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8日星期三

2015年3月13日經濟日報A37國事港事 - 自由行難逆轉 拖慢過關助解困

文章刊出之時,我正身處廣州,與一眾學者分享我對自由行的看法。不少學者對我「行政措施解決政治問題」,而非「政治問題,政治解決」表示認同。很多時候,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一種‘Baby Thinking 。這樣問題便不會陷於越解越死的局面。

不過,席間,有一位學者跟我說:「振東,你的方法簡單可行;可是,你認為香港的官員會想不到嗎?」我答:「他們如此離地,想一出來,也不奇怪」。

學者說:「不是了!他們並非不知道問題可以輕鬆解決,而是如果不挑動矛盾,對立;某人,和某辦公室,如何證明他們的存在價值呢?」

原本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我突然茅塞頓開~~~





網址及刊文:
http://paper.hket.com/article/563785/%E8%87%AA%E7%94%B1%E8%A1%8C%E9%9B%A3%E9%80%86%E8%BD%89%20%E6%8B%96%E6%85%A2%E9%81%8E%E9%97%9C%E5%8A%A9%E8%A7%A3%E5%9B%B0

近月各區的「光復運動」,對內地來港的自由行殺個片甲不留,不少大型商場在這群「心口得個勇字」的港版義和團衝擊之後,均取消了大型展銷及宣傳活動。香港在中港矛盾的激化之下,變成了「仇恨之都」。

筆者對這群至死仍然覺得自己是在「扶港滅共」的義和團,表示極不認同;但梁振英政府無視港人在「自由行」政策上的「被剝奪感」,亦屬「表現失敗」。說實話「自由行」政策已經回不過去,但其實只要透過簡單的行政措施,便可以扭轉現在的局面。

回想起2003年的香港政治上民怨沸騰,經濟上百業蕭條,董建華政府向中央爭取的「自由行」,目的就是要挽救香港經濟。當時的董建華政府對中港兩地的掌握及認識,遠較曾蔭權及梁振英為高;董建華亦明白「欲中港融合,必先粵港融合」,以免出現欲速則不達的情況。所以,在20032004年間,中央對港開放的自由行城市,全數來自廣東這個人口過億的大省;而最早一批開放的城市,便是居民已看「翡翠劇場」20多年的東莞、中山、廣州、深圳及珠海等城市。

失深圳把關 今恨錯難返

這些城市的居民生活習慣,文化素養雖然與香港仍有差異,但雖不中,亦不遠矣!加上,香港的鄉親父老不少祖籍廣東,所以對當時的自由行排外感相對較低。

其他省市居民來港旅遊,仍是繼續需要在「戶籍所在地」先申請到深圳特區,然後到深圳特區後,再作申請來港。深圳特區變相成了香港自由行的活塞,為香港接客承載量扮演了把關的角色。

可是,隨後的曾蔭權政府,在開放廣東省外自由行時,並沒有考慮到深圳特區的作用,而自行與其他28個城市定下協議,造成今日恨錯難返的局面;難怪深圳市市長許勤表示,一簽多行政策的前提是:「平等及互相尊重」,許市長明顯是話中有話。

一簽若干行水貨城 只益地產商?

根據旅遊發展局數字,截至201411月,內地訪港旅客約4,284萬人次,即香港現時每日平均有11.7萬來自內地的自由行人士來港,佔香港常駐人口1.5%左右。筆者相信以單一地區訪客,每日佔當地人口1.5%,實在是世界奇聞。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指:「澳門地方小,但仍可以處理大批旅客,反問為何本港不可以。」就更是何不食肉糜之說。

李少光祖籍中山,也不明白澳門人口近半也是祖籍中山,一個單一族群獨大的社會,市民共識當然容易凝聚;加上澳門的經濟結構比香港更「怪胎」,放棄了娛樂服務業,澳門便等同自殺;澳門對自由行縱有不滿,也只能啞忍。還好,澳門政府明白自由行推高了物價水價,卻把經濟成果與全民共享,在雨露均霑的情況下,民怨自然得到補償。

相反,香港並沒有出現上述情況,自由行更令港人過着「金舖多過便利店」的日子,同時,政府忘記了零售業的靈活多變特色,擔心改變一簽多行,會令不少飯碗被打爛,變相干預自由市場!議員又倡議一簽若干行,又或是「水貨城」。這根本都是自找麻煩的建議。

首先,「一簽若干行」的「若干」已經相當難定標準,若以行業性質、收入、資產作分類限制,又會變成歧視政策,造成人民內部矛盾,完全不符合國情。至於「水貨城」嘛!君不見內地的同胞喜歡「鳩嗚」的香港熱點,正是香港人的旺區,而非「上、粉、沙、打(即北區)」或是前海的「水貨城」,建議與民情存在嚴重落差,最後只會「益了」一群土地持有者,而非實際解決問題。

延長過關時間 減少入境人數


明顯現時為自由行定任何限制,均會變成雙刃劍。其實,要解決自由行問題,只要一個小小的行政措施,便可以解決問題。就是在各個出入境關口,對內地旅客,多作幾個「溫馨提示式」的問題,例如需要填報旅港地址,並以電腦輸入存檔,令到每位旅客過關時間大幅提升至2分鐘一個人,而非十數秒;這樣每個關口每日運作18小時計算;每日最多只可以處理540人,筆者以100個關口計算,人數最多也只是5.4萬人。如果發現重複入境,關員還可以多問幾個「囉唆」問題,過關時間便會更長;入境人數自然就會減少。何用現在又要找內地部委商討,又要張鑼張鼓的表示要檢討政策,還要被政客消費。政府總部果然在堅「離」地城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