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

2021年8月28日 - 《第一百二十二集》鍾伯光教授(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香港運動員的現在與未來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 ,原文轉載。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68599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xDYZUAyNU


本隻簡介:

今屆東京奧運,香港代表隊取得歷來最佳的一金兩銀三銅成績;而殘奧會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不少香港人有為本地運動員熱烈打氣。但是,現時香港運動員的薪金和支援,未必足夠支持他們訓練和比賽。

香港體育學院根據香港隊於國際賽事的表現,釐定精英體育項目屬於「A 級」或「B 級」,即分別為在 4 年內於國際賽事達 10 分和 7.5 分或以上的項目。不過,足球、籃球等中、小學學界主流運動,卻不是精英體育項目,體院可以如何提拔青年運動員?

現時香港全職運動員未必有足夠經濟保障。競走代表程小雅受訪指,於國際賽事中獲得三甲,薪金可由 7,130 元躍升近4倍;但若未獲獎,又或因受傷而無法出賽,翌年薪金就會減少。而林大輝本月指出運動員的薪酬應與表現掛鈎,加上體院為運動員提供免費食宿及醫療服務,社會毋須只著重運動員月薪多寡。不過,現時薪酬機制對運動員的保障是否足夠? 而近年受市民重視的殘疾運動員,要如何取得與健全運動員平等的待遇?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提出五項支援體育發展措施,包括撥款興建體育學院新設施大樓、成立 3 億元「能力提升基金」及推動香港體育發展「專業化」及「產業化」等。民政事務局與教育局亦計劃透過學校課程和課外活動,協助學生從小打好運動基礎。這些措施能夠幫助發展香港體育?政府又是否「三分鐘熱度」?

2021828香港電台第一台 -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一百二十二集》我們請來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鍾伯光,跟我們討論香港運動員的培訓和發展。政府和體院應如何協助運動員?又應如何體育普及化?如何發掘和培訓更多具潛質青年,為香港爭取佳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