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星期四

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

2020年8月8日 - 《第七十集》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博士:立法會選舉延期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非建制派未來會否是再一次「洗牌」?》 ,原聲轉載。

上星期港府就疫情危害公眾安全的緊急情況下,運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押後立法會選舉至下年9月,並將有關立法會「真空期」問題交由全國人大處理。當中引起不少爭議,尤其於今屆立法會提名期完結時,有4名現任立法會議員被裁定取消資格,加上以往嘅議員主要由民選產生,今次嘅處理點樣可以既具合法性,亦合乎民意?而且由今次「被取消資格」嘅情況嚟睇,非建制派嘅前路會點樣?沒有機制,又不可能成為執政黨,非建制派又如何成為「忠誠反對派」?

另外,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表示有不少市民已搬往大灣區生活和工作,在香港無居所,喺現時疫情下可能因此不能回港投票。特首亦表示會考慮居住大灣區港人嘅投票權。但就選舉條例中顯示,選民需通常在港居住。當中嘅分歧,應該如何理解及解決?特區政府響「高度自治」經無話語權嘅情況下,我地可以堅守嘅,係唔係得翻「港人治港」?

202088香港電台第一台 - 政壇新秀訓練班《第七十集》邀請到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博士透過Phone in參與節目,同我地就「立法會選舉延期」進行分享與討論,期間亦有政壇新秀們嘅提問~~





本集簡介:
特首林鄭月娥上星期五晚宣佈,在疫情危害公眾安全的緊急情況下,動用緊急法將立法會選舉延期一年,並得到中央回覆表達支持。

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訪問了九千多名市民,經過反覆多重加權後,合計有百分之55的市民支持選舉如期舉行,百分之36則支持押後選舉,代表當中不少市民認為,即使在現時疫情狀況下,立法會選舉亦理應如期進行。

對於選舉延期,有建制派人士認為,不少市民已搬到大灣區生活和工作,在香港無居所,未必能及時回港投票,但翻查選民登記資格,地方選區選民需要通常在香港居住,令外界質疑,以「顧及選民利益」而押後選舉,證據並不充分。

另一個爭議,就是對於處理立法會任期「真空期」問題,政府向中央提交緊急報告並交由中央作出決定。大律師公會日前指舉行立法會選舉選出議員,屬特區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但政府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是繞過基本法及其他香港法例條文,避免受法律挑戰。究竟當中會否與基本法有所衝突?以往產生議員的方法主要由民選而定,今次延任議員的產生,應該如何處理會「較理想」?

上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李彭廣博士曾在選舉前指,《逃犯條例》修訂令對立氣氛遠超03年,相信會反映在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上。而建制派支持修例的代表性人物會被狙擊,預料非建制派議席有所增加,「令香港社區政治重新洗牌」。

今次立法會選舉延期一事,對非建制派的未來會否是再一次「洗牌」?對於社會存在的爭議又會起什麼化學作用?今集我們請來,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博士,與一眾新秀一起討論。

有請李博士!


2020年8月12日星期三

2020年8月11日 - 花之舞日本刀超辛口純米吟釀酒

酒精味很清晰,但也清爽,而且有頗吸引人的蜜瓜味,1.8L 大枝裝特價售$99,是非常抵飲之選。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2020年8月9日 - Calvet Cotes du Rhone Reserve, 2018

「炆牛面珠墩肉」嘅剩餘物資,都唔錯!雖然偏甜,真係幾full bodied!而且唔貴,好抵飲!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

2020年8月7日 - Biere Fine Du Nord 1866

花香味有點像 Kronenbourg 1664 Blanc,但喝得出是有分別的,而且較便宜,只是不知道為什麼,瓶身會有韓文介紹。



2020年8月3日星期一

2020年8月1日 - 《第六十九集》何安達先生(前新聞統籌專員):假新聞與自傳媒

節目播出後,在《立場新聞:到底有無人 FACT CHECK 佢個 FACT CHECK?》 ,原先轉載。


近年從互聯網得知新聞及最新消息成為主流,加上近乎「一人一手機」,喺事件上可以有「多角度」嘅拍攝及演繹,無論消息來源、傳播速度都變得愈廣愈快。但當中不乏未經證實,甚至係虛假嘅資訊,儘管可能有出現「已Fact Check(已證實),市民應該點樣辦認真偽?

政府及不同部門亦喺網絡上發表不同資訊,但喺民望每況愈下嘅情況,點樣可以重拾市民嘅信任,令其發佈嘅消息有公信力呢?近期我地成日聽到,兩辦(中聯辦,港澳辦)經常表示有民意支持政府決,但點解同市民認知會相差咁遠?政府。施政失誤,做錯決定,又係唔係應該坦誠面對市民道歉?

202081香港電第一台   政壇新秀訓練班《第六十九集》媒邀請到前新聞統籌專員何安達先生透過Phone in參與節目,同我地就主題分享與討論:假新聞與自傳媒,期間亦有政壇新秀們嘅提問~~

《新冠肺炎疫情下,首次只有主持人做節目》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young_politician/episode/697123

Youtube 頻道:https://youtu.be/MoMO0xHpfrk

根據路透社研究,本港網絡滲透率高達百分之87。社交媒體同通訊軟件,已係香港人嘅新聞同消息主要來源,影響力甚至大大超越傳統媒體。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於今年三月進行嘅民意調查顯示,百分之76嘅市民主要嘅新聞來源都係互聯網,電視同電台分別只有百分之68同百分之40。而網媒、公民媒體,或者自媒體,近年亦慢慢成為主流。佢地嘅組織人數唔多,但影響力不下於傳統媒體,甚至部份喺影片分享網站拍片嘅KOL,訂閱數目超越五十萬。佢地對時政嘅影響力,有時更大於一般政治人物。

隨之而來嘅,係假新聞同假消息滿天而飛,雖然宜家市民轉發訊息嘅時候,好多時都會喺前面加一句「已FACT CHECK」,即是已確認訊息嘅真偽。但到底有無人FACT CHECK佢個FACT CHECK?我地又點樣可以搵出事實同對抗假新聞?
近年經常發生唔同政治取態嘅人對同一件事,會有南轅北轍嘅解讀。好似上年社會運動時發生嘅721元朗事件、831太子站事件等,唔同陣營就傳媒報導嘅評論幾乎完全唔同,政見會唔會影響咗佢地對事實嘅睇法?

前新聞統籌專員何安達先生,2016年出席公開場合時曾經提及「社交媒體及即時通訊軟件的速度,官方機構根本無法招架」。不過,上年開始,政府以至各部門,都嘗試大力推動使用網媒,何先生今日又點樣評價政府使用網媒嘅情況呢?
現時政府民意低迷,近日有研究更指特首民望只有28.9分,政府應該如何喺就不同事件發佈正確消息之餘,可以得到市民嘅信任,挽回佢嘅公信力呢?

我地有請,何安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