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3日星期五

台劇:大尾鱸鰻

如果你懂一點台語,知道一些台灣的文法;《大尾鱸鰻》絕對是非常攪笑的電影。豬哥亮真有他的,其他B卡的演出也很精彩。只是戲中的郭采潔,與《燃燒吧!歐吉桑》中的王思平一樣是,有點多餘的花瓶。

《大尾鱸鰻》把台灣的「近音字」笑料,發揮致極,例如戲名是來自David Loman,和《大尾(台灣意思是:好厲害)流氓》的國語發音非常接近,而其他有趣的台語近音笑料,在戲中不停出現。

順帶一提,豬哥亮在戲中為了報仇,拜師學習《一指神功》時,要用大鎚,鎚自己的手指頭,直至不再感覺到痛楚。這跟7080年代,香港一些「打武仔」,利用過期「黃頁」,練習「沙煲大」的拳頭很相近。

那個時候的窗花不是鋁的,是鐵的,比較堅固。一些習武的朋友為了耐打一點,就會把一本過期黃頁掛在鐵窗之下,然後扎一個四平大馬,拳頭直申時,剛好打到黃頁。跟著向前進小米步,練習「穿鎚」。

這種練習方法,是有兩個作用,一個是令出拳不再感到痛楚。若「鎚」至不痛時,便把黃頁撕薄一點,慢慢便可以直接打在磚牆上;第二個作用就是要讓自己,可以承受起出拳時的反噬!情況就一如《七傷拳》的原理一樣。現在,發展商已把牆弄到很薄了,無謂練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