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0日星期三

2006年12月20日 - 馬英九的最後機會(上半部)

是次選舉結果,顯示台灣群眾對馬英九的執政能力存在懷疑,若他仍不三省自身,而歸疚他人,零八年總統大寶的失落,近乎已經可以預見![/研究員 葉振東]

十二月九日的台灣北高市市長選舉,結果實在令筆者有點意外。筆者在選舉之前,曾親到國民黨高雄市市長候選人黃俊英選舉總部觀摩數天,了解民意調查及選戰分析。各項資料均顯示,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最少領先民進黨候選人陳菊大概十個百份點,對外公布「五五波」只是國民黨的「哀兵」策略;原以為國民黨可以在此一役橫渡濁水溪;豈料,國民黨在這種要一役還是飲恨收場。事後,不少台灣評論歸結國民黨再一次失落高雄市市長寶座的原因是因為:民進黨的「鬧事」能力太強,選戰策略成功;淺綠支持者及隱性支持者發揮功效;還有是意識形態的鬥爭已超越民生福利的政綱。但依筆者所見,國民黨是次選戰的失利,其實是選民對馬英九的「領導能力」投了不信任票。馬英九若不痛定思痛,零八年總統大寶或再失落,也不好說!

馬英九決策如說話般「慢」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每當台灣有重大事故發生時,他往往是第一位跳出來發表「驚」人偉論的政客,殺國民黨人一個措手不及。如二千年總統大選後,馬英九竟然動用台北警力開路到李登輝官邸,要求李氏辭去黨主席一職,已被人質疑「公器私用」;零三年非典肆虐,馬英九又向醫護人員下達重令「擅離職守者作逃兵論」,令人心更慌;三一九事件之後,馬英九在無理據的情況下,聯同無黨籍立法委員陳文茜召開記者會,為兩彈案作一個陰謀論分析,平白為綠營支持者提供了口實,大肆進行反動。在他當選國民黨主席後,他又不理黨員的勸阻,出席阿扁的雙十活動,結果被阿扁「修理」一頓。以上數點,可見他完全不清楚自已的身份及角色,亦不懂得權衡輕重。

是次選舉,據知高雄市黨部認為台北市候選人郝龍彬長期領先主要對手超過二十個百份點,馬英九應及早到高雄助選,尤其在胡志強伉儷發生交通意外之後,為黃俊英「沖人氣」,打「悲情牌」。可惜,在黨員的千呼萬喚下,馬英九在選前一周左右才公布正式「進駐」高雄,時機幾近盡失。選舉期間,馬英九被指濫用市長特支費時,他沒有第一時間澄清及將箭頭直指行政院的制度存在漏洞,反而是一再強調「我不知道,我沒有!」這算是什麼答案呢?選舉當天,黃俊英被指收買「走路工」,意思是形同賄選,馬英九沒有即時率領高雄市議員一字排開,在傳媒面前為黃俊英背書,反而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要待司法機關的調查結果再議。可見馬英九完全不了解「幾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選戰基本法。他那「硬不超來」及「軟趴趴」的領導風格實在令支持者為之氣結,悲嘆一句「恨鐵不成綱」。

馬英九依仗他那「金綱不壞之身」,肆意為自已帶來不必要的政治衝擊,令自已的支持度在短短一年間由八成三下插至四成八,是次選舉結果,顯示台灣群眾對馬英九的執政能力存在懷疑,若他仍不三省自身,而歸疚他人,零八年總統大寶的失落,近乎已經可以預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