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星期一

2011年1月31日 - 捉錯用神

原文:
農曆新年快來,按照台灣的傳統,有賺錢能力的後輩是會向長輩送上紅包(利是),以示祝福;而發紅包一直又是中國人的傳統,喻以吉祥。所以每逢新年,台灣的總統也會抽一天,回到老家發紅包。例如馬英九便會回到苗栗馬家莊派利是;每個紅包內裡有多少新台幣呢?答案是兩塊錢,取其意思、意思、利利是是,討一個好運罷了!既然是好意頭的東西,我們是極少看到拿紅包來作善舉的。

近期,大陸商人陳光標(陳總)帶了五億新台幣到台灣發紅包,目的是希望幫助台灣的弱勢社群。他高調的行為引來了台灣民眾的廣泛討論,毀譽參半,但情況卻有走下坡的趨勢,甚至被不少台灣媒體評為「偽善」、「作秀(做Show)」。何解陳總「抬錢」到台灣「派錢」,還要被K到滿頭包呢?那就是因為「在不適當的時候、做不適當的事」,還有就是「熱誠或者有餘、但對台灣民眾的了解不足」;結果造成錢是送了,可是罵聲依舊不絕。

我們先談談時機,在客觀的情況下,每個社會也必定會有「陰暗面」,也有需要協助的弱勢社群;但需要勞動陳總,在中國人最重視的農曆新年,到台灣發紅包嗎?2010年的第四季,台灣整體經濟增長是百份之13.1%,在亞洲區名列前茅。剛過去的一個月,是台灣的尾牙、年終獎金高峰期。不少企業,受惠於經濟增長,而向員工發放相當於3-5個月薪金的年終獎金,有部份地產代表公司的年終獎金更高達12個月薪金。台灣民眾「悶」了那麼多年,今年終於算有一個好年的時候,冷不防「陳總派錢贈慶」,台灣民眾的內心滋味可想而知。

而且,台灣過去一年沒有重大天災,今年又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周年,台灣當局還剛剛把今年定為「動動年」,意思是鼓勵民眾多做運動,避免淪為「小肥肥一族」。民眾既有「肥」可減,生活也應該不算太差吧?若然在建國一百年,台灣是「途有餓殍、路有枯骨」,馬英九政府豈不是愧對民國列祖列宗嗎?至於弱勢社群的需要,那些社福部門、鄉鎮里長,早已作出打點。那管他們可能只是粉飾太平,但就是不用陳總操心了!

還有一個死穴,大家還記得捐出千萬家財,幫助弱勢社群的台東菜販陳樹菊(菊嬤)麼?台灣民眾是尊崇這種大隱隱於市的「義人」,並奉為社會的楷模。對於陳總那種「慌死你唔知」的「善舉」,台灣民眾是會哧之以鼻的。而他表明「我來是派錢、我來是幫你們」的態度,就更是挑動台灣民眾的神經。在兩岸分治半世紀以來,台灣民眾飽受「身份認同」之苦。陳總的行動極易勾起台灣民眾「被矮化、被壓逼、被施捨」的感覺。陳總的「善舉」要贏得台灣民眾的掌聲?別開玩笑好了!

所以,我們真是要切記,行善也要顧及受眾的感受,還要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否則,善意帶不出來,受助者又心裡不爽;情況一如到回教國家分燒肉,那真是何苦呢?


刊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