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小店要生存,便要有特色。我所指的特色並不是「整色整水」,而是要配較出一隻可以代表小店的「酸、麻、辣」味道。大眾化的味道,只會自找滅亡,吃過也不會記得起。川味閣在這個關鍵上做對了,我看著這所小店開張,然後經常光顧。有一次我與老闆聊天,我跟他說:你有本錢開分店了。老闆明白我的意思,答道:店多了,水準擔心會不好。
兩年前,他們終於在元朗開第一所分店;去年,再在荃灣開第三分店。我可以打保證,香港的川粉店中,沒有一所及得上屯門川味閣。
四川湯粉+腩肉+海帶+木耳,要中麻辣:27元
屯門川味閣除了味道調得好,湯頭還是豬骨濃湯;在微涼的春天晚上,好滿足呀~~~
不過,荃灣店嗎!湯頭請不要放太多醬油,腩肉請不要切太薄,好不好?
*********************************************************
後記:2011年3月29日
今日,我終於要「交鎖匙」了;然後,我便帶著僅餘一小包的行裝離開屯門。離開之前的最後一頓午餐,我還是選了川味閣。我剛入店門,大家便跟我說:「要搬了嘛?恭喜你。」
我隨即答謝,也點了我的招牌最愛款色,但今日這碗麵…
實在是大了很、很、很多!這是一碗充滿人情味的川麵。結賬時,我跟肥哥哥說:「祝願你們有一天,分店會開到馬鞍山」。然後,我們在彼此的笑聲中,我便揮手離去了!
我,還是會不時懷念川味閣的味道。我們總有一日會再重遇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