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6日星期四

2009年11月26日 - 決戰「百里侯」前瞻 — 鐘擺不動

原文:
在台灣的選舉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形容詞,就是「鐘擺效應」。「鐘擺」在香港的政壇,是極小機會發生的。由於「權窄民少」,比例代表制又「怪怪地」,所 以,香港各主要政黨的「基本盤」均是「定過抬油」。故此,香港政壇有「隨風擺」而無「鐘擺」;如非有「五十萬人上街」左右,選舉的結局,往往都是「可預 測」的。
 
所謂「鐘擺」就是指民意會左搖右晃 次偏向右邊,下次便偏向左邊,像是鐘擺來回一樣。這種效應,會隨著「執政」、「在野」的角色調換而出現變動;發揮頗好的制衡功效。例如國民黨在一次選舉中 大勝,之後的那一次選戰便有可能輸給主要對手民進黨。這一方面是大勝一方往往會在施政中「跳票突槌」,而被選民報以「噓聲」;另一方面,「一黨獨大」在台 灣民眾心目中絕對不是「好東西」。所以,民眾的「自我調節機制」往往會造成「鐘擺效應」。自2005年底三合一選舉之後,台灣的「鐘擺」彷彿像停了似的。歷次選舉之中,國民黨均取得大勝,直至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這長達四年的「長勝時期」,在台灣政壇上是相當少見的。
 
盛而衰,是千古不變的自然定律。國民黨全面執政之後,施政的失誤,惜日的漏習全部變成「全民話題」。雲林縣立委補選一役,同屬藍營的張輝元與張艮輝內鬥自 然是敗選關鍵;但更值得留意的是,「雙張」的總得票,比民進黨的劉建國少了超過萬票。藍營中人,開始意識到今年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有可能出現「鐘擺」。日 前,吳敦義更表示國民黨只要守主彰化、南投以北便算「交功課」;意思是不要退回「濁水溪」便可以了。
 
揆這種說法大有「未打先輸」的味道。不過,筆者卻認為「鐘擺」在是次選舉中有可能再次「失效」。原因是「鐘擺」需要有民意作為動力。而這次選舉中,民眾很 明顯是在「爛蘋果之中,挑一個沒那麼爛」的。國民黨「施政跳票,賄選內鬥」自然令民眾非常厭惡,但民進黨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民眾自 是「揀無可揀」;「鐘擺」不但難以發生,投票率更有可能「出呼意料」地「低」。觀乎,選舉只剩下十數天,台灣各大主要傳媒也沒有「當眼」地報導戰況,民意 如何?答案已非常明顯。
 
而,筆者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國民黨「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縣市之中,例如新竹、宜蘭等地。一來民進黨會否再次座享漁人得利,而重得「平台」,為隨後的立委選舉 作「反攻基地」是值得關注的地方;二來,若是國民黨的叛將相繼當選,並集結成一股「新勢力」,這樣台灣「非藍即綠」的政治生態便有機會從此被打破。

刊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