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2012年12月3日:20分鐘

原文:
美國總統大選翌日早上,筆者如常地到茶餐廳用早餐;聽到新聞報導說,美國不少民眾在投票日,排隊超過四小時等候投票。新聞還未報導完畢,身旁的茶餐廳大叔,便破口呼叫:「等四個鐘,痴線咖o羊!比著我,四個字(即20分鐘)都唔投喇!」說畢便放下茶錢,揚就而去。對筆者來說,大叔那句說話極到刺耳,卻寫實地說明,為什麼香港的選舉,與美國有著天壤之別。這個分別,不光光是制度上的差異,而是從政治文化上也差得實在太遠了!

社會學有一個老身常談的概念,稱「內化 - Internalize」。簡而言之,就是人透過反複模仿,學習;去接受一套價值或意義,甚至成為本身的觀點,便稱之為內化。當整個社會,大部份公民都出現相類近的內化過程,這便會成了社會的普遍準則及價值觀。這個簡單的概念是社會學的入門,本科程度或以上便應該掌握。套用在美國大選之上,就是美國的選民清楚,他們苦候四小時投票,是因為投票是公民的權利,是因為選票可以改變國家的未來,是因為相比起美國今後的百年國運,這四小時實在太微小了!

情況一如奧巴馬的勝利演說中表達:「在美國221年的歷史中,我們從未改變一磚一瓦、胼手胝足,去建設和改變這個國家。」這個就是美國的政治文化,國家的發展是靠選民手中的選票,及「對腳」走出來的!反觀香港的中產份子,他們並不如歐美的民主化過程中,成了國家改革的主要動力;反而是沉默而充滿怨氣,但又精算的一群。他們或許因為「時間成本」太貴,所以,忘了香港還有漫漫長路要熬下去,即使「等四個字,都唔投票」;由此見得,中產一直不熱衷參與政治。在濃烈的計算氛圍下,民意代表往往亦鮮有一種政治胸襟。細聽奧巴馬的演說中,他勝不驕,還向沒有投票給他的選民表示:「我會傾聽,尤其是我們意見相左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我會邀請你們加入建設國家的行列。」絕非,把沒有投票給他的選民視之為如無物,或甚敵人!

他同時引用美國前總統林肯,在南北戰爭時對南方人民的說話,向共和黨伸出橄欖枝,表示:「我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雖然信念的不同,讓我們的兄弟之情緊繃,但不能斷裂。」這就是美國土壤下,孕育出的政治價值觀;是經年的內化,才能修成正果的。香港自立法會選舉之後,建制陣營便流行一句:「修補關係」;明顯是「功能作用」,那…有用麼?

最後,奧巴馬說:美國真正的力量不是武器與財富;而是我們對理想的堅持、民主、自由、機會和抱有希望。香港嘛…中產從今以後,踴躍投票,積極參政便已經令人喜出望外了!其他,真的別奢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