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熬的2019年終於過去,這款特飲有燒酎的感覺,清新中帶辛辣,也是今年總結的寫照。
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
2019年12月28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
2019年12月14日星期六
2019年12月14日 - 《第三十六集》崔定邦(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旅遊業如何走岀寒冬?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 ,足本播放。
聖誕將至,以往呢個時段都會有濃厚嘅節日氣氛去外遊或消費。但近半年嘅社會不穩定,令旅遊業及中小企「步入寒冬」。
究竟政府與業界可以點樣「抗寒」?刺激本地消費會否係其中一個出路?2019年12月14號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三十六集》,我地邀請到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上到節目同大家分享~~
聖誕將至,以往呢個時段都會有濃厚嘅節日氣氛去外遊或消費。但近半年嘅社會不穩定,令旅遊業及中小企「步入寒冬」。
究竟政府與業界可以點樣「抗寒」?刺激本地消費會否係其中一個出路?2019年12月14號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三十六集》,我地邀請到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上到節目同大家分享~~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6wuZGF7YY
自今年6月開始 ,因為反修例風波令香港社會不穩,亦令香港旅遊業界大受影響, 唔少遊客因為咁而取消黎香港既行程。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引述數據表示, 訪港旅客最近大跌近五成,酒店入住率亦下挫四成。有唔少導遊開工不足,甚至失業, 黎香港嘅內地旅行團由之前每日200個急跌至大約20個, 平日人山人海嘅主題樂園同旅遊景點都變得空蕩蕩。
因應旅遊業界步入寒冬, 政府早前推出唔少措施嘗試資助各旅行社, 按來港旅客人頭發放津貼,但情況只屬治標非治本。究竟政府及旅遊業界可以如何做,才令香港重新吸引旅客來到?甚至可以重整過於傾斜內地, 發展不平衡嘅旅遊業?另外,面對大興國際機場剛落成的北京及城市規劃漸趨成熟的深圳,香港可以如何面對挑戰?
今集我地請黎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 同大家一齊傾吓香港旅遊業如何走岀寒冬!
節目後,進行2020年政壇新秀面試,原來我擔任這個嘉賓主持,已經四年了!
節目後,進行2020年政壇新秀面試,原來我擔任這個嘉賓主持,已經四年了!
《與評判陳智傑教授合照》
《面試情況》
《走了四年的走廊》
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
2019年12月11日經濟日報《國是港事》A34 - 新紮議員勿一朝得志 忘了「服務人民」(標題由報方擬定)
文章刊出後,在《立場新聞》 ,原文轉載。
真的沒有必要再推動「青年議會」,加上新生代對制度的信任亦成疑,那便讓時代正式成為過去吧!不過,作為老鬼,對一班新紮議員不作出當頭棍喝,我又覺得是對不起我過去的歲月。
2019年12月13日晚上十一時,即經濟日報及立場新聞相繼刊出文章之後,離島區候任區議員王進洋終於以短訊聯絡,香港電台第一台《政壇新秀訓練班》監制,表示欲取主持電話,向港台及主持致歉,但沒有包括當日呆等他一個鐘的年青人們及製作團隊。
王進洋的歉意出現在他「失場、失聯」兩星期之後,並且功利地有選擇性。他的誠意如此明顯!因此,我請監制回覆他四個字便可:「訊息收悉」完!
網址及刊文:https://paper.hket.com/article/2517276/%E6%96%B0%E7%B4%AE%E8%AD%B0%E5%93%A1%E5%8B%BF%E4%B8%80%E6%9C%9D%E5%BE%97%E5%BF%97%20%E5%BF%98%E4%BA%86%E3%80%8C%E6%9C%8D%E5%8B%99%E4%BA%BA%E6%B0%91%E3%80%8D?mtc=70029
筆者一直以推動青年參政議政為己任,亦多次建議特區政府在各區復辦青年議會選舉,這既可以行政吸納政治,亦可透過地區的權力再分配過程,與年輕人一同構建常設的對話平台機制。
區議員平均年齡 大降至37.4歲
不過,自2019年區議會選舉大局已定之後,筆者認為已經沒有這個需要了!原因是新一屆的區議會,接近是「區區青年議會」。
有傳媒統計指出,今屆452名區議員中,有139名年齡是在30歲以下,得力於這批生力軍,令到區議員的平均年齡大幅下調7.3歲,至37.4歲。年輕人在這場由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政治運動中醒覺,打出「自己社區自己救」的口號,進而透過既有政治制度,參與普及而平等的區議會選舉,實在是令人欣慰。但11月25日清醒時分的狂喜,又是否足以令反對派笑到最後?為社區、甚至香港政治體制帶來新氣象?卻是隨即令人非常擔心的問題。
首先,區議會雖然仍屬諮詢架構,但自從前任特首曾蔭權推動地方行政改革,讓區議會掌握實際權力以來,區議員的身份地位便有明顯的提升。
權力與薪酬待遇 對新人誘惑大
加上,區議員是以單議席、單票制的直選方式產生,再組成各區區議會,因此區議會的民意認受性含量,一定程度上較立法會還要高。政府多次推動一些爭議性極大的法案,例如:一地兩檢、《逃犯條例》修訂均需要各區區議會動議表態支持,以證明行政主導的特區政府是有民意加持。
還有非常誘人的一點是,新一屆區議員的薪津將會上調至34,000港元,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的區議會主席,薪津更將是兩倍,每月為68,000港元。比較政府統計處發表2019年第二季(4月至6月)結果顯示,香港就業人口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700港元。明顯區議員的薪津遠較一般打工仔為高。
即無論權力與薪酬待遇對這群初生之犢來說,都是一大誘惑。正正是因為這些看似有利的因素,加上民間五大訴求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令不少新紮議員對政壇前輩抱以否定的態度,甚至認為「時代是屬於他們的」,因此不用理會議會政治倫理,一些所謂全黃的社區,已經出現難以協調的「委員會卡位戰」,部分為求短時間內壯大政治力量的新紮議員,更對推薦「增選委員席位」虎視眈眈。
區選變相公投 路遙才知馬力
即使坊間已有回響:請各位新紮議員緊記2003年及2007年區議會選舉的教訓,似乎都未獲正面的回應。12月8日民陣大遊行,召集人岑子杰只是呼籲遊行和平進行,卻已被網民諷為「尊貴的議員」。可見新一屆區議會尚未開局,反對派便出現令人反感的內鬥,試問地區治理從何談起呢?
其次,不少新紮議員是乘着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政治運動順勢而上,更有可能是截止提名前最後入閘的參選人士,他們不但缺乏地區工作經驗,甚至連政綱都是非常粗疏,或者流於口號式政綱。
但是次區議會選舉的變相公投效應,令選民立場先行,對政績與政綱的關注程度降低,他們才能成功晉身議員行列。不過,議員始終要向選民提出績效指標,要交出功課才可連任。新紮議員即使選前政治先行,選後亦應盡快充實政綱的留白位置。否則,在路遙知馬力的客觀標準之下,議席最後還是不保。
早前筆者邀請了擊敗油尖旺區議會主席的陳梓維到電台節目,與年輕人分享他們的政綱抱負。無奈候任陳議員可以讓廣大聽眾、觀眾的了解的政綱實在欠奉。
筆者明白新紮議員需要時間適應身份與工作,一時三刻未必可以腦筋急轉彎,交出一份貼地的政綱,但只要他們努力學習,業精於勤,還是有機會成為後生可畏的民意代表。
最令人扼腕的是部分新紮議員,出現一朝得志的心態,忘記了人民代表是「為人民服務」,需要時刻要緊記尊重別人。若一位議員忘記了人的價值,便沒有資格再擔任民意代表。
高學歷下流中產 要求會更高
另一位應允出席筆者電台節目,但竟然一聲不響地臨場爽約,令接近20位年輕人、製作團隊在錄影廠呆等一個鐘,迄今仍未致歉的新紮議員,就是擊敗民建聯周浩鼎的王進洋。當天各位年輕人在等候候任王議員的眼神,由希望轉失落,筆者相信已為他埋下下次敗選的伏筆,而上述例子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香港的經濟結構在政治體制的傾斜下,造就了「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的產生,導致市民生活質素在強烈「被剝奪感」下有所下降。高學歷的下流中產,對議員的質素及核心價值有更合理的追求,心裏明白哪種民意代表更符合市民的政治利益;亦因此才令到是次區議會選舉,傾向政治認同的感覺票,遠多於蛇齋餅糭式的福利票,成就了不少新紮議員。
不過,政治感覺在成熟的公民社會中,往往是激烈而短暫的。若新紮議員不看清他們獲勝是「成也感覺、敗也感覺」,盡快充實自我,調整心態,四年之後的總崩對像,可能就是他們。
(作者為港台《政壇新秀訓練班》及美國三藩市灣區新城電台《東南西北風》節目主持。文章只代表個人立場)
葉振東資深政評人
相關報導:It's too late.
2019年12月9日星期一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三屆地方政府與區域治理學術研討會》
葉振東(2019,11月30日):〈從政治市場學分析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口頭發表論文)。2019年第三屆地方政府與區域治理學術研討會,中國廣州。
2019年11月24日星期日
2019年11月23日 - 《第三十三集》李彭廣(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區議會選舉前瞻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 ,足本播放。
預定明天舉行嘅區議會選舉,一直有傳會因動盪局勢而押後或者取消。若果真係取消,會使現時社會有何局面?如順利進行,過去五個多月嘅反修例風波又會如何影響選情?反對派參選人真係會大勝?乜野定義之下先算係大勝?市民對政府體制接近完全不信任,投票率真係會高?面對最新嘅政治局面,政府嘅回應點解會被嘉賓形容為「切莎樂美腸」呢?2019年11月23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 政壇新秀訓練班 《第三十三集》邀請到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 — 李彭廣博士到來到分析~
預定明天舉行嘅區議會選舉,一直有傳會因動盪局勢而押後或者取消。若果真係取消,會使現時社會有何局面?如順利進行,過去五個多月嘅反修例風波又會如何影響選情?反對派參選人真係會大勝?乜野定義之下先算係大勝?市民對政府體制接近完全不信任,投票率真係會高?面對最新嘅政治局面,政府嘅回應點解會被嘉賓形容為「切莎樂美腸」呢?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608782
facebook 播放:https://www.facebook.com/RTHKradio1/videos/2531322133823850/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Ab6ApB6N4&feature=youtu.be
四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如無意外,將會在明天舉行,屆時將會選出全港十八區區議會中的四百五十二名民選議席,係第一次出現每個選區均有兩名或以上候選人參選,無任何自動當選的議席,意味住超過四百萬名合資格選民可以從中選擇,亦對政壇中不同的持份者係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和挑戰。
促成今次嘅情況,主要與超過五個月的反修例風波有關,縱然政府宣布將條例由「壽終正寢」成「撤回」,但風波未見平息。戰火更由示威漫延至社區,先後有多宗因政見不同的衝突在社區內發生,更有多名泛民及建制的候選人遭到暴力襲擊,故此一直有傳今年區議會選舉會因動盪局勢而押後或者取消,而政府及建制派人士亦曾多次放風表示若止暴制亂未竟全功的話,區選就不宜舉行。
外界預計這次在反修例風波中的選舉,會有利泛民陣營,而且有不少政治素人參選去挑戰一些已經多屆自動當選的現任區議員,無「白區」的選情亦分薄了建制派的選舉資源。但面對更為紮實的建制系統與強大的動員能力下,泛民真的有能力在這次選舉中取勝?反修例風波會如何影響這次選舉的發展?中央政府除了選舉以外會否更積極地干預香港的事務?而政府在近期不斷宣傳與暴力割席,當市民用上「和理非」的最基本手段,一張選票能否為我們帶來解決現時社會撕裂的改變?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請來從事政策研究,精於分析香港政局和選舉事務的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 — 李彭廣博士來與各位政壇新秀為這次區選進行分析拆局。有請李博士~
相關報導:2019年11月24日《立場新聞》【2019 區選】多區票站現人龍 胡志偉:投票率不足判斷泛民贏面
促成今次嘅情況,主要與超過五個月的反修例風波有關,縱然政府宣布將條例由「壽終正寢」成「撤回」,但風波未見平息。戰火更由示威漫延至社區,先後有多宗因政見不同的衝突在社區內發生,更有多名泛民及建制的候選人遭到暴力襲擊,故此一直有傳今年區議會選舉會因動盪局勢而押後或者取消,而政府及建制派人士亦曾多次放風表示若止暴制亂未竟全功的話,區選就不宜舉行。
外界預計這次在反修例風波中的選舉,會有利泛民陣營,而且有不少政治素人參選去挑戰一些已經多屆自動當選的現任區議員,無「白區」的選情亦分薄了建制派的選舉資源。但面對更為紮實的建制系統與強大的動員能力下,泛民真的有能力在這次選舉中取勝?反修例風波會如何影響這次選舉的發展?中央政府除了選舉以外會否更積極地干預香港的事務?而政府在近期不斷宣傳與暴力割席,當市民用上「和理非」的最基本手段,一張選票能否為我們帶來解決現時社會撕裂的改變?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請來從事政策研究,精於分析香港政局和選舉事務的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 — 李彭廣博士來與各位政壇新秀為這次區選進行分析拆局。有請李博士~
相關報導:2019年11月24日《立場新聞》【2019 區選】多區票站現人龍 胡志偉:投票率不足判斷泛民贏面
今日是區議會選舉,多區票站出現人龍,累積投票率遠超 2015 年同期。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形容投票氣氛積極,但建制及泛民支持者各有上升,單憑投票率並不足判斷泛民贏面。
胡志偉籲選民珍惜投票權勿「被代表」
胡志偉今日上午就區選見記者,他表示投票氣氛積極,代表市民對政府的管治有意見。他希望選民能夠珍惜投票權「唔好被代表」,利用手上的一票,選出所屬代表「撥亂反正,懲罰建制」,讓政府看到民意走向,不能再迴避社會聲音。
對於有學者表示,投票率要達到七成,泛民主派才有機會獲勝。胡志偉認為,建制和泛民的支持者數目各有上升,但憑投票率並不足反判斷泛民贏面。胡志偉亦觀察到各陣營的助選團表現克制,未見有投訴,希望繼續保持投票人數多和無衝突的狀況。
屯門景興素人挑戰工聯會
在屯門景興選區,屯門社區網絡羅焯勇挑戰工聯會陳有海。後者 1994 年起任當時的「大興南」區議員,多屆自動動選。今早在票站附近有大批工聯會義工拉票:「支持3號陳有海先生。」陳有海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被問到今年被挑戰有何感想,他說:「都係咁啦,平時都係咁做嘢。」
羅焯勇則坦言挑戰景興選區「一定係會好難做」,「咁多年大黨都唔做,何況我哋素人。」但他表示儘管艱難仍眾籌參選成功,反映香港人不放棄區選:「這是我見過最熱鬧的區選。」因此他表示覺得自己勝算很大:「現在大家都說要開花。不在地區開花,如何令深藍理解共產黨『另一面』?」
在屯門新墟投票站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今早七時許已有約40至50人龍排隊投票,有民安隊隊員在場維持秩序,但未見有防暴警察到場。另一投票站「井財街社區會堂」則未見人龍。
當區候選人「屯結新墟」張可森今早七時已到選區拉票,得悉不少街坊在7時半前已排隊等候投票,希望今年投票率可以再創新高。他指自己的選票目標並不只有年青人,早前亦有成人及長者為他打氣,務求能夠聆聽每一名居民的聲音,為他們服務。
屯門新墟早上七時許已有人龍
他指無論是次勝出與否都一定會謝票,街坊的恩情令他十分難忘,形容是他26年人生以來最特別的數個月。他又特別感謝為他助選的義工,「遇到他們是三生有幸,不只這數個月的事,而是一世的友誼及感情。」
新墟區另一名候選人為新社聯成員古漢強。
在美孚中票站,隊頭市民由8點開始排隊,一小時才到隊頭。美孚中現任區議員公民黨伍月蘭表示對今次選情有信心,因個人已做地區工作二十年。亦對今日選民一早出來排隊投票非常感動,看見有老有嫩有中年做同一個目標,出來告訴政府香港人需要公義自由人權,爭一口氣。
同區的另一候選人是新民黨葉沛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