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

2007年5月23日 - 死不暝目,去不甘心!

蔣公往生(台灣人稱去世為往生) 二十餘年,屍骨雖寒,但銅像每天仍被東搬西倒,碎屍萬段數以百次。[文/研究員 葉振東]

 還好!數年之前,筆者有幸重游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懷念一下從前與先母逛公園,看阿兵哥換班的日子。否則,日後不但人面全非,境物更有可能陌生得教人害怕。曾經到過臺北旅游的朋友,想必一定到過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的黃金地段,建築悅目壯觀;雖然內裏的陳設,序述的故事幷不是人人認同,位位感到與趣,但它的確像徵了一個時代,一段歷史。這種「像徵」幷不是只有蔣公(介石)一人,而是整個台灣的中生代。如果要列舉集體回憶的最佳例證,筆者相信中正紀念堂理應榜上有名。所以,筆者由始到終也攪不清楚,紀念堂爲何要易名;更加攪不清楚國民黨及小馬哥的反應為何如此進退失據。諸位若盼望紀念堂會重光,會重新「正名」,一如期望國民黨重掌政權一樣,不太樂觀吧! 

政治上的怪異攻防戰
政治上,在野黨往往在於「進攻位置」,處處盯著執權黨的施政來攻擊,目的在於在下次選舉中擊敗執政黨,取得政權;相反執政黨為保政權便經常會處於「防守位置」,為所訂的政策打保衛戰,期望繼續取得選民的支持。可是,這種慣常情況在台灣竟然會「反其道而行」。民進黨由從前的街頭政黨,到現在位居大寶依然在於進攻位置,她們深諳「最佳的防守便是進攻」之道;反之國民黨一直便只懂得防守。國民黨每每被民進黨「數當年」的時候,經常會顯出一種理屈詞窮,可憐兮兮的樣子。人家辱罵你老祖宗是獨裁者,小馬哥竟然回答:「國民黨也沒有說過不可以改名稱」!那變相不是認同了阿扁的謾罵麼?為何國民黨不可以理直氣壯一點,以歷史引證,大聲疾呼:「當年正值內戰,誰也無法保證明天不會打仗,非常時期,要保障民生安定是首要任務,蔣公所作的一切雖然不是完全正確,但肯定是爲台灣的發展著想。」這樣不但可爲蔣公討回一點公道,更可以將阿扁的攻擊上崗上線到一個「大局民生」的層次;同時映射阿扁的無能,藍營的支持者也可以吐一口悶氣。可惜,以小馬哥的政治智慧及國民黨的政治技巧…他們還是趕快跟香港的民主派多多學習好了! 

全面否定舊有價值
阿扁以蔣公是228事件的凶手,及攪個人崇拜爲理由而展開了一連串「去蔣化」行動,雖然司馬超之心路人皆見,但銅板(台幣五十元硬幣) 重有兩塊面吧!阿扁要摧毀藍營的精神領袖,為何藍營不可以籍機令深藍陣營甦醒,進一步拉攏民意呢?228事件誰是誰非,筆者也不好說;但內戰後的台灣百廢待興,民心不安,社會全無方向,當時實在需要一位強勢而有力的領袖。蔣公的出現,正好讓台灣擺脫「孤兒仔」的陰影,在國際間重新得到尊重。加上兩蔣(蔣介石及其子蔣經國) 的建設及所推行的教化,孕育了台灣中生代堅毅刻苦,勇於承擔拼搏的精神。台灣才能走出陰谷及打造出了八、九十年代的經濟成就,一度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縱使近年台灣經濟慘不忍睹,但至今仍可以「食老本」,阿扁還可以天天說三道四,亦是拜昔日所賜。若然國民黨懂得反指民進黨全面否定台灣的核心價值,去蔣之危不但可解,亦可令民眾想起當年的「好日子」。早陣子,在國民黨籍台中市市長胡志強的鼓勵下,台中市舉辦了幾場「台客搖滾音樂會」,之後台灣突然吹起一陣「台客」熱風。所謂「台客」,就是指台灣人熱情好客,純品正直的性格。一場簡單的音樂會,把它提升到跟「台客精神」掛勾,品位突然高出了好幾倍,民心足恃,道理自然就在藍營那邊了! 

慣性的不知不覺
老實說,阿扁的「去中國化、去蔣化」舉動,已經不是新鮮奇聞,前前後後也擾攘了大半年,筆者相信好戲應該還在後頭。奇怪就在國民黨及小馬哥至今好像仍沒有準備任何「反制方案」或對策。在政治上,政黨或政客只懂接招,而不懂得反制,那個政黨或政客肯定完蛋了。阿扁每一次要「去中國化、去蔣化」,小馬哥便只懂說:「請大家看清楚陳總統的政治考量,完全是爲了2008總統大選。」如果阿扁真的公開直認企圖,小馬哥你又如何招架呢?問題的重點不在於阿扁在做什麼,而是小馬哥應該有什麼準備。阿扁可以高呼「四要一沒有」,教育部可以將中國歷史編修成外國史,孫中山變成外國人。國民黨及小馬哥早便應該清楚知道阿扁一定會「移動」中正紀念堂,但國民黨及小馬哥完全看不出半點反制的意思,即使臺北市市長郝龍彬將中正紀念堂列爲暫定古績,也不像是國民黨內商議的反制方案。至於立法院…那就更不用說!這種見招拆招,但又「拆沒有」的態度,試問又如何可以鬥垮阿扁,鬥垮民進黨呢? 

蔣公往生(台灣人稱去世為往生) 二十餘年,屍骨雖寒,但銅像每天仍被東搬西倒,碎屍萬段數以百次。如果蔣公在天有靈,眼見國民黨、小馬哥如此不濟,真的「死都激翻生」,恨鐵不成鋼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