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2009年6月18日 - 牛牛牛牛牛...牛肉麵

原文:
陣子,一個香港的飲食節目介紹了台灣的牛肉麵節,把本年已經「紅不讓」的牛肉麵節再推上一層樓。而近年台灣觀光局最成功的旅遊推廣活動,亦應算是每年的 「台灣牛肉麵節」,旅客們就算不知道過去八年,台灣當局曾經三次把當年定為「台灣觀光年」,也知道台灣有個「牛肉麵節」。彷如到台灣沒有嘗過「牛肉麵」便 白走了一回。但台灣的牛肉麵,最初並不是一小碗,一小碗的呢!只是生意人,太會動腦筋,明白到一個人不可能一次過「哽」下「太多碗」牛肉麵,而又要滿足遊 客喜歡「多嘗多試」的心態,所以把牛肉麵弄成小小的一碗,把原先是「尊貴而又充滿民族情感」的牛肉麵,也變成了「小吃」的一種。這樣,做生意的樂翻了,遊 客也不亦樂乎,誰管他有沒有「民族感情」。
 
三、 四十年前,台灣人,尤其是北部(即台北、桃園、宜蘭一帶),特別受到日治遺風的影響,一直認為「吃牛肉」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而中南部的農業基地, 農民亦視「牛」為重要的生產工具。當時,要宰一條牛,真的要好好想清楚;使「牛」的尊貴讓人覺得遙不可及。可是,台灣人與日本人一樣,覺得「吃牛肉」是補 足「精、氣、神」的上品,那一碗「湯濃肉香」的牛肉麵便成了可貴的席珍。何解?吃牛排必須要原整的一大塊,「快炒牛肉」又好像沒有什麼「o趙頭」;而牛肉麵呢,只需要是「牛肉」,即使是不同的部位也不要緊,只消可以切「一大方丁,一大方丁」的便是了。然後,再配上一大堆白麵條,便足以讓客人非常滿足。
 
年的牛肉麵,那有那麼多家的品牌,清一色只有「南京牛肉麵」。又何解呢?國民政府在一九四九年退守台灣,每日的統戰口號便是「還我山河,反攻大陸」,而南 京是當時國民政府的「前首都」。所以,尊貴的牛肉麵隱藏的重要訊息,是希望人民在大快朵頤之後,不忘鼓足幹勁,為國效力,隨時做好準備,反攻大陸。時至今 日,張三、李四牛肉麵已經滿街都是,什麼南京牛肉麵已經「看不見,也找沒有」;要不然,那能舉辦什麼「台灣牛肉麵節」呢?
 
有一件趣事,從前的台灣麵店,大多數是有分「牛肉麵」與「牛肉湯麵」的,而「牛肉湯麵」的價錢是比「牛肉麵」便宜一半。因為,牛肉湯麵真的只有「湯」,而 沒有「肉」,這種有趣的寫照,對香港人來說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但卻實在地反映了當年台灣在物資上的缺乏。今日呢!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會點「牛肉湯麵」 吧!
 
延伸閱讀:
旗林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牛肉麵教戰手冊第一屆台北牛肉麵節民間總結報告書


刊文:請點擊以下圖片,然後再點擊右下角「放大圖畫」,便可清楚閱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