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日星期一

國產:《止殺令》與《甲午大戰爭》

由於實在對港姐沒有什麼興趣,所以連「煲」兩套以歷史為背景的國產片。

講述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相處的《止殺令》,除了有不少緊張的打鬥鏡頭外,戲中描述年邁的成吉思汗,由強轉弱,由自以為無限,到感到渺小,再帶出殺,變赦的內心戲,實在掌握得不錯。

相反,《甲午大戰爭》真的有多少災難,有點兒是自爽強國片!首先,大清晚期,維新派縱有愛國之心,也只會稱呼國家為「大清國」,而不會用「祖國」這個稱呼。因為那時的國是撻虜呢!若當時便已稱「祖國」,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便沒梗了!

其次,日本自明自維新以降,以中國大米,向孩童們進行的軍國教育,便認為凡支那的一切,皆可取也。那裡會跑出一個外相,有良心地認為釣魚台只古至今,都是中國的呢?

還有,北洋海軍那有可能奮戰?在面對日本快而準的炮艇下,引擎(馬達)在極短時間下,便被擊中,北洋艦隊根本是形同任宰任割。

篡改以外,電影是利用了歷史,而沒有點出重要的背景義意。電影以悲劇人物鄧世昌佔據大量空間,但就沒有將鄧世昌的精神面貌呈現出來。一來鄧世昌雖為愛國,卻骨子裡仍有天朝的DNA,這與早年伊籐博文,自知不如大清,而嚥下一口氣,謙稱大清為「老師」已大為不同。

二來,中日同師英國,結果就差天共地;是因為日英同為海洋國家,所以,在同理心,危機感均有共鳴。英國海軍稱霸全球,亦令日本認為彼可為之。相反,中國是學了人家的東西,但在大陸國家的前題下,那種「逼切感」便遠不如日本。這種環境,決定觀點在戲中完全沒有提及,可惜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