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星期二

2025年7月28日《粵精彩》(Nina面對面)精彩254集葉振東博士:「大罷免」為何大失敗?民進黨賠了夫人又折兵?|國民黨又如何「守護民主、守護台灣」? 藍白一直「合」?

 

嘉賓:兩岸時事評論員葉振東博士

主持:王文君

直接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a-4Hh_iXA

 

1.      「大罷免」災難級慘敗 民進黨賠了夫人又折兵?

2.      第二波「大罷免」8.23再來?結局將如何?

3.      國民黨又如何「守護民主、守護台灣」?

4.     藍白是否一直「合」?

 

 

#大罷免 #民進黨 #國民黨 #藍白合

2025年7月28日《彌敦道政交所》大罷免 大失敗 TOTALLY UNEXPECTED?

嘉賓: #葉振東 博士 主持:湛國揚 10pm 2025/07/28
https://youtube.com/live/f-O5M-KCato

請即訂閱 《 #彌敦道政交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hzHvoWaCsrqgd_PrGtSfQ

請加入彌敦道PATREON www.patreon.com/NathanRoad

請即訂閱 《彌敦道政交所》
https://www.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民主 #國民黨 #民進黨
#選民 #大罷免 #大失敗 #政治契約

2025年7月28日 - 是民主 令台灣大罷免大失敗

 

網址及刊文:https://www.master-insight.com/article/44979

隨着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在記者會上,吐出一句:必須承認失敗;726 全台大罷免,最終以大失敗落幕。由於這場大罷免是合符民主原則的政體中罕見,所以吸引了不少外國傳媒的關注,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新聞台、澳洲ABC News等。英國的BBC更罕有地,實時公布選票結果。

這場大罷免可以說是充滿戲劇性,由罷藍不罷錄,到藍委全過關,相信令不少評論員大跌眼鏡,當中包括筆者在內。筆者一直認為綠營無可能志在24席,亦同意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的分析:只罷免5席以下就是賴清德輸(註1),原因是大罷免無助民進黨重奪立法院的控制權,改變朝小野大的格局。但大家做夢也無法想到,罷藍一席都沒有成功。筆者選後反思,發現投票日前,我們過分以政治市場學的理論,去分析選民的投票行為;而忽略了民主原則,這才是支撐台灣公民社會成熟發展的頂樑柱。

 

互相信守的政治契約

首先,這次民進黨提倡的無差別大罷免,一開始就充滿爭議。除了勞民傷財之外,從選舉工程的角度分析,這種做法是戰線太多,極容易失焦。加上大部分被罷人士,並非徐巧芯、王鴻薇等話題人物,亦非傅琨萁曾經身陷囹圄,現在又可能干犯《反滲透法》的總召,即大罷免本身就失去了一面大義的旗幟。

更重要的一點是,有資格在大罷免中投票的選民,與換屆選舉時的選民基礎,基本上是高度一致。這說明了現在國民黨被提案罷免的人士,在2024113日與選民,所定立的「政治契約」(第112頁)(註2)並沒有根本性改變。即使是傅琨萁,也是當時選民透過手中選票,這種政治貨幣「買」 回來的選擇。這亦解釋了,當年韓國瑜擔任高雄市市長,被成功罷免的原因,就是他破壞了與選民之間的「政治契約」,讓選民認為撞上了詐騙集團。因為選民當年買你回來是當市長,不是當總統。

 

公民權利的清楚劃分

其次,根據台灣的選舉法,透過比例代表制選出的不分區、立委,是不能罷免的。而是次大罷免的24名國民黨對象全數是分區立委。從制度上,便解釋了是次大罷免,選民是清楚知道,自己在行使什麼公民權利;支持大罷免的陣營,為什麼一直難以與選民產生共鳴。

我們按大數據統計,不難發現這次支持大罷免的公民團體/人士,當中的文宣口號,都包括抗中保台的元素,例如:反共護台、罷免就是剿匪等。只要我們按制度主義細心分析,便會發現這些議題,屬全台性利益,是透過政黨票勝選的不分區立委的責任,而分區立委所代表的是地方利益,責任是把在地人的意見、需要帶到立法院。支持罷免的陣營,以全台性議題,喝求在地人,把他們一年前選出的民意代表罷免,實在有點緣木求魚。而在投票日臨近,支持罷免的陣營繼續高舉抗中保台,就更是適得其反;他們的文宣,變相敲醒了選民,不應以全台性議題,罷免地方代表,支持罷免是不符合選民,在民主政體下行使公民權利的邏輯。

 

民主政體的優點:自我修正

波普(1999)早便指出:「民主的價值不在於人民統治,而在於人民能夠不流血地罷免統治者」(第247頁)(註3),最簡易清的解釋,就是民主政體是可以透過非戰爭手段自我修正。所以民主政體是不會假設政府永遠是對的,否則任期與連任限制的設立,便沒有合理性;選民亦無法透過選票與政府重新締約,建立政治信任。這是正常時期的正常做法。除非遇上戰亂等非常時期,例如烏克蘭去年的總統選舉,便因俄烏戰爭而暫停。而罷免權的設立,是對公民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的保障,屬一種非常手段。

反觀今次之罷免,台灣是處於正常時期,選民清楚知道這24位國民黨立委,如果在任期內「跳票」,下次改屆選舉,便以手中選票把他們「轟」下台便可。無須在正常時期,以非常手段把他們罷免。何況台灣在過去20多年,先後把重要的選舉改為三合一、九合一。目的就是讓民眾,不用天天「活在選舉中」。如果這次大罷免成功,豈不是破壞了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政體。走回從前的老路!

 

經得起檢驗的台灣民主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關民主的討論為,並不只是政治學的議題,更是一種聯通世界的語言。而且民主不是誰說了算!筆者相信,世上應該沒有多少平民百姓,會認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等是民主政體吧!如果政體經不起檢驗,莫論你如何改頭換面,也稱不上民主。

今次台灣的大罷免大失敗就是民主政體的示範單位,結果充分反映了選民的個人理性選擇與不確定性。而客觀的結果,亦反映選民認為一黨獨大,並不符合選民的利益;要知道政府在行使公權力時,是需要具備麥迪遜在聯邦論中提及的制衡與監督(註4)。

早前駕鶴仙去的著名政治評論員南方朔先生,是我們不少同儕的啟蒙老師。他曾經批評台灣的民主是「劣質民主」,如今大罷免大失敗,相信可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靈。請放心,據知今日台北西門町街頭,繼續人潮如鯽、張記炸醬麵門外照樣大排長龍,台灣一切如常。餘下的,就看看國民黨如何守護民主、守護台灣了!

 

註:

1. 董事長開講。(2025626日)。預言大罷免結局 吳子嘉:只罷免5席以下就是賴清德輸!(YouTube影片連結)

2. 唐斯,A.2010)。《民主的經濟理論》(姚洋、邢予青、賴平耀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57年)

3. 波普,K.1999)。《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陸衡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45年)

4. 麥迪遜(Madison, J.)。(1788/2021)。《聯邦論》(尹宣譯,第318頁)。譯林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788年)

橙新聞。(2025年7月28日)。粵港高校辦兩地事業發展雙向考察團 倡ESG跨境合作人才共享。

取自:https://www.orangenews.hk/wqly/1285001/%E7%B2%B5%E6%B8%AF%E9%AB%98%E6%A0%A1%E8%BE%A6%E5%85%A9%E5%9C%B0%E4%BA%8B%E6%A5%AD%E7%99%BC%E5%B1%95%E9%9B%99%E5%90%91%E8%80%83%E5%AF%9F%E5%9C%98-%E5%80%A1ESG%E8%B7%A8%E5%A2%83%E5%90%88%E4%BD%9C%E4%BA%BA%E6%89%8D%E5%85%B1%E4%BA%AB.shtml

//今次活動是2025年度廣東省社科聯青年學術工作坊「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海外留學回國人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首站』的階梯式作用機制工作坊」的系列活動之一,邀請了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華東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張冉,小鵬汽車ESG工作組負責人鄧江波,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服務經理柳寧,廣州大學城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張海霞,澳門港澳台發展研究協會會長徐勁飛博士,凱捷中國 Capgemini 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轉型總監張紹光,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學生及社區參與助理總監葉振東,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傅承哲,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王仁和,廣州數易思信息技術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逸康等眾多業界和學界代表出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