加大投入支持。首先是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社會資助金投入為輔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投入機制。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有關經費納入市、鎮財政預算,建立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要形式的財政支持社會工作人才發展機制。至今,全市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累計資金達1億多元。推動建立由市社工委、編委辦、財政局、民政局組成的中山市社會工作服務專案聯審小組,聯審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負責統籌全市市屬行政事業單位購買社工服務專案申請的具體聯審及資金管理工作。

其次是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社會工作服務領域,廣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資金投入管道。積極與市社工委、市委組織部合作主辦開展“博愛100”“紅色創投”等公益創投項目。3年間,全市徵集了4989個公益項目,評選市級、鎮級和社區優勝項目1493個,投入1541.5萬元種子資金,撬動總資金4649.6萬元,服務市民超120萬人次。

專題培訓社會工作人才

據瞭解,中山根據一線社工、機構管理人員、社工行政管理人才等物件舉辦分類別多層次的社會工作專題培訓,全面提升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專業理論和實務水準。

一是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教育培訓。2011~2016年,每年舉辦不少於6期的一線社工專題實務培訓,累計培訓4000多人次。

二是逐步培養本土督導人才。2012年底至今,全市啟動社工督導服務計畫,先後投入900多萬元引進香港及內地資深社工督導40多名為全市現有社工服務點全面配強社工督導。20144月起,全市啟動了本土督導培養工作,先後選拔了135名一線優秀社工作為全市本土督導人才進行重點培養。2013年,中山市社會工作專業督導服務專案榮獲廣東省優秀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專案一等獎。

三是提升社工從業人員的專業理論和實務水準。2013年至今,每年組織由資深社工專家組成的社工講師團分別對全市各鎮區的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特別是基層社區工作者以及各相關領域的人員開展社會工作知識大巡講,每年培訓近3000人,社工服務的認識和理論在實務工作的應用能力有效提高。

四是加強社工行政管理專項培訓。2011年起,每年圍繞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社工專案的運作與管理等主題組織社會工作市直相關單位和各鎮區分管領導及社會事務局局長等開展專題培訓。

五是推動本地高職院校開辦社會工作專業。中山市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理工中山學院、中山市火炬職業技術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等高職院校開辦社會工作專業,為中山市培養、儲備了一批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六是構建社工培訓網路加強人才實訓基地建設。中山市依託基礎較好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專案點建立了5個覆蓋殘障康復、老年人等社會工作專業實訓基地。

全市有社工服務站點50多個 登記成立的社工機構68
據瞭解,開展試點工作至今,中山先後聯動市教育局、信訪局、禁毒辦、人社局、衛計局、總工會、婦聯、殘聯、團委、紅十字會等16個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探索開展社工服務,專項服務覆蓋教育輔導、糾紛調解、禁毒戒毒、就業援助、婚姻家庭等多個領域。

其次是推動擴大社會工作服務覆蓋範圍。全市各鎮區均設立了社工綜合服務中心。部分鎮區更因應經濟發展情況以及當地居民需求,設立村(社區)的社工服務站。目前,全市有社工服務站點50多個,吸納500多名一線社工就業,服務覆蓋青少年、老年人、困難家庭、殘疾人等物件,累計服務150多萬人次,有效回應了群眾的需求,推動社區融合。

三是培育發展社工機構。目前,全市登記成立的社工機構有68家。強化社會工作行業自律與行業管理。2012年,推動成立中山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切實加強對民辦社工機構的管理監督,健全專業評估機制,指導民辦社工機構加強自身建設。2015年推動成立中山市社會服務聯合會黨委,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四是推動“社工+義工”聯動發展。

以社工網站為載體、以社區為平臺積極開展博愛行動義工服務,以關心身邊人的理念招募熱心公益的社區居民,開展專業義工培訓並根據服務雙方的意願和就近服務的原則進行服務匹配,實現志願服務的專業化、恒常化發展,充分發揮社工的專業性和志願者的積極性。目前,共招募博愛行動義工4000多人,累計服務近60萬人次,義工服務時數達10萬多小時,“情暖夕陽”“鄰里互助”等社工義工聯動服務品牌已深入民心。2014年,博愛行動義工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優秀志願服務專案。

在省社工管理系統登記的中山社工有1741
據瞭解,根據省廳的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使用廣東省社會工作者登記管理系統對考取社會工作師證書的人員進行登記和資訊管理。在中山市社會工作服務專案評估指標中明確,只有通過登記的社會工作者,方可在中山市政府購買服務專案中從事社會服務活動。目前,廣東省社會工作者登記管理系統中已登記的中山社工人才有1741人。(根據省廳的統一部署,該系統登記至2015年持證人員。中山市2015年有持證社工2971人)。

二是開發建立全市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管理資訊化平臺。三是建立社工人才考核評估制度。四是建立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和評估體系,委託協力廠商機構組織社工專家開展專案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將評估結果與政府購買社工服務資金劃撥直接掛鉤,公示評估結果,以評促建,提升社工服務水準。

五是建立志願服務記錄制度,建立志願者的動員、組織和培訓系統,並建立聯動資訊平臺,實現社工、志願者服務資訊的即時共用。

全市評選出優秀社工23名社工之星40
2012年,中山市《關於印發社工服務有關規範指引的通知》出臺,制定了《中山市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薪酬待遇指引》等政府購買社工服務專案運作檔,明確了全市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薪酬指導價以及專業技術崗位任職及晉升條件。其次推動社工考試獎勵。積極推動火炬區等多個鎮區出臺社工人才獎勵政策,明確對通過社工考試的助理社工師、社工師的考生給予相應的一次性獎勵。南朗、西區等部分鎮區更率先探索實行社會工作者崗位津貼制度。廣泛動員中山市符合條件的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報考社會工作者職業水準考試。目前,全市共有持證社工3889人,每萬人有持證社工12人。三是建立社會工作人才意見宣導制度。近年來,中山市政協及人大會議中增加了1名社工人才作為代表參與。目前,近2000個弱勢群體家庭接受了黨代表結對幫扶。四是實施社工人才表彰獎勵。表彰獎勵業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優秀社工人才。至今,已評選中山市優秀社工23名、社工之星4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