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星期六

2018年2月3日政壇新季訓練班《第六百九十集》莫嘉嫻 (民協前主席) - 政黨輪替

今日講清楚:2018年一月天大研究院報告(節錄)葉振東博士

反對派初選對311的補選極有啟示作用,首先是參與的投票人數,主辦方民主動力原估算有8000人投票,結果卻是25000人投票,超額是預期的三倍,這是傳統反對派在選舉預計上較大落差的一次,反映傳統反對派對民意的掌控,已經大不如前。第二就是在支持反對派的投票者當中,激進反對派的支持者,首次大幅超越傳統溫和的反對派。當中尤其以實體投票,結果非常清晰。在新界東,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中,打著‘抗融合、拒赤化、本土優先’ 的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實體投票有59.45%,比溫和反對派工黨的22.47%,大幅拋離36.98%。若加上張秀賢的18.08%,激進反對派在新界東的票數份額竟高達77.53%。比較九龍西的情況就更加一面倒,姚松炎的實體得票,個人已奪78.83%。傳統反對派,在九龍西的深水埗及九龍城紮根多年,擁有多名區議員的民協馮檢基;及民主黨的袁海文加起來的總得票份額才僅僅超過21%。兩區數字反映了每五名支持反對派的選民中,有接近四名是傾向激進路線。反對派支持者的選民素質,在過去在歷次政治事件的衝擊當中,明顯已出現了本質上的改變。




一場接力賽必須有人接棒才能「長跑長有」,如果接力棒一直被握著在同一個人手上,其他隊友只能在旁邊陪跑,跑到識飛都無用啦。上個月,馮檢基代表民協出選九龍西民主派初選,宣布他參選的貼文一出,有129個留言,當中只有一個人支持他參選,大多批評他戀棧權位,不肯交棒。

民協前主席、中生代莫嘉嫻更因為馮檢基堅持出選九西補選而退黨。世代輪替的問問其實不止出現在民協,民主黨也一直被批評有「大佬文化」,決策由幾個最高領導層說了算,年輕黨員沒有話語權。黃之鋒亦曾批評香港老人政治的情況嚴重,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老面孔,政治無法更新。

不止政黨,整個社會亦出現世代之爭,年輕一代不滿社會發展欠缺新思維,亦批評泛民多年來不思進取,遇到DQ事件、修改議事規則和一地兩檢,投了反對票後甚麼也做不到,最後又只懂高呼「守住關鍵幾多席」,最終被年輕一代離棄。面對世代路線之爭,香港人的民主派到底都如何回應?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來民協前主席莫嘉嫻一起討論香港人政治的世代交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