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星期二

2013年4月29日:市場好?

原文:
葵涌貨櫃碼頭工潮持續二十多天,仍未能解決;各方向罷工工人所捐獻的基金已達數百萬;勞工及福利局「慢半拍」及無效的協調手法,讓全港市民看傻了眼。日前,其中一間外判商高寶還宣布快將結業。從是次工潮之長,市民參與之多,均是近年罕見;筆者可以判斷,勿論工潮如何落幕,不管是勞方、資方均是輸家,而特區政府更會慘輸,能力、形象只會更加江河日下。

今年初,香港獲傳統基金會連續十九年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從英國植民管治下的香港,一直奉行「大市場、小政府」的積極不干預政策。近月,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黃鶴仙去,引起一陣對「新自由主義」的討論。坊間普遍認為,面對1980年代積弱的英國,要不是載卓爾夫人犯天下之大不韙,,狠下重藥,大英帝國早已退出了全球政治舞台。碼頭工潮與戴卓爾夫人謝世,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但若從「自由市場」一詞去分析,便會看到另一翻景像。

「新自由主義」在學術界的討論繁多,各位只要上網查找,便會發現俯拾皆是。當中,筆者認為國內對新自由主義有所謂:「三化、三否定」是比較簡、易、明的。「三化」就是指自由化、私有化及最重要的市場化;而「三否定」則是指否定公有制、否定社會主義,與香港人最為中聽的否定國家(政府)干預市場。

在三化、三否定的遊戲規則下,市場那無形的手便會自行操盤,優勝劣敗立見。在透明而又充份競爭的情況下,壟斷與失實的市場行為是應該絕蹟的。可是,現實的情況真有那麼理想嗎?市場失效的情況在全球比比皆是,而在中國人的商業社會中,還有所謂「頭啖湯」的絕活。縱使,市場是自由的,但有能力先入關中者,往往佔盡先機,甚至阻礙其他參與者進入市場,令市場成為「私家花園」。

這是一個非常吊跪的地方,自由市場其中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避免壟斷,但自由市場推廣至極,竟然有可能造成壟斷;無奈,這個情況正正就是今日香港的寫照。在市場不再「自由」之下,作為「莊」家的政府好應該,亦要有能力去「干預」市場,撥亂反正。


不過,在是次碼頭工潮中,我們便可以看到戴卓爾夫人時代英國,與特區之別了!戴卓爾夫人的重藥,是政府有計劃的行為;而香港的市場失效,已經演變成制度上的失效,政府已變得無力扮演協調與介入的角色。加上,政府平白地浪費了,工潮最初的黃金一星期;現在勞資相方均以命相搏;代價,不是由全港市民來承擔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