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星期一

2023年12月31日 - 2024十大新聞展望(中)美國總統大選誰將入主白宮 王滬寧指揮介選成笑談?美中新冷戰 走向高強度競爭

楊正(2023年12月31日)。〈2024十大新聞展望(中)美國總統大選誰將入主白宮 王滬寧指揮介選成笑談?美中新冷戰 走向高強度競爭〉。《希望之聲》。取自: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781228?lang=b5

//台灣民主制度是華人社會的一座燈塔,加上台灣在第一島鏈的特殊地理位置,一旦台灣被中共入侵,對當前不穩定的台海局勢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與後果,因此 2024年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大選,引起全球高度關注。

2024113號登場的台灣總統選舉已進入倒計時。 中共以軍事、經濟和心理戰等各種方式干預台灣選舉的動作越來越明顯。 除了透過社群媒體散佈各種假消息、軍機、軍艦擾台外,在11月就發起了四次「海空聯合操作」,同步逼近台灣24海裡毗連區,並提前一個月宣布,指台灣對 中國一些商品存在貿易壁壘,甚至以非常優惠的價格邀請許多台灣基層政治人物如裡長等前往中國大陸旅遊。

不僅如此,中共負責統戰工作的中共政協主席王滬寧已開始親自指揮介選。

12月初,王滬寧在北京召開了針對台灣大選的中央會議。 在對台介選方面採取由上而下、系統性、大規模,全面改成「化整為零」的方式。

831號,中共國防部公佈2024年國防預算、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還提到要「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外界普遍解讀為,習近平想在第三任期內推動解決台灣問題的進程。

不過,長期觀察兩岸關係的時事評論員葉振東認為,中共這些動作對台灣大選結果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台灣大選結果對兩岸的緊張情勢也不會有明顯影響。 他告訴希望之聲:「兩岸關係要回暖接近已經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這個條件,台灣新生代特別是39歲以下的選民,在台灣人主體意識那麼強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興趣 去了解、接觸大陸的情況。早前福建21條就是一個好例子,在台灣可以說是沒有什麼迴響。」

「而在賴清德很有可能勝算的情況下,意味著民進黨將會長期執政。大陸在未準備好武統的情況下,一定會嘗試找一個方式,與台灣恢復最低程度上的民間交流, 知已知彼嘛。同一時間,國民黨在沒有辦法代表台灣人的情況下,大陸也要深思他們在台的地上代表人,到底可以找誰來充當?當然在台灣現在很注意大陸滲透的情況下, 要找到並培養這種力量也不容易。」

葉振東還說,中共「現在武統台灣,接近是政治自殺。就算白宮由特朗普重掌,他也不會改變對大陸的敵意立場,要知道修昔底德陷阱,討論得最火的時候 ,就是在川普當總統的時候。他也不會放棄台灣,因為台灣問題是最低成本,而又可以不停刺痛大陸的痛點。」

香港資深媒體人沈四海也認為台灣是安全的。 他告訴希望之聲:「武統台灣現在是最好的時機。烏克蘭戰爭爆發,中東以色列那邊又是亂局,美國已經拖了兵力在那裡。理論上,美國是很難兼顧三場戰爭的 ;並且台灣民眾意識不足,敵我意識鬆懈,這個時候是最適合(武力)打(台灣)的。」

「但是問題大家都看到的了,國防部長空了兩三個月了,都還沒選出來。在這個情況之下,習近平夠不夠膽子放個虎符(指兵權)給那些兵去跨海打 ?萬一打的時候,(發現)中南海原來比台海容易打,那你怎麼辦? 是不是?

除了中共外,美國也非常關注選舉結果為台海情勢帶來的影響。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1月在舊金山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會晤時就曾要求北京,不要幹預台灣選舉。 儘管習近平在會中強調,不會在2027年和2035年武統台灣,但他也要求美方「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習近平還表示,「某一時刻中方必須朝著總體解決問題邁進」,暗示不會放棄武力攻台。

但在拜習會後的第二天,美國防長奧斯汀便對媒體表示,美方將依照台灣關係法,持續幫助台灣自我防衛,並加速武器交付。

今年4月,美菲簽署協議,菲律賓將允許美國額外使用四個軍事基地。 同月,韓國總統尹錫悅訪美,美韓發表《美韓共同聲明》。

5月,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訪美,雙方發表《美菲共同聲明》。 隨後美國明確列出美菲共同防禦條約(MDT)對菲律賓的承諾範圍,正式將南海納入其中。

而日本不僅大幅提升國防預算,而且自去年年底便開始規劃研發最大射程分別達到約2000公里和約3000公里的遠程飛彈。 上個月,美國批准了對日400枚戰斧飛彈的出售計畫。

顯然,第一島鏈的軍事力量已大幅增強。

葉振東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共冒然發動對台戰爭,中共將會四面受敵。 他告訴希望之聲:「萬一台海發生戰爭的話,而大陸又沒有辦法進行斬首戰略。對內,大陸有可能因為熾熱的民族主義,而出現『新義和團』。對外,中國很有可能陷於多邊 戰爭。首先,日本現在極欲協助台灣,在於日本要建軍。而印度正等待中共開戰,就會在中印邊境坐享漁人之利。這還未計算五眼聯盟、美日韓軍事集團的參戰。 即中共一開戰,就要傾國之力,去應付一場區域性世界大戰。」

「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將會陷入一個更大的危機,對世界經濟成長的貢獻自然就會很小,印度極有可能進一步取而代之。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引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