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很快便過,當時我發現原來並非童軍之友社,不容許自務會社生存;其他中心亦相繼推出類近政策。於是,我便吸收了越峰、少施兩社,為團員創造更多領導機會。
《當年有關卓施社會服務團 - 越峰舍義工小組的報導》
當時,卓施中的青年議員極多,為了一陰一陽地配合青年議會的「大步伐」政策,及卓施透過社會福利署的邀請,不少服務是來自北區,所以,我亦成立了北區分會;服務版圖變成全個新界東北。
《當時會員大會,互選主席除了有制度以外,人多得要租一個社區會堂來進行。》
這一年,卓施更‘大膽’地,以一個學生組織,頒獎與其他社會人士,及團體;而社會人士不多受落,及引以為傲。這種破格行為,進一步鞏固了卓施在社會上的地位。
頁 1:
頁 2:
頁 3:
頁 4:
頁 5:
頁 6:
頁 7:
頁 8:
頁 9:
頁 10:
頁 11:
頁 12:
頁 13:
頁 14:
頁 15:
頁 16:
頁 17:
頁 18:
頁 19:
頁 2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