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星期六

2020年4月4日 - 《第五十二集》施麗珊女士(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基層兒童權利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675641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_xE_muYNiQ

踏入4月,一年一度的兒童節,是小朋友收禮物的日子。然而,新型肺炎疫情持續,經濟氣候轉差。近月本地零售銷售數據更錄得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很多「打工仔」家長都面臨減薪、放無薪假,甚至「飯碗」不保。經濟窘境尤其打擊基層家庭。

施麗珊擔任幹事的社區組織協會,一向關注基層家庭和新移民權益。社協2月訪問近400名基層市民,發現近六成半人指家庭月入在疫情下減少平均約五千元;近一成四人更因疫情失業。社協表示,即使政府增加學習津貼,以及向低收入家庭發放五千元津貼,對這些基層市民並不足夠。對於坊間愈來愈多聲音要求政府成立失業援助金,但勞福局指設立全新的援助金,涉及大量行政程序,過程需時。究竟處於水深火熱的市民,要等到何時?

扶貧委員會去年尾發表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兒童貧窮率大約百分之二十三,即使政策介入後,貧窮率都依然超過百分之十六,即每四名兒童中,便有一名生活在貧窮線下。相信今年情況會進一步惡化。俗語有云「千金難買少年窮」,但生活在基層家庭的兒童,不單止物質上匱乏,他們在成長階段中的身心健康、個人價值觀以至人際關係,都會因貧窮而受影響。

此外,財爺早前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向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抗疫金。至於未能受惠的新移民家庭,則如以往「N無人士」般,由關愛基金補漏拾遺,但此舉備受爭議。難道政府考慮到,既然大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全民派錢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管治方針?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邀請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兼關愛基金專責小組成員施麗珊女士。社協近期提出以津貼和派錢形式幫助都是一次性為主。但面對持續轉變的經濟狀況,這能否有效解決失業家長的壓力,以及維護基層兒童權利?對於坊間質疑關愛基金向新移民發放與永久居民同等的福利,她會如何回應?最後,政府即將啟動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應該如何運用?

有請施女士!


2020年4月4日《香港電台 - 新聞報導》
政府機構今日下半旗 向新型肺炎疫情逝者致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