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2011年11月18日 - 「齋蛇餅」的奧義

原文:
區選之後,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勁插」建制陣營的「齋蛇餅糉」。然後,他又被各方「狂插」無風度。當中的枝節,連日來各大傳媒已形聲俱備地報導。筆者也不想再浪費墨水。筆者只想表達:「兵不厭詐,贏就係贏,輸就係輸;姓賴,就無資格從政」。這亦是筆者經常說的:「Statement Like」。政治家風範是也!

有趣地,當各方為「齋蛇餅糉」作出詮釋時,往往只提出「選民是有智慧的,自能決定神聖一票」,又或是指出在「不記名投票之下,『食o左』也不代表會投你一票」。不過,中國人的大智慧,就是在文字背後隱藏意思。只要我們把這四個字代表的節氣,與時間「喬」一下,便知道原來這四個字對選舉工程來說,並不是小恩小惠,亦與飲食無關。

照理,筆者認為「齋蛇餅糉」的次序應換成,春天的「初一齋(即所謂的頭齋)」、夏天的「五月糉」、秋天的「中秋月餅」和冬天的「蛇宴」。順次序春夏秋冬,應唸成「齋糉餅蛇」。但由於這樣唸相當「蹺口」,逼不得意,只好唸成「蛇齋糉餅」,把冬天變換成「第一」,意思也是一樣!

「冬春夏秋」吃「蛇齋糉餅」還不是鐵一般的小恩小惠?此言非也。「蛇齋糉餅」的背後意義是指:一年四季,你的民意代表(民代)也在你身邊。那,豈不是一如梁家傑所言般「困難」嗎?梁家傑所言其實是暴露了,他對地方行政的無知。每日也在「打躉」的民代其實是「最得閑」的。

如果大家有看過台灣電影:「海角七號」,大家便會發現劇中,民代的主要工作就是:「行來、行去」。沒有錯呀!在今天的社會裡,市民要求民代化身成「7-11」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筆者才在「沒有牆的選舉」一文中點出互聯網,與民代日常工作相配合的重要性。既然難以成為「7-11」,那總得讓市民經常「睇到你」。當市民經常「睇到你」時,遇到問題反而不一定會找民代幫忙。因為,市民心中的「自我調節基制」會認為:「那麼小的問題,還是不要麻煩民代好了」,或是:「反正每一天也看到民代,真的沒辦法才找他吧」。在這種氣氛底下,民代便輕鬆多了!

加上,現時港、台之間的選民,普遍缺乏「政治溝通基礎」,即沒有「Common Language 」。筆者頗為相信台灣有不少民眾,是攪不清監察院的職能,情況一如香港有不少選民不知道區議員除了有地區席選、委任議員,還有當然議席一樣。所以選民投票意向,仍然是以「感情票」,多於「政治票」。那一年到晚也看到「蛇齋糉餅」,感情還有可能不好嗎?


刊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