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2011年6月27日 - 新加坡好?

原文:
曾幾何時,香港是新加坡的「假想敵」。今日,香港仿如「樣樣都比唔上新加坡」。近期,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香港市民,尤其是所謂的「八十後」,經常在批評特區施政時,破口第一句就是:「學下新加坡喇!」無容置疑,特區的施政真的讓人感到失望;不過,香港真的如此不濟,要反過來「學下新加坡」嗎?筆者想指出,「食粒糖,你都仲有張糖紙要處理」。這個世上,不會沒有代價的利民政策,任何看似討好 ‘全世界’ 的政策,背後一定會有沉重的代價,與社會成本。所以,「唔洗你還」,並不代表沒有代價與成本。若我們從這一個角度去剖析新加坡,大家還會叫好嗎?

 首先,新加坡的祖屋是香港八十後,推崇備至的政策;但各位不要忘記新加坡的稅制遠較香港複雜,稅率亦較香港為高;最少香港至今已沒有增設銷售稅。新加坡的股票市場「有幾活躍」,真是「阿茂都知」的事實。其次,不少市民「今日」竟然認為新加坡政府的行政效率,遠比香港好。這個吊跪的現象,便帶出以下的重點。

筆者經常聽到坊間對香港那 ‘怪怪地’ 的比例代表制,大肆口誅筆伐。筆者對這個制度亦有所保留,不過這個制度的確有利小政黨、政團的發展;讓最弱勢的社群也可以有代表的聲音。雖然,在議事堂所花的時間是長了,但討論的層面卻闊了。筆者有理由相信,在明年的超級區議會選舉中,突然跑出了一位小數族裔代表,他很有可能在現制度下躋身議事堂。

相反,根據莫里斯·迪韋爾熱和和薩托利的政黨體制的分類,新加坡的政府與人民行動黨屬於「主導型政黨體制」 。選舉雖然有競爭性,但離不開一黨主導,而且威權味道相當濃厚。其餘那二十多個合法政黨,只是伙碟的三色豆。再加上「精英政治」,效率當然「一支棒」。但我們是否希望香港也出現類似體制,還是現在百家爭鳴的局面呢?

還有,香港今日的制度,諸君若是要表達「我不爽」,你大可以投白票,甚至不去投票,以表達不滿。所以,在五區立法會議員補選時,投票率極低,便是一種意見的表達。可是,在新加坡,不好意思了!投票是強制性公民責任,「唔投票」竟然是犯法。這種情況大家又是不是希望在香港發生呢?


 根據上次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套用新加坡勝者全勝的「集選區」制度;建制陣營有可能大勝。今天香港的施政可能會和諧,暢順很多倍。屆時,祖屋可以在香港發生,但同時大家「有定心理準備」會加稅。議事堂會少了大量「精彩」場面,不過,不同的聲音也會大量減少。這個大家又會接受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