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認為區議會是倡導者角色,既然區內各機構已經懂得自行配對,提倡共融。我們便應該功成身退,再針對其他有需要的群眾,提出更創新的社區關愛活動。這種先立後破,大捨大得,從不抱殘守缺的信念,亦令我後期願意毅然放下大埔,另覓新天地。
要主動表達關心 大埔多所中小學學生與長者分享校園生活 月堯
每到中小學校上學放學時間﹐學生﹑家長﹐接接送送熱熱鬧鬧。然而﹐當喧鬧過去﹐或許細心的人會注意到﹐還有不少人在學校附近若有所待﹐或悠閒地探視﹐或久久地凝望……
注意到學校門前這些細微之處的人﹐是大埔區議會轄下的大埔青年議會。在區議會社會服務委員會老人服務工作小組的組織下﹐一個「長幼同步千禧年」的活動剛於上月完成﹐二十多位老人家得以藉著這個活動﹐開開心心地來到學校的課室裡﹐與兒孫輩的孩童分享學校生活。不過﹐與其說這是給予長者一個重溫校園生活的機會﹐不如說能夠令學生們親身領受長者的關懷﹐了解長者的生活。
大家同上一節課
「我們不是在幫老人家﹐而是在幫自己秔」在大埔梁省德學校讀六年級的湛穎詩是這樣想的。
這項「長幼同步」計劃在多所中學和小學進行﹐活動共有四部分﹐包括長者在學校上課時間到校探訪﹐與學生一起上同一節課﹔長者與學生進行交流活動﹐由長者分享人生經驗或教授自己獨特的技巧﹔學生也會教導長者製作小手工或使用電腦﹔在最後的嘉許禮上﹐長者和學生聯歡之餘還派出代表到醫院探訪病人及送贈自製小手工禮物。
「第一次看見婆婆來到學校﹐我覺得她們很和靄可親秔」大埔官立小學六年級學生劉穎鈺說﹕「初初我以為她們什麼也做不來﹐但是原來她們都『好叻』秔就像她們以前從來沒有玩過電腦﹐後來一教就懂得了﹔還有﹐她們教我們做體操﹐我們以為很容易﹐誰知做起來很難﹐有時還會站不穩﹐婆婆就不會跌﹐還鼓勵我們不要怕秔」
能了解彼此生活
穎鈺說﹐能參加這個活動很開心﹐因為能接觸到老人家﹐能和他們一起交談﹐可以了解到他們的生活﹐令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不要認為六年級的小學生對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都是抱著被動的態度﹐同在梁省德學校唸六年級的陳嘉文就有自己的想法秔「我家裡沒有老人家﹐這些活動﹐可以令我學到如何與公公婆婆相處秔」
三位六年級同學都覺得﹐以前感覺老人家不好玩也不會樂意和自己玩﹐但在活動中雖然大家接觸的時間短﹐但從老人家身上也學習到很多東西。陳嘉文表示﹕「應該多些主動表達自己的關心﹐如對待父母﹐在他們放工回家時送上自己的問候﹐問一下他們是否辛苦﹐現在我懂得應該這樣做秔」湛穎詩認為﹕「上街晚了回家﹐要主動打電話給媽媽﹔媽媽總是怕我上學放學時亂過馬路﹐現在我懂得親口對她說我不會這樣做﹐讓爸爸媽媽放心。」劉穎鈺說﹕「現在每天上學時﹐我會對媽媽說不用擔心﹐我自己會一切小心。」
向自己的父母講一些貼心的話﹐並不是長者們要求這些小學生做的﹐而是小朋友們通過與長者一起交談時﹐了解到他們的生活﹐感受到他們的心聲﹐從而在幼小的心靈中也有所反省和領悟。難怪這三位同學的老師都說﹕「覺得她們長大了好多秔」
自己也可以幫人
大埔梁省德小學活動老師鄔智敏表示﹐參加活動的同學都很乖﹐和老人家一起相處的過程很融洽﹑很開心﹐這是一個互相幫助的過程秔「與陌生人交談﹐一起做手工﹐在這些活動裡﹐他們學習到關心別人﹐這是很大的收穫秔」
大埔官小的傅遠芳老師也說﹐因為要準備和老人家一起玩的活動﹐所以預先要讓同學學習做電腦卡片的軟件﹐所有同學都很用心﹐願意花時間去學﹐連小息也顧不得去玩了。「和婆婆們在一起時﹐同學們都很主動耐心地教婆婆怎樣做﹐後來他們對我說﹐原來自己也可以幫助人﹐學到的東西都是有用的。」
傅老師認為﹐同學們的良好表現也令長者們覺得很開心﹐而且譆他們「又乖又叻」秔「得到別人的譆賞是會很高興的﹐所以很希望學校和同學多參加這些活動﹐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