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星期五

2019年6月28日經濟日報《國是港事》A32 - 英德君子之爭 民進黨試水溫(標題由報方擬定)

文章刊出後,在 《立場新聞》原文轉載


網址及刊文:https://paper.hket.com/article/2387118/%E8%8B%B1%E5%BE%B7%E5%90%9B%E5%AD%90%E4%B9%8B%E7%88%AD%20%E6%B0%91%E9%80%B2%E9%BB%A8%E8%A9%A6%E6%B0%B4%E6%BA%AB

在台灣,早前民進黨進行2020年總統參選人黨內初選。這次被形容為黨內「最強對決」的初選是以民調形式進行,民調假設蔡英文或賴清德的對手是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及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

91受挫 初選解蔡垓下之圍
在有效電話的16,051份樣本中,固網電話佔8,056份或50.1%,手機佔7,995份或49.9%,最後得出的結果是蔡英文以35.7%對賴清德的27.5%,蔡英文大勝8.2%而獲得黨內提名參選。賴清德得知結果後,隨即表示:「支持民進黨所提名的候選人。」而上述的數字反映一個客觀事實,就是蔡英文能夠完全穩固民進黨約三成的基本盤。

我們小心觀察這場君子之爭,不但比較快便落幕,沒有傷及民進黨人之間的感情,同時台灣傳媒亦比較少以「國民黨式惡鬥」來形容。賴清德在選舉後大方的回應,亦令民進黨人感受到由衷的誠意。

這一切證據顯示一個重要的關鍵,面對2020總統大選,英德二人這場最強對決不但是有必要的,而且一開始便是明為惡鬥,實是試探。而賴清德正正是以賴神的高度為蔡英文的民望與政綱試了水溫。

首先,回顧去年的台灣九合一大選,民進黨遭受大敗,蔡英文備受逼宮的壓力。黨內初選的最大目的,就是要為蔡英文解垓下之圍,讓她重新得到一次民意受權。

要達到這個象徵性目的,初選不可能沒有競爭。若只有蔡英文一人參選,非但不能團結民進黨,反而會讓人覺得民進黨內沒有承認蔡英文施政存在失誤,而令支持者失望。因此,挑戰者必須無論在公職與黨內,均有足夠的高度挑戰蔡英文,才會讓支持者認為是有合理的選擇。而說到可以擔此大任的,便只有前行政院,有賴神稱號的賴清德了!

賴清德抗中牌 驗證兩岸論述
其次,蔡英文2012年首次參與總統選舉落敗,黨內檢討其中一個總結,就在於蔡英文的兩岸關係政策沒有足夠的論述及清晰的立場。

1986年台灣實行全民普選以來,歷任總統都似乎有需要就兩岸關係提出政策,目的在於守護台灣,免於戰火之災。

不過,時移勢易,這個「似乎」在台灣島內反而變得有點不合理,尤其對於新生代及那些所謂「自然獨」來說。原因是兩岸關係政策的大前提,是假設台灣與大陸仍有一定程度上的關係。無奈,這個「不合理性」從沒在民進黨內得到驗證,亦沒有人知道在2020年總統大選的政綱中,是否應剔除兩岸政策。但這次初選恰恰就為民進黨提供了綫索。

我們分析賴清德參選所打出的抗中牌,表明:「台灣不做第二個香港與西藏」;隱藏的意思就是台灣與大陸仍有部分關係的。而蔡英文承香港《逃犯條例》修訂爭議,不但完全否定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可能性及討論空間,更多次表明「台灣就是主權的國家,沒有獨立的問題」。她這個表述,在黨內初選中明顯得到支持者認同,即大陸一詞根本連提也不用提,意味着「兩岸關係」政策對民進黨的支持者來說,已經沒有意義。

各派得共主 先黨之急後私仇
最後一點,就是去年立委選舉結果的啟示。當時民進黨成功保住兩個關鍵選區的議席,即新北市三重選區由余天及台南市選區由郭國文勝出。當中郭國文在賴清德、陳菊回防之後,成功抗退韓流,即民進黨的基本盤仍在,只是需要作出選民的整合工程。

但在九合一選舉的敗選陰影之下,若只有蔡英文一人參選總統,支持者有可能集中責難蔡英文,矛盾亦明顯,令民進黨難以估計基本盤的投票意慾。只有在賴清德的挑戰下,民進黨的支持者,不管哪一個派系都被提早喚醒,參與選戰,在得出共主之後,先黨之急而後私仇,團結對外,是民進黨人的傳統黨性。

難怪賴清德落敗後表示:「民進黨最困頓的時候,打了一場漂亮的選戰,也建立民主新頁,成功激勵民進黨的士氣。」這除了顯示賴清德的氣度之外,也說明了這場初選的實際作用了!

(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港台《政壇新秀訓練班》及美國三藩市灣區新城電台《東南西北風》節目主持,惟文章只代表個人立場)

撰文 : 葉振東 資深政評人

記:2019年11月17日《自由時報》競選2020年連任的總統蔡英文今天上午9點在於蔡英文全國競選總部召開記者會,宣布副手人選為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英成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