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2013年5月28日 - 「佔領中環」亂港禍港(標題由報方擬定)

刊文沒有刊出的原文的部份,其實是本文其中一個重要主旨:

「佔領中環」最大的貢獻是在於「公民覺醒」-

「不過, 隨著「佔中」所引發起的社會討論,反而會較實際佔中威力為大。例如日前,有超過一萬四千名選民的社會福利界,便展開了一場「社工復興運動」,當中重提社工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應有的使命。若然,有超過九萬名選民的教育界也發起「教師醒覺運動」,到時對香港所構成的衝擊,將會遠較萬人佔中來得震撼。」

刊文:
上周,本報就香港大學戴耀庭教授的「佔領中環」運動,發表了一篇提為「佔中」是港版「茉莉花革命」的社論。當中引用中華總商會及中華廠商聯合會,日前在報上刊登反對「佔領中環」的聲明;認為「佔領中環」是以本港的經濟作賭注,危及金融商貿活動及整體市民利益。
 
筆者認為兩大商會的聲明,是代表了該會的「當屆理事會」,及部份工商界的意見;至於,是否也包含了佔全港97%的中小型企業?筆者便表示存疑,因為普羅的中小企,與財伐巨商之間一直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關鍵是中小企在香港一直像「一盤散沙」,而且亦缺乏財力在報章刊登聲明,表達意見罷了!不過,就兩大商會所提出的憂慮,當中便引紳出一個公共行政學上非常重要概念,就是「Harm To Others」。
 
從公共行政學上,每一位市民,所享有的公民權利,包括集會,示威、遊行等,都是均等一致的。若然佔領中環真的對其他市民造成生活上的不便,那便有可能構成「Harm To Otherss」。而以中環的實際情況,實在是難以找到地方容納萬人集會。屆時,政府便需要出手介入,以保障普羅市民的權益不受損害。至於,會否危及金融商貿?兩大商會可能需要提供更具體的資料,以說服香港市民。但現在按照佔領中環的「四部部」,情況是「十劃都未有一撇」。

歷史上看,每次大型的社會反動,均與政府不濟、社會不安、經濟不振有關;在中國人的社會裡,往往再多一點富者田連阡陌,貧無立錐之地。但這些都是反動的基 本因素,點起「火苗」的,普遍是一個誘發性事件,令參加者一股勁地投身運動。我們所熟悉的辛亥革命便是一例。反觀,是次「佔中」事件,筆者感到不樂觀的原 因是,實在「太過理想」,極像1848年普魯士制憲議會;最終因「傾得太耐」,被普奧聯軍兵臨城下;制憲運動失敗告終,時勢才造就了鐵血宰相卑斯麥,及德國統一運動。 


香港一直缺乏政治人材,大學所培育的政治人才亦是「有限公司」;因此,單是「佔中」的第一步,要聚集一萬名懂得「傾政治」,最後又要得出「萬人方案」的可能性已經相當低。 (以下是刊文沒有刊出的原文部份)不過,隨著「佔中」所引發起的社會討論,反而會較實際佔中威力為大。例如日前,有超過一萬四千名選民的社會福利界,便展 開了一場「社工復興運動」,當中重提社工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應有的使命。若然,有超過九萬名選民的教育界也發起「教師醒覺運動」,到時對香港所構成的衝 擊,將會遠較萬人佔中來得震撼。
Picture
對應社評:2013年5月21日大公報社評 - 「佔中」是港版「茉莉花革命」
Pictur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