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址及刊文: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rticle/45960
在台灣,國民黨主席改選,最後由鄭麗文以65,122票當選,得票率為50.15%。當選後,鄭麗文隨即表示,將帶領國民黨完成2028年政黨輪替;讓國民黨全面執政。同時,他向國際社會發出三大原則,包括:絕對不能讓台灣成為麻煩製造者、絕對不讓台灣成為地緣政治犧牲品及積極為區域做和平的締造者。
鄭麗文的慷慨發言,已經是她的日常;其右手的揮舞幅度,也絕對不亞於王世堅。但她的振臂一呼,無論在國民黨內,以至台灣到底有多大的回響,一直都是筆者心中的一大問號。筆者不諱言,自鄭麗文報名參選的那一天起,已經懷疑她並非國民黨重返執政的最佳選項。只不過選前作出這樣的分析,極易被錯誤解讀,並會被指立場偏頗,而一直憋在心裏。如今大局已定,或許是時候為他下一個時間囊,他日來驗證鄭麗文這段黨魁歲月。
「團結」已成為國民黨口頭禪
任何政黨,黨主席都是向心力的重要指標。這次國民黨主席改選,是自2001年改用黨員直選制以來,最激烈的一次;亦是像真度較高的一次,因為33萬黨員,都必須繳清黨費,才有權參與投票。理論上,在如此激烈的黨內競爭中,投票率應該會被推高才合理。但選舉結果卻是反高潮,鄭麗文創下2001年以來最低票數當選的主席,較上任朱立倫回鍋時的得票,少了超過2萬票。
從得票反映,每六位合資格黨員只有一位支持他。至於七次正式黨主席選舉中,這次投票率亦是最低,在全台開放超過380個票站,方便黨員投票的情況下,卻只錄得39.5%,六都直轄市的投票率更低於整體數字,大概只有三成。數據反映,大部分國民黨員根本就不關心這次黨主席改選,更不用說什麼藍紅路線之爭了。對不少黨員來說:鄭麗文,你哪位?
而觸發今次多人參選黨主席,表面上是台中市市長盧秀燕因為有自己的政治考量,而不欲接棒。實際上,是各參選人都被大罷免麻痹了神經,認為國民黨既有縣市執政優勢,又保住了立法院的控制權;在這個先天有利條件下,誰當上國民黨的主席,就是半條腿踏上了總統寶座。但這個天真的假設,似乎是仍然未了解台灣民眾其實很清楚自己在行使哪種公民政治權利(註1),總統選舉與地方性選舉根本就不能混為一談。
結果名單之多,除了反映各人的政治盤算之外,更重要顯示黨內缺乏共識,難以整合力量。筆者自幼便認識內鬥內行的國民黨,所以對選後,鄭麗文、郝龍斌和羅智強先後分別表示:要團結;實在已經聽到無感。我們從鄭麗文只能在語音通話中,留言給「堂堂正正的藍」張亞中,已經知道他與深藍陣營基本上是劃上句號了!即無論對廣大國民黨黨員來說,還是關鍵少數,鄭麗文均難以做到團結大多數,更莫說是整個藍營。
成也派系組織票 敗也派系組織票
有分析認為,國民黨能從大罷免中力保不失,全賴地方的派系組織票(註2)。這個說法合理地解釋了傅崐萁為什麼仍然可以安坐在花蓮縣立委的位置上。雖然,國民黨沒有規定黨主席必須有擔任縣市首長的經驗,但事實證明,具縣市首長經驗的黨主席,不但比較了解地區行政的難處與需要,容易調解地方與中央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曾經擔任縣市首長的黨主席,即有自己的地盤與兵馬,與藍營不同派系議價時,便不用仰人鼻息。
從前的「馬(英九)家軍」如是,今日的「泛朱(立倫)派」一樣如事。鄭麗文也自知是次當選,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及南投縣藍委游顥是功不可沒(註3),反映派系組織票就算是黨內選舉也是關鍵。問題上,鄭麗文從前既沒有地盤,也沒有兵馬。今天的利益結合,他日必定要十倍奉還,他朝若因為總統選舉,而令請托文化再次加劇,在一堆還不清的人情債之下,鄭麗文根本不知如何自處。
放眼2028總統大選,國民黨現時的最強「母雞」,肯定要歸因於有「盧媽媽」之稱的台中市市長盧秀燕。不過鄭麗文與她的互動,將會又是貌合神離。筆者相信在盧媽媽眼中,可能只有郝龍斌可以讓她敬重,原因是大家都是直轄市市長,政治份量份屬同級。至於鄭麗文,你哪位?
在總統參選名單方面,若然鄭麗文不佔一席位,這既不符合她的盤算,也會令黨主席在總統大選議題上被邊沿化,直接破壞黨主席權威。如果鄭麗文成盧媽媽之美,以黨主席之尊,擔任盧媽媽副手參選,國民黨主席隨即降格,往後便更難有人參選。那有沒有可能盧媽媽讓鄭麗文當總統參選人呢?這就更是想得美。盧媽媽既知自己有能力問鼎總統,又為什麼要作他人嫁衣裳呢?在沒有堅實的派系組織票加持下,鄭麗文實在是進退維谷。
承認一中等於可以開展和談?
選舉期間,鄭麗文最爆炸性的一句說話,就是「如果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那你就不應該留在中國國民黨。」這個論述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在這次黨主席選舉中,為何只有14.1%一般民眾最欣賞鄭麗文(註4)。而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年7月公布的最新民調作交叉分析,台灣民眾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已跌至6.4%,創下歷年新低(註5)。鄭麗文似乎未明狀況,在台灣人主體認同強烈的情況下,中國國民黨要重奪總統寶座,首要工作就是要刪去「中國」二字。
早在2012年,馬英九連任總統不久之後,台北國民黨總部的幾位時任總幹事邀請筆者建言,我便老實不客氣直說:請把中國國民黨中的「中國」二字刪掉吧!原因是就算沒有中國二字,對岸也不會認為國民黨是支持台獨。其次,在台灣所有傳媒、新媒體,在報道時,都是直呼國民黨的,而不是中國國民黨!政黨要執政,就必須在地化,代表在地人利益,沒有一個政黨,會在選舉時,為另一個域外政權背書的。這是不符合政治倫理(註6)!除非鄭麗文認為只有6.4%民眾支持就足以完成整黨輪替。又或是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那你就不應該支持中國國民黨」提早定調下次大選的主軸,就是台灣民眾對台灣人與中國人之間的選擇吧!
加上,即使大陸如鄭麗文所願,在「同屬一中」的基礎上進行談判,讓她「到北京和習近平談判,談多少次都可以」。那她的底線將會站在台灣民眾的立場,還是中國人的立場呢?若談判是根據2022年新版《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展開,筆者就會很期待鄭麗文如何演繹她的《告台灣同胞書》,給台灣民眾一個交待。當然這些質疑的先決條件,是鄭麗文倡議的和平談判可以進行。但對中共來說,鄭麗文,你哪位?
我們先撇除國民黨仍然在野這個因素作分析,也不難理解中共是不會與鄭麗文進行有意義而深入的談判。我們參照香港、澳門近年的新選舉制度,便會知道答案。在新制度下,政治安全排在參選人的首要位置,而政治安全的必然要素就是政治忠誠。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鄭麗文的成分,正正犯了中共的大忌。她的陳述可能讓部分「和中派」有所幻想,事實上卻是門都沒有。
筆者相信鄭麗文對黨員、對台灣民眾,以至兩岸論述都有大量狀況需要解釋,不少民眾其實也一直看在眼裏,只不過國民黨選主席只是他們的家事,所以才沒有公開對她作出質疑,更無謂討論她那三大原則。但隨着她再次走在幕前,上述的疑問她必須面對。所以莫說完成政黨輪替,她撐得過2028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註:
1.
葉振東(2025年7月28日)。〈是民主 令台灣大罷免大失敗〉。灼見名家。
2.
洪耀南(2025年7月27日)。〈洪耀南觀點》大罷免免檢討
罷方沒看見的「派系組織戰」〉。Yahoo奇摩新聞。
3.
上報政治中心(2025年10月18日)。〈鄭麗文:我願意到北京和習近平談判
談多少次都可以〉。上報。
4.
盧素梅(2025年10月17日)。〈國民黨主席選舉全民調由郝龍斌24.2%勝出 藍支持者高達28.6%挺鄭麗文〉。Yahoo奇摩新聞。
5.
陳思妤(2025年7月14日)。〈最新民調!77.4%民眾自認台灣人 「中國人認同」慘摔僅剩6.4%〉。Yahoo奇摩新聞。
6. 葉振東(2021年10月9日),〈國民黨主席選舉:立倫無力回藍天〉,原刊於立場新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