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2021年2月27日 - 《第九十九集》葉維昌先生(MWYO青年辦公室營運總監):青年有何平台溝通與發展前景

 

節目重溫: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35208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sMBo9AVAI&feature=youtu.be

本集簡介:

還記得,林鄭月娥當選特首時,表示會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但自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來,政府跟年青人的關係,可以是跌至冰點;政府還表示跟青年同行,是不是天荒夜談?而根據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訪問了250名中學生,有87%學生表示不信任政府;數字反映,不少年青人,其實已經跟政府劃上句號。在剛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政府如何吸納?又吸納了多少屬於年青人的意見!

在這個事實下,由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劉鳴煒創辦的MWYO青年辦公室,在一月發表了一份名為《讓青年有效參與公共事務 - 從地區開始》的研究報告。報告提出了一個「促進青年參與地區事務規劃」的概念圖。當中包括青年參與平台構建、諮詢架構,地區青年活動等等。無論體制內外,都包含!但只要留心報告內容,其實這些建議,很多現在已經存在,例如直屬各區民政專員的地區青年網絡,究竟是現在做得不好?還是建議只係老身常談?

報告強調用新媒體溝通,但在上年822張建宗司長出席青年發展委員會的網上論壇,大家只記得他說:「洗碗掃地都係工作經驗!」至於,有沒有改善跟年青人的關係,相信大家心中有數!報告強調溝通,但又沒有強調官員回應、跟進;今時今日的施政態度,年青人又會「收貨」嗎?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有請MWYO青年辦公室營運總監 葉維昌,跟大家講講!


2021年2月21日星期日

2021年2月20日 - 《第九十八集》吳錦華 (香港稅務學會會長):財政預算案前瞻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33899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w_djz0Z-8&feature=youtu.be

本集簡介:

距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公布還有不足一星期,市民均表示關注。香港先是受政治風波持續影響,加上新冠病毒於全球擴散,在百業蕭條之下,財政預算又該從何著手?

現時香港有逾萬億元的財政儲備,香港稅務學會表示庫房足以提供一次性紓困措施,例如增加津貼和寬減稅項,以協助中小企和打工一族渡過危急存亡之秋。同時可豁免首次置業印花稅及租金支出稅務扣減等,改善民生。然而在幫助市民走出困局的大前提下,預算案只提供一次性紓困措施,缺乏長遠規劃,又能否兼顧對經濟短期和中長期的發展?

世界銀行於本年度一月五日發佈了 《全球經濟展望》,指若能實行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全球經濟增長在望。但全面復甦仍然無期,若特殊紓困措施的開支持續,儲備終會被耗盡。學會建議政府全面檢討稅制,考慮在適當時機引入新的間接稅擴闊稅基,穩定稅收。但大眾對市道仍抱悲觀態度,何時才是討論改革的適當時機?新徵稅會否觸發新一輪社會矛盾?經濟復甦遙遙無期,加稅又如何獲得市民支持?

除了開源,節流的效果亦立竿見影。公務員薪金佔本屆政府支出將近三成,學會早前提到,若公務員凍薪甚至減薪,可減輕財赤壓力。但上年度政府仍然增加公務員的經常性開支,相反對市民增設失業援助金的訴求卻充耳不聞。所謂應用則用的原則又由誰釐定?

究竟稅應加還是減?短期紓困措施又是否解決問題的良方?開源節流的改動能在本季度進行嗎?政府的當務之急又是甚麼?現在有請本集嘉賓,香港稅務學會會長吳錦華先生與我們一起前瞻財政預算案。


2021年2月20日 - 溪流朝榨出品儲藏酒

 具四國米酒熟悉的特味,卻不失清爽;容量較一般標準清酒為多,卻令人不知不覺地便幹掉了一整瓶!



2021年2月17日星期三

2021年2月11日(年三十晚) - 彌敦道政交所:《歲晚電話 THE LONG DISTANCE CALL---習近平與拜登首次通電話》

當日很記得,收到阿湛通知題目時,我第一個思考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拜登要選在年三十晚與習近平通話?經驗告訴我:「一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家,選擇溝通時間是最基本的手藝,拜登是要在中國人慶祝新年之際,名為拜早年,實是要擱下重話,而令你無法反彈。」事後證明,我當時的推斷,似乎是正確的。


主持:湛國揚

嘉賓:葉振東博士 時事評論員

題目:《歲晚電話 THE LONG DISTANCE CALL---習近平與拜登首次通電話》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節目重溫:https://youtu.be/edx5rq3UeY8

推薦書籍:


- - - - - -

請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 - - - - -

課金:

帳户/ 支票抬頭 MGuru Ltd.

銀行帳號 250-390-4130-2079

銀行名稱 Citibank HK

郵寄地址 :觀塘偉業街116號聯邦工業大厦2

2F Union Industrial Bldg., 116 Wai Yip Street, Kwun Tong

 

轉數快FPS

快速支付系統識別碼:6809941

(收款人:MGURU L******)

 

Citibank HK 提款機存款

輸入帳號 4130 2079

海外課金

接受外幣支票,無需買money order


相關報導:2021年2月17日《德國之聲》拜登:中國將會為踐踏人權的行為付出代價

本週二,美國總統拜登接受CNN的「市政廳」節目採訪。在採訪中拜登就中國處理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問題警告說,中國將會為踐踏人權付出代價。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路透社報導,拜登在這場由CNN轉播的電視活動上說:「中國將面臨後果,而他(習近平)知道這一點。」拜登所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因將少數民族維吾爾族人關押在在教育營以及其它侵犯人權的行為而受到全球批評。 

拜登說,美國將再次確立自身勇於為全世界人權發聲的角色。他補充說,他將與國際社會一起合作致力於讓中國維護人權。 

參加CNN舉辦的「市政廳」節目是今年120日上任以來拜登出席的首個公務行程。他在活動上說:「中國正非常努力地試圖成為一個全球領袖,但如果想得到這個稱號,他們必須贏得其它國家的信任。」

「但只要他們還在從事與基本人權相悖的活動,就很難實現(這一目標)。」拜登說。

上週四(211)中國農歷除夕這一天,拜登與習近平進行了拜登上任以來的首次電話通話。路透社報導稱, 拜登在通話中對習近平表示,美國的優先事項是保持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他同時還強調了對於中國在香港與新疆做法以及針對台灣採取強硬行動的根本關切。

美國和中國在印太地區是最主要的對手。

CNN轉播的這場電視活動上,拜登還談到他領導的新政府如何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及如何振興美國經濟等問題。

截至發稿,中國官方並未對拜登最新發表的與中國相關的言論做出回應。

洪沙/達揚 (路透社)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2021年2月13日 - 《第九十七集》政壇新秀賀新春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32701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2h8tQbKA-w&t=22s

2021年2月10日星期三

2021年2月10日 - 大根頭皮粥

上個禮拜,我響立場篇文,我純粹係因為過年,唔想寫D咁「重」嘅野,所以借惜食呢個話題,帶出文化建立,係須要公民內化嘅重要性。可能香港人政治左太耐,篇文出奇地幾好反應!咁同大家分享多樣野,我屋企係有自家製日本大根足料蘿蔔糕嘅,咁削左嘅蘿蔔皮,同蘿蔔頭(個菜頭)點算呢?日本人係會拎去煲湯,而我就會洗乾淨,切碎,加麵豉煲粥做早餐,咁一來非常甜,二來清下腸胃,其實真係幾好!



2021年2月6日星期六

2021年2月6日 - 《第九十六集》張曼莉 (創新及科技局政治助理:青年就業前景,創科是出路嗎?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731056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60IaGkXGwA&feature=youtu.be

本集簡介:

過去數十年,金融服務業是本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香港經濟,越來越多青年面臨失業。去年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提出要推出政策,鼓勵及培訓青年投身創科業。

政府於今年1月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給香港及內地大灣區城市的企業參與,提供2000個職位空缺予香港青年,當中700個是創科職位。計劃旨在吸引年青人到大灣區工作,推動大灣區經濟發展之餘,又能夠解決失業問題。究竟此計劃是否可以同時推動香港創科業發展的同時,又能解決香港青年的失業問題?

培訓未來青年投身創科業,中學的創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近年來,包括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STEM教育在香港大行其道,部份中學亦開始計劃興建STEM實驗室。但是香港學生升學、仍然是要考文憑試為主;就業選揀,仍然以金融服務業為主,究竟STEM實驗室能否有助吸引中學生對創科的興趣?從中學習的技術,又能否真正能幫助他們升學、就業?

今集我們請來創新及科技局政治助理張曼莉,跟我們探討創科業,對現今香港青年就業前景上,扮演甚麼角色。政府又有甚麼政策培訓未來創科人才?又如何鼓勵香港青年投身創科業?要做甚麼,創科業才會成為未來青年的就業新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