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2009年6月25日 - 「不」能說的秘密

原文:
懂得「講國語(普通話)」的朋友也會發現,國語中大量地運用了「不」字;差不多每一句說話中,總會用上一、兩個「不」字。例如:「好不好」、「懂不懂」、「明不明白」之類。這種「有頭有尾」的語法,大家大概也會明白發問者的意思。可是,當這個「不」運用在政治上面,便會讓各「有心人」發揮無限的想像空間;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戲碼正在減弱的時候,冷不防馬英九在一次雜誌專訪時提到,所謂「不統、不獨、不武」中的「不統」,是指任內不談統一,但並沒有排除統一的可能性。此語一出,民進黨立委馬上覺得是「天掉下來的禮物」,並即時將馬英九的說話「玩接龍」,直指他是想搞「終極統一」。

筆者一直認為馬英九是「理性有餘、感性不足」的「技術性」文官;要不然,最近他與他夫人 - 周美青一同出訪所謂的邦交國時,便不會被Cool Cool 嫂(周美青的外號)搶盡了風頭。當時馬英九接受雜誌訪問時所提及的「不排除統一的可能性」,是要以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決定為依歸;即「民之所好,好之」。如果全台百姓,最少大多數吧,也認為與大陸「統一」是台灣的方向。那政府並不是沒有可能朝這個方向前進。如此解讀,聽上去並沒有什麼問題,分析也正確;但問題上是台灣人的「感情」與「即時反應」,馬英九就是沒有仔細考慮清楚。

統獨問題為什麼一直是台灣人的「死穴」;及後鬧成「不統、不獨、不武」+「不講」的局面呢?那是因為所有台灣的領導人也清楚了解到兩岸分治快要六十年,六十年前出生的「戰後新生代」,今天也變成頭髮花白的老頭,他們對大陸一點感情也沒有,「反感」的反過來可能會比較多一點。那更不用說二、三十歲出頭的年青人,他們視到大陸旅遊是「出國」遊。所以,客觀條件不足的情況下,領導人談統獨問題差不多是自己「找死」。在「統一難、獨立更難」的環境下,「不統、不獨、不武」已變成了官方的標準答案。問題上,馬英九這次突然在「不」跟「統」中間自己加了「幾個字」,台灣民眾的即時反彈是可預期的;而民進黨的「賣台」指責便是他的代價了。

筆者認為馬英九下次要「理性」地表達「不統」的意思時,應該為台灣民眾提供多幾個選擇,例如:「不可能現在便談統一」、「不是時候去談統一」之類。否則,面對民進黨這難纏的對手時,便一如「同爛仔打斯文交」 - 「死梗」!其實,馬英九過去十多年吃過N次虧,這一點「不」是算該早就懂的嗎?


刊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