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2011年7月15日 - 江澤民新聞事件的迷思(原稿名為:攪死江澤民)

原文:
近日,江澤民的死訊甚囂塵土,江老死了,還是未死,彌留,還是又真的死了!他的死與未死,每日好像八掛新聞般,天天也有新消息。早前,一位傳媒朋友問筆者:「你相不相江澤民死了?」筆者爽快地回應:「我相信呀!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江老也活到八十多。死,只是早晚的問題。」關鍵是為什麼大家對江老的存活那麼感興趣?

無可否定,江老是退休領導之中,最活躍的一位。他曝光率絕不下於胡錦濤,而且讓人感到有點「太超過了」!不過,我們也拿他沒辦法,因為他雖已退休,但根據中國的制度,他是享有國家主席的政治權利與待遇終生。所以,國內新聞稱呼江老是「原國家主席」,而不是「前」。至於「前」嘛,便真的死了之後才會用。我們在鏡頭面前見他多了,對他的存活自然比較感到興趣。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的解讀「江澤民現像」。若我們深入一點研究江老,便會發現江老假若真的回到「老祖宗」家;那便表示中國巨人政治及人物派系的終結。

眾所周知,江老是在八九六四之後,由鄧小平「巨人一指定『江』山」,一夜之間,便躍身中央領導。當時,雖然京城之內雜音甚多,但礙於鄧老的絕對權威而無不俯首稱臣。所以,江老沒有槍桿子的加持,但仍留有巨人政治的味道。到胡溫上台之時,胡錦濤雖然被指是鄧老「隔代欽點」的接班人選,但他從來不來這一套,反而非常強調他在地方,機關的歷鍊;顯然是希望強調實幹政績比一切更為重要。

而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就是江老在換屆之時,已無法做到「一指定江山」。相反,中國的領導班子換班,已經走向「協商制度」。上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七人增至九人,會見中外傳媒時還罕有地遲了45分鐘。負面的估算就是江老與各派系,就新領導班子還未「傾掂數」;正面的評估卻是沒有了巨人的中國,正式步入了領導集體協商制度。

另一方面,中共十八大換屆在即,什麼「太子黨」、「團派」好像已經在暗地較勁。筆者只是塘邊鶴,那會知道以上的描述熟真熟假?但從表面觀察得知,太子黨與團派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均以出身的背景為描述基礎,而再不再是某一個人。原因是,中共非常清楚強烈的個人色彩,而衍生出來的人治,對整個國家發展是弊多於利的。所以,內地有評論指曾慶紅是「江派」的最後一人;實情他也同時是人物派系的最後一人。


吊詭的是,國內現時的騷亂日多,社會上「越維越不穩」。山東便曾經鬧出「不反黨,而反地方政府」,群眾建議「在黨的領導下,自治立國」的好戲。面對這個「快變」,「亂變」的國情,不少群眾反過來希望從新出現一位「你信我啦」的巨人。無奈類似鄧老的巨人已經全回「老祖宗」家,而在國家發展的前提下也回不過去了!中國的政治與公共行政的春天還未來臨,否則以上迷思便不會存在,江老的存活也不用太在意了!

刊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