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

2011年2月28日:派糖?建廠?

原文:
筆者與財政司司長有同一個感覺,就是不喜歡「派糖」一詞。可惜,在傳媒、政客的「公眾教育」之下,派糖一詞已經變成了專有名詞,並且在每年財政預算案公佈前後被大肄運用。顧名思義,派糖的意思是比喻「小甜頭」之類的小恩小惠。香港回歸十數年,我們著實是聽過了很多「一次性舒困措施」、「一次性減免方案」。由於這些政策往往是一鋪過,所以,傳媒、政客便以派糖來形容政府施政,雖是非常刺耳,卻又很入形入格。

公共行政學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那就是「Contingency Approach(權變方法)」。「阿繆都知」世上是沒有完美的政策,這與政體的民主及公民參與並沒有必然關係,極其量只是提供了多樣性及監察而已;而是從政策制定的過程,到具體執行經常出現了「時間差」,這個時間差往往會導致施政與社會需要產生了距離。為了補救這個缺陷,政府在不違反「施政原意」的前提下,具體施政變會作出調整配合,這就是權變。

權變的好處在於可以迅速回應社會需要,彈性度高。缺點在於「權變權變,日日都變」;而且既是非常規手段,便難以成為 正常的政策。既是如此,當官的理應盡量減少權變,不要派糖,盡量建廠,才算合理呀。重點來了,政策的制定隨了需要有相當高的穩定性,還要講求平衡性。政策與法律最大的分別在於,政策是牽一髮動全身,而法律是一字、一句、一條也分明清楚的。

這便說穿了香港現時的困局!本港的收入大部份依賴儲備投資與賣地收益,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收入,一切有可能是過眼雲煙。大家若記得2000-2003年香港的慘況,頭腦便會「醒一醒」!在非經常性收入主導的情況下,港府可以「施」的也只有些非經常措施,年年有餘便「派少少」。若我們要求經常性利民措施,例如:「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便需要同時提出「經常性收入」的建議,否則政策隨時變成一個尾大不掉的包袱。可惜,在香港現時的政治氣氛之下,那位政客會願意賭命,高調支持提高稅率,開徵銷售稅呢?即使銷售稅對民生的影響比新加坡還小;而我們大部份的奢侈品,也已經被偉大的祖國同胞搶購一空。


可況,政客們最害怕所倡議的政策「壽與天齊」;冷不防政策變得不合時宜,他們便隨時會被追究政治責任,甚至不得善終。建廠始終是「四支椿落地」,不能「話走就走」的。所以,政府若是採納了政客們的「經常性洗錢」建議,想必是為那群政客奏上安魂曲,以短暫的掌聲繼送了他們的政治生命。可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是要「座一屆,諗一世」的,最起碼施政的眼光不可以只在任期之內,還要有多少「與天下人為敵」的勇氣,才能有所作為。今日港府所缺乏的正是這種氣魄,施政積弱的關鍵也在於此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