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志隆 圖/攝:邱梓彬
「我們1988年入村,成30年啦!」沙田耀安邨業委會主席吳超洪坦言,村內人口漸老化,設施也較老舊,雖然也希望區內「老友記」多多運動,但吳超洪曾坦言,沒有合適場地,沒有設施等等問題也曾讓他「冇辦法」,直到區議員李世榮與葉振東討論「點亮耀安」的建議書。
日前,健體徑進行了揭幕儀式,並請到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太平紳士主禮。徐英偉除了對活動表示支持以外,更表示這個模式可以複制到其他社區,有助推動社區關係。
葉振東是香港專業進修學校的老師,而該校就在耀安邨的社區內。該校正在推廣一個「共建社區新資本」的概念,希望透過專業整合,將社會上不同群體「多餘」得資源加以整合,然後為有需要的社區做出貢獻。
康體場地未能追上需求
在人口密集的香港,要在社區內找個運動場地確實不容易,翻查康文署過去十年的記錄,康體活動的參加人數,由2005年的166萬人次,增至2015年的254萬人次,增幅高達五成;但同一時間的場地數目就寥寥可數,體育館只是由85間增加至96間,運動場過去十年只增加一個。增幅比較理想的只有游泳池,由36個增至43個,增幅有兩成。
葉振東表示,社區有居民,學校有專業,學生有熱誠,社會團體有資源,加以配合,可以解決一些平時被人遺忘的社會問題,比如缺乏合適的社區運動場地。
港專賽馬會服務學習計劃項目統籌袁偉恆說,希望透過這個訓練可以讓村民學習到這個運動,達至身體健康,同一時間也能增強對社區的歸宿感。
參與者:未想過石柱都可以做運動
親身參與過第一階段活動的吳超洪表示,受過專業訓練的學生先為參加者做身體測試,以了解個人體質及運動基礎,然後再安排合適的運動方式,讓參加的居民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達到運動健體的目標。「只是利用村內原有的設施,如樓梯、石凳、石柱等去做運動,我覺得這個概念幾好」,吳超洪坦言未想過石柱都可以做運動。
在該計劃擔任社區運動導師的港專同學陳嘉欣表示,為吸引更多街坊參與社區的運動計劃,他們更將區內的一條樓梯重新設計成色彩絢麗的樓梯畫,「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去做運動」。
葉振東指出,針對社會問題,透過聯繫各方面的資源以解決問題,就是「共建社區新資本」的核心理念,而且社區透過這個活動也能提高社區的鄰里情感,也豐富了社區的生活。
編輯:吳志隆 責編:李仕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