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日星期六

2020年10月3日 - 當中秋節遇上台灣烤肉的意義

 閱:香港商報(2020年10月1日)香港多個高校舉行升旗禮賀國慶,有感而作。


網址及刊文:https://www.thestandnews.com/%E5%8F%B0%E7%81%A3/%E7%95%B6%E4%B8%AD%E7%A7%8B%E7%AF%80%E9%81%87%E4%B8%8A%E5%8F%B0%E7%81%A3%E7%83%A4%E8%82%89%E7%9A%84%E6%84%8F%E7%BE%A9/?fbclid=IwAR2YKvyUNfzCg61-ujxtetxxpMWJL8gv30xH9YWfMub5M40AQsdgyC_s_KA

多年以來,筆者一直認為,如果中國有統一的一天,中央應該「充份利用,長期打算」香港的年青人,利用他們與台灣的新生代進行溝通,為兩岸和平談判進行鋪墊。原因是兩岸分治大半個世紀,新生代在南轅北轍的政治體制下,所建立的認同與價值觀,根本是沒有任何共同的政治語言。相反,香港自七、八十年代與台灣同為亞洲四小龍,雙方在經濟與旅遊方面的互動非常頻繁。我們不難發現,從前我們喜歡的偶像,例如四大天王,就是台港年青人之間的重要紐帶,後來的哈日族、韓風,在互聯網年代,台港步伐簡直就是一致。這種生活與文化日積月累的認同,有意無意間成為了政治認同的重要基石。即香港年青人應該是與台灣的新生代比較容易談得攏。無奈,我的建議在過去二十多年似乎不被重視,在今日中港矛盾嚴重的情況下,更變得「膠過硬膠」!

在筆者眼中,台港連線本身就是一種在地內化的過程。因此,不少我們香港的用語,會不自覺地帶到台灣,當中最明顯的當然就是‘港式粗口’ ;台灣的習俗也會慢慢地搬到香港。過去十多年,每逢中秋,筆者也發現香港有不少的年青朋友,知道在台灣的中秋節,又叫「烤肉節」,甚至真的會開團去燒烤,又或者以韓燒應節,不過,他們對烤肉節的了解,可能是原自一句經典廣告對白:「一家烤肉萬家香」有關。詳情請參閱:「中秋節烤肉」的全民運動發展史」,其實伴隨著烤肉節的發展,本身就是台灣過去數十年的發展沿革的故事。                                               

「醬油,罐頭」讓世界吃到台灣

台灣自1972年退出聯合國以來,讓世界繼續看見台灣,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生存議題。台灣當時雖然政治失利,但經濟上卻與世界繼續接軌,而且成績非常亮麗。台灣1970年至1979年間,出口貿易平均年增長17.6%,外貿暢旺除了大大改善了台灣人的生活水平以外,也令到台灣一度成為亞洲最高美元儲備的地方;不少台灣人因為要做生意的原故,而長期旅居外地,思鄉之情在所難免,而具有濃濃台味的醬油,罐頭等速食品,不但成了旅港台灣人的心靈慰藉,也同時把台灣食品帶到全球。筆者相信,老一輩的香港人對已結業的「民生百貨」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在民生百貨,大家一定會找到萬字醬油、金蘭脆瓜等台灣古早味。這種早已入屋的佐料與常備菜,在廣告推動之下,自然便極易引起在地人,特別是香港人的回響。

農產發達,擺脫吃下欄貨的苦日子

其次,當然就是伴隨著台灣社會及農產技術的高速發展,肉食品已經變得親民;讀者可能不一定留意到:豬肉鬆 - 曾經是台灣最著名的伴手禮;他之所以得以風行,是因為制作成本相對較低,肉鬆是不需要使用原塊豬肉,只需一些賣相欠佳的邊角料已經可以製作誘人的肉鬆,情況跟:魯肉飯是大同小異的,詳情請參閱:「肥了!也要吃的『魯肉飯』」而且只需一丁點,便已經足以下飯,這既可解台灣人的思鄉之情,又可以彰顯台灣人辛勤刻儉的性格。其後,麥當勞進軍台灣,早期的麥當勞也只有阿兵哥是常客,因為他們當年的售價並不算便宜,而且碩大的免治牛肉漢堡,在那個年代是上好的料理。還記得小時候,舅舅,姨媽來港探望我們的時候,很喜歡說:請你們去吃牛排。就知道在他們眼中,原塊的牛排是多麼高級。

後來,大家可以在中秋節:一家烤肉萬家香,明顯就是肉類生產大幅上升,吃肉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否則根本是無可能辦燒烤晚會。因為烤肉甚樣龜毛,也不可能用肉碎的。早年,香港因內地供港活豬減少,而導致豬肉價格狂升數倍;台灣表示可以為香港提供活豬,就證明了豬肉在台灣的供應是綽綽有餘,也因為活豬供應充足,台灣人到現在還是喜歡吃「溫體豬」,即新鮮豬肉。早前台灣宣布開放美豬進口,筆者相信只是政治上的姿態,多於經濟上的效益。因為台灣人的胃口,只接受極高級和牛、鮪魚、斧頭排是速凍冰鮮。其他急凍進口肉食品,一直銷情都是強差人意。

慰解台北人的寂寞

還有一點,就是對台灣島內的人口流動,確立了烤肉節的地位。國府遷台之後,發展策略一直是重北輕南,多年以來「台北人」這三個字,對台灣人來說,都有種難以形容的優越感。台灣的年青人想尋夢、打拼、賺錢,當然就是去台北找機會了!根據台灣行政院2019年的資料顯示,台北市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的收入若為$122, 906港元,而同屬直轄市的台南,卻只有大概$81, 817,相差非常明顯。北上發展的新生代,當然不可以常常回鄉,否則無論是時間,或是交通費都會虧很大!因此通常北上打拼的台灣人,就只有在過年時回鄉圍爐,或是在大年初二的「回娘家日」可以與長輩團聚。那一個人的中秋節,既省得麻煩在家煮飯,也不想一個人獨過,與北上追夢的朋友們一同燒烤,互相慰問支持,便成了很好的節日選擇;而這個寫照,正正是烤肉節重要的社會功能。

時移勢易,便捷的高鐵,縮短了台灣南北之間的距離,而人與人之間卻不見得拉近了!所以,現在的中秋節,台灣不少飯店餐館,也有專門為「獨獨」而設的一人燒烤吃到飽,詳情請參看:「烤起來,一個人也能吃燒肉!最熱門10大單身友善燒肉店」,這未嘗不是另一種台灣人的心靈慰藉;也讓我反思到文化認同,衍生的身份認同應該是潛移默化。沒有在地的感覺而來硬的,往往適得其反,引人反感。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是說過: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嗎?其實在中秋烤肉如是,人心回歸的工作一樣如是!


相關研究:二零二零年十月六日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

宜居城市評分持續下跌 更多市民作移民準備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最新一項電話調查發現,就香港是否適合居住與生活作評分,受訪市民對香港「宜居」城市的平均評分為49.6分,較20199月顯著下降,也是自2017年始創該評分以來的低谷。一成半的受訪市民近期已為移民作準備,相比20199月的調查結果顯著增加。

是次調查成功訪問了73718歲或以上的市民。受訪市民為香港適宜居住和生活的程度作評分,平均分數為49.6分,較20199月的54.4分顯著下降。評分延續近四年(2017-2020)連續下跌的趨勢,也是自2017年始創該評分以來的最低(見附表一)。

四成四(43.9%)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將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有四成七(46.8%)受訪市民表示沒有打算,另有9.3%受訪市民以「不知道/很難說/沒有想過」回應。是次調查的受訪市民中,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比例(43.9%)較20199月的調查結果(42.3%)沒有顯著變化(見附表二)。

有移民或移居外地意欲的受訪市民中,三成五(35.0%)表示近期有為移民或移居做準備,而六成五(64.8%)則沒有。以所有受訪市民為基數,一成五(15.3%)受訪市民表示有作準備,而近三成(28.4%)受訪市民則沒有做準備。相比20199月的調查結果,無論以有意欲的受訪市民為基數或是以所有受訪市民為基數,有為移民或移居做準備的受訪市民比例皆顯著增加,是近三年(2018-2020)的新高(見附表三)。

有移民或移居意欲的受訪市民中,除一成六(15.7%)不知道或未有決定移民或移居目的地,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移居目的地是英國(23.8%),澳洲(11.6%)和臺灣(10.7%)(見附表四)。將有移民或移居意欲受訪市民的開放回答整理歸類後,以樣本人數為基數計,前四項最多人提及的本地因素為「不滿特區政府/特首/高官/不滿政府政策」(27.3%)、「香港政治爭拗太多/太煩/政治不穩定」(23.6%)、「香港自由(包括言論自由)/人權情況變壞/喪失新聞自由」(19.8%)和「香港政治不民主」(17.6%)(見附表五)。而前四項最多人提及的移民或移居目的地因素則為「該處自由(包括言論自由)/人權狀況較好」(23.3%)、「該處居住環境較寬敞」(19.4%)、「該地政制較民主」(18.7%)和「該處放寬港人移民條件」(15.2%)(見附表六)。相較前三年(2017-2019)的調查結果,是次移民或移居外地的本地和目的地首項因素都與政治有關(見附表七及附表八)。受訪市民在受訪時已經擁有外國居留權的比例為9.4%,沒有的比例為90.6%(見附表九)。

是次調查也詢問了市民對移居內地的看法。有近一成(9.5%)受訪市民有打算移居內地,沒有打算的有近九成(87.6%),另有2.9%以「不知道/很難說/沒有想過」回應(見附表十)。將有移居內地意願受訪市民的開放回答整理歸類後,以樣本人數為基數計,前四項最多人提及的本地因素為「香港居住環境擠迫」(24.8%)、「香港政治爭拗太多/太煩/政治唔穩定」(15.6%)、「香港經濟情況欠佳/經濟沒前途」(13.0%)和「反修例運動造成政治動盪」(11.3%)(見附表十一)。而前四項最多人提及的內地因素則為「內地居住環境較寬敞」(34.3%)、「內地經濟發展前景較好」(24.1%)、「社會秩序穩定/治安較好」(21.8%)和「沒有太多政治爭拗」(8.7%)(見附表十二)。

是次調查於二零二零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晚上進行,家居固網電話和手提電話成功回應率分別為34.2%35.7%。以737個成功樣本數推算,百分比變項誤差約在正或負3.61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於95%)。調查結果以樣本被抽中機會和統計處最新公佈的性別和年齡分佈作加權處理。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