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日星期六

2019年6月1日 - 《第九集》何俊仁(支聯會主席): 64三十,今日意義?

我是首次公開透露,30年前,我還是大埔基正小學的小五學生。在64發生翌日,我也不知道那裡弄來的一小塊黑紗,讓我手纏黑紗上學,還要求在校內發起簽名運動,只是老師跟我說:「簽名要家長同意的」而作罷!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足本播放。



何俊仁表示:是否支持「建設民主中國」並非最重要,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你如何看待「六四事件」。何俊仁又表示:六四燭光晚會與六月九日反送中大遊行的參與者精神是一致,但無可否認情感上兩者可能是有分別,因為前者仍有中國情意結,後者卻是因為中港之別而觸發的社會矛盾。即場投票,亦只有少數年青人,表示會參與今年的六四燭光晚會。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我們就「64三十,今日意義?」請來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與一群政壇新秀作出討論。






1989年春夏之交,中國發生了一場震撼中外的民主運動:六四事件。30年過去,有人選擇牢記、有人選擇遺忘。但維園的悼念燭光依舊燃起,盼望中央有一日會為事件平反。

近年不少政治事件,年青人都挺身參與,反而六四集會卻越來越少年青人的身影。有學生領袖更批評支聯會和六四晚會,認為悼念六四對年青人毫無意義,年輕人與六四的情感距離愈拉愈遠。自學聯退出支聯會,薪火相傳好像無以為繼。與往年一樣,多間大專院校成員都表示不會出席支聯會的燭光晚會,而改為舉辦論壇,甚至不舉辦任何六四活動。部分人認為,支聯會的「建設民主中國」口號並非他們需要傳承的精神,學生傾向思考六四對香港本土社運的啟示。出席不出席維園晚會,瞬間變成意識形態的抉擇。

2009年起,支聯會的數字指,出席晚會的人數都在15萬以上,但自2015年開始下跌,只得13.5萬,上年更只得11.5萬。支聯會形容,晚會是記憶同遺忘的對抗。

經過三年的波折,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終於重開,卻屢遭滋擾。面對近年涉及中港的政治風波,六四30 周年對年輕一代有什麼意義?年輕人要接「民主棒」,是出於愛,還是責任?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請嚟支聯會主席何俊仁一起討論。

相關報道:2019年6月1日《信報》李卓人:出席六四晚會是譴責屠城勿糾纏愛國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支聯會秘書李卓人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明白近年不少年輕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思潮改變,但出席六四燭光晚會目的是悼念及譴責屠城,毋須糾纏於出席是否等同是愛國的行為。

李卓人在節目中憶述30年前六四事件發生,香港全民一心,無論什麼背景都一齊悼念犧牲的人,又指事件將港人對中國將會改變及帶來民主自由的希望打碎,支聯會雖然至今未能達成平反六四的目標,但最重要是將六四的記憶及精神傳承,為在內地發不到聲的人發聲。

另外,出席同一節目的支聯會常委張文光表示,六四事件傷透港人的心,沒有想像過平反的路要走超過30年,認為悼念六四的行動,包含很多人的真心誠意及堅持的情操,不應該抹黑。


張文光指出,如果香港作為支持八九民運最有力持久的地方,都遺忘六四事件,是不利公義,而近年有大學生舉辦六四論壇,認為都是好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