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2009年6月8日 - 碗粿(糕) - 「粗口」也可以吃下肚

原文:
台灣,以米飯作為小吃的美點,又豈止「魯肉飯」一種呢?台南的碗粿(糕)是另一種以「米」作為單位,極為飽肚;而且是原本沒有想過會被界定為「小吃」的小 吃。這種對碗粿(糕)描述是十分貼切的;所謂:「碗粿(糕)、碗粿(糕),以『碗』」作粿(糕)」,顧名思義,碗粿(糕)的原有「體積」絕不可能是用作小 吃的。但時至今日,遊人旅客為求「淺嘗即止」,大碗也只好改作小碗罷了!更重要的是,一碗「碗粿(糕)」,恰好是台灣民進黨在過去政壇九年由盛而衰的寫 照。
 
粿(糕)的製作、源起均是其實極其簡單;一切又回到先民「克勤克儉」的性格之上。台灣本身是一個島嶼,四面環海,漁獲甚多。漁獲豐富自然會衍生一個問題, 就是捕魚所得不可能一時之間被市場消化,於是乎台式「咸鮮」、乾貨、以至「下欄貨(次品與下價品)」便會應運而生。咸鮮、乾貨當然可以善價而沽,至於那些 「斷頭爛尾」,賣不到好價錢的下欄貨,先民會把次品切成丁粒,再加入一些「(食送)頭(食送)尾」,混合米漿,注入大碗內隔水蒸熟便成了碗粿(糕)。由於 米漿是可以用「雜」米做成,「下欄、廚餘」又接近不用花錢的,所以碗粿(糕)可以稱得上是「省錢又飽肚」的「代表作」。
 
千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阿扁)成為民進黨史上首名台灣總統。當時的民眾對他寄予厚望,認定他是「克苦清廉」的「聖人」;而他所喜愛的台南名物 「碗粿(糕)」,更是一夜成名。台南民眾為表對阿扁的敬意,遂把「碗粿(糕)」改名為「扁粿(糕)」。「扁粿(糕)」更一度成為阿扁接待外賓時的「國宴美 食」。可見,阿扁對「扁粿(糕)」的易名是相當受落的。及後,阿扁一家的貪腐案曝光,阿扁一家終日面對傳媒的「疲勞轟炸」;再冷靜的阿扁也總會有「吃不 消」的時侯。有一次,在傳媒追訪的過程中,阿扁突然對記者破口大罵了一句:「這是什麼碗糕(台語發音後,便變成極不禮貌的髒話,意思是「你算什麼東 西」)」,在場的傳媒朋友被嚇到「傻眼(意思是十分驚訝)」。隨著阿扁的「語不驚人死不休」,他頭上的光環也不復見了。
 
香港人外遊,每當發現有新奇事物時,便會「很順口」地問:「這是什麼東西?」下次,各位在台南品嘗碗粿(糕)時,最好還是在「什麼」之後加上「口味」兩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幸好,在香港,懂台語的人還不算多呢!
 
延伸閱讀:
米果 -無以倫比你台南碗粿
(中時部落格20081221


刊文:請點擊以下圖片,然後再點擊右下角「放大圖畫」,便可清楚閱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