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星期日

2018年4月29日 - 家常下飯菜(豆豉鯪魚炒萵筍及剁椒肉沫)

長跑回來,已經累得不想動,憶起家中還有寂寞已久的豆豉鯪魚,和剩下的青剁椒,便在回家路上順路買了萵筍及肉沫拼湊一下,連菜譜也不用介紹的下飯菜,一下子便完成了!份量還多得可以成為明午的便當呢!有時,簡簡單單已經很好!


2018年4月29日 - 本麒麟 メイキング

近期忙得每日只睡了數小時,今早也可以比「跑梅子林」還要好的成績,完成妙思猛龍慈善跑 2018萬宜水庫段 ,明顯平日我「跑梅子林」得到了成效,實在「飲得杯落」。這款新上市的本麒麟並不花巧,卻有非常扎實的啤酒原始味道,正如長跑一樣,只能一步一步地鍛煉出來,好的啤酒也是如此!


2018年4月28日星期六

2018年4月28日政壇新秀訓練班 -《第七百零一集》譚耀宗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 言論自由

今日講清楚:既然本來無一物,何懼「結束一黨專政」,自我製造敵我矛盾呢?還不是為了建設民主中國。


節目重溫:http://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YoungPolitican/episode/500574

大約一個前,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修憲,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的字眼,新任全國人大常委的民建聯譚耀宗指,日後提出「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可能違反憲法,甚至會影響參選立法會資格,言論一出,立即引起大家嘩然。就連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港澳辦前主任王光亞,都話在香港呼減「結束一黨專政」塵該不可以參選立法會。咁下次六四晚會分分鐘過萬人叫完口號,會被認住,即時失去被選權,但要搵人手認低咁多個人既樣至得。

歌都有得唱「年少多好,頑劣多好」,連譚耀宗自己亦曾熱血過,香港人應該立即想到一個熟悉的畫面,在八九年六月四日的《城市論壇》,他說:「對於昨晚在北京發生的事情,我表示強烈譴責北京當局血腥鎮壓北京學生、群眾。」 那譚耀宗是否也在質疑黨的領導? 希望,中央認為他沒有這樣的意思吧……

唔通中央真係要進一步收窄香港人的言論自由?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兼支聯會常委尹兆堅說這是製造白色恐怖,威嚇市民,一向嚇大的香港人今次又會唔會被嚇親呢?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譚耀宗和我們談談香港式的言論自由。

《節目時間往往不足以滿足新秀們與嘉賓的交流,有直選經驗的譚耀宗願意在節目後留下片刻,面對新秀的提問,可以看到直選的鍛煉,是如何建立起政治人物的底氣。》



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2018年4月27日 - 噶瑪蘭經典獨奏 波本桶威士忌原酒 單一麥芽威士忌

完成了一連串忙得只剩下「大」字的工作,終於可以休息一下,淺嘗這款特別的威士忌,他雖然酒精高達54%,卻很易入口,不像烈酒,而且有種特別的果甜味,很有苦盡甘來的味道,不經不過便幹掉了這一小瓶!


2018年4月25日星期三

2018年4月25日本地晚餐 - 北角渣華道62-68號高發大廈地下及1樓《鳳城酒家》二人翅餐及2007 IronBark Hill Cabernet Sauvignon

終於可以一嘗這個套餐,出品是舊工,味道算不錯,只是份量略嫌比較少;不過配上這瓶經歷五代的櫻桃果香充實的紅酒,無論人與酒、酒與菜都很對味,可能大家都是有點歲月留痕吧!


2018年4月23日星期一

2018年4月24日 - 加賀鳶純米大吟醸藍

2017年新上市的藍,具有山田錦的米香,配合福光屋的釀造,冰起來之後,非常清爽,而且價格非常平易近人,只要大概2160円。酒逢知已,很容易不經不覺已經幹掉一瓶。加上那藍瓶,很有金澤冷艷高貴的感覺。



2018年4月21日星期六

2018年4月21日政壇新秀訓練班 -《第七百集》張楚勇(城大公共政策學系高級特任講師)- 青年發展委員會

今日講清楚:今日上半部份,我們討論到沒有實權的諮詢委員會也被中央與特區政府視為「爭奪管治權之爭」時,令我想起2015314兩會期間,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委員楊瀚(西安事變西北軍領袖楊虎城之孫)炮轟中央近年對香港的統戰不善,出了大問題,在方向上沒有搞清楚統戰的對象。直斥「你統誰?統敵人呀!」



節目重溫:http://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YoungPolitican/episode/499298

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成立青年發展委員會,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委員會今個月開始運作,其中非官方委員的平均年齡為三十五歲,當中三個是透過青年自薦計劃招募,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深信委員會能向政府就青年所關注的廣泛議題出謀獻策,有效反映青年人的聲音。

除咗呢個委員會,其餘4個有份招募青年人的諮詢委員會亦將陸逐公佈名單,雖然只得total 十一個人咁大把。大家開始關注,啲委員會是否真的能反映不同青年人的意見?班年輕委員會中來自代表政黨的7個人中6個有建制背景,而且經過自薦計劃入選的18歲科大生在網上公開反對過佔中,指「佔中比八號波還要勁」。委員會副主席劉鳴煒指委員背景多元化,形容委員會的組成「近乎完美」。

不過這樣的人選安排到底會否令人覺得政府只想聽「想聽」的聲音。

早前出戰民主派初選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就覺得更質疑委員會沒有政策制訂功能,「以監督為主……而唔係搵一班人一齊傾下點做野」,覺得成立青年發展委員會只是「整色整水」,令政府繼續做一堆「堅離地」的政策。

之前民選的年輕立法會議員被DQ,有年輕人想參政又沒有參選資格,現在青年發展委員會會否是年輕人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的機會呢?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來城大公共政策學系高級特任講師張楚勇和我們研究這個青年發展委員會的作用。


我相信17年前,我們兩師徒做夢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會同台一起做節目。不過,作為學生有一朝能與老師一同坐而論道,是一種光榮。

2018年4月21日本地午餐 - 尖沙咀亞士厘道14號亞士厘大廈地下《大阪日本料理》

一直很想試試這所老店,沒想過老店的出品與手藝也是非常傳統。我敢打保證他的刺身,比五星級大酒店還要好。期間限定的大阪もつ鍋不但牛小腸吃得出是‘真和牛’香,味道也很有關西風。難怪雖然平均一客午餐也要$150元左右,但午市還是座無虛席。


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

2018年4月20日 - 木內酒造常陸野貓頭鷹赤米

這款以紅麴米與櫻花木桶釀造的啤酒,色香均非常特別,緩解了我近日的疲倦,實在很出色,很值得一試!





2018年4月20日 - 中美貿易戰的「台灣牌」


網址及刊文:https://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4%B8%AD%E7%BE%8E%E8%B2%BF%E6%98%93%E6%88%B0%E7%9A%84-%E5%8F%B0%E7%81%A3%E7%89%8C/

美國公布「301 制裁」清單,對中國一千三百項產品徵收 25% 關稅,中國隨即採取報復行動,對美國大豆、汽車、化工品及飛機等十四類一零六項商品加徵 25% 的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更表示,中國不怕打貿易戰,面對貿易保護主義行徑,中方將奉陪到底。中美貿易戰看似一觸即發,直至美國貿易代表署率先表示「301 制裁」清單只屬建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中,才釋出善意表示將進一步開放市場,尤其是與美國工人息息相相關的汽車進口限制,並呼籲「對話而不對抗」。中美貿易戰的危機又迅速冷卻了一半。

國內不少評論以「早已預期」來形容是次貿易戰,甚至恥笑美國是「紙老虎」。不過,問題是為什麼這次糾紛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改變呢?關鍵其實是美國與中國討價還價的同時,把台灣置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巧妙地消費了「台灣牌」,在攻敵必救的邏輯下,逼得北京只能「得些好意須回手」。

中美關係的傳統主軸,在於台灣問題。不過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前提下,把奧巴馬時代的重返亞洲政策置若罔聞。兩岸之間只要沒有出現軍事衝突,美國便沒有必要主動在兩岸問題上節外生枝,加上在台灣,蔡英文的新南進政策,就是要離開中國的影響勢力範圍。無論美國或是台灣,都刻意在兩岸問題上與中國保持安全距離,造成台灣問題在中美搏弈之間慢慢褪色。不過,這種褪色當牽動著美國利益的時候,美國便會毫不留情地消費台灣。今次中美貿易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美國主動地向台灣祭出「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台官員互訪,及「行銷核准證」批准美國廠商對台出售建造潛艦的關鍵技術,實際上在外交與軍事上,改變了台灣的身份,得到接近主權國家的待遇,令中國在回應兩岸問題上變得相當尷尬。

首先,美國兩張台灣牌,對快將面對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民進黨政府來說,可以算是一枝強心針,證明了民進黨執政所取得的外交成效,超越歷任民選總統,有利民進黨的選情。加上「台灣旅行法」一經實踐,從前的「過境外交」不但成為絕響,美國以領頭羊的角色改變了對台待遇,其他與美國交好的國家,很有機會出現骨牌效應,陸續對台灣放寬主要官員交流限制,減少了梵蒂岡可能與中國建交對台灣帶來的衝擊,甚至使中國對台灣的外交打壓自然地不攻自破。

其次,台灣軍備的落後情況實在是慘不忍睹,「行銷核准證」出台,意味著台灣去年《國防報告書》提出的「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並非痴人說夢。

雖然上述法令,暫時還未實踐,亦非台灣主動提出,令中國沒有攻擊台灣的借口,但中國在面對台灣國際身份的實質性轉變,十九大報告又二十三次以強國自居,國內主張武力統一台灣的鷹派力量必然高漲。美國是次消費「台灣牌」之中,取得了主導權,只要稍加力度,逼使台灣派遣官員訪美,又或是與美國潛艦廠商簽定諒解備忘錄,中國便難以無視台灣坐大,無奈現時國內矛盾嚴重,國際大環境仍未有足夠理由武統台灣,很有可能因為貿易戰而在台灣問題上陷於進退唯谷的境地,因此,在權衡輕重的情況下,便只有盡快令中美貿易戰降溫。

當然,活在大國搏弈之中的蔡英文政府亦了解是次美國的大禮,是在美國優先的前提下,有心置台灣於險地。因此,台灣為求自保,只能作出冷冰冰的官樣回應。民主的選舉往往就是能夠培育政治人物適當的危機感。

原刊於線報


2018年4月19日 - 美國優先.貿易戰


網址及刊文:http://www.mylinepost.com/index.php/blogger/146-yn-180419-b1a

美國公布「301 制裁」清單,對中國一千三百項產品徵收 25% 關稅,中國隨即採取報復行動,對美國大豆、汽車、化工品及飛機等十四類一零六項商品加徵 25% 的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更表示,中國不怕打貿易戰,面對貿易保護主義行徑,中方將奉陪到底。中美貿易戰看似一觸即發,直至美國貿易代表署率先表示「301 制裁」清單只屬建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中,才釋出善意表示將進一步開放市場,尤其是與美國工人息息相相關的汽車進口限制,並呼籲「對話而不對抗」。中美貿易戰的危機又迅速冷卻了一半。

國內不少評論以「早已預期」來形容是次貿易戰,甚至恥笑美國是「紙老虎」。不過,問題是為什麼這次糾紛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改變呢?關鍵其實是美國與中國討價還價的同時,把台灣置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巧妙地消費了「台灣牌」,在攻敵必救的邏輯下,逼得北京只能「得些好意須回手」。

中美關係的傳統主軸,在於台灣問題。不過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前提下,把奧巴馬時代的重返亞洲政策置若罔聞。兩岸之間只要沒有出現軍事衝突,美國便沒有必要主動在兩岸問題上節外生枝,加上在台灣,蔡英文的新南進政策,就是要離開中國的影響勢力範圍。無論美國或是台灣,都刻意在兩岸問題上與中國保持安全距離,造成台灣問題在中美搏弈之間慢慢褪色。不過,這種褪色當牽動著美國利益的時候,美國便會毫不留情地消費台灣。今次中美貿易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美國主動地向台灣祭出「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台官員互訪,及「行銷核准證」批准美國廠商對台出售建造潛艦的關鍵技術,實際上在外交與軍事上,改變了台灣的身份,得到接近主權國家的待遇,令中國在回應兩岸問題上變得相當尷尬。

首先,美國兩張台灣牌,對快將面對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民進黨政府來說,可以算是一枝強心針,證明了民進黨執政所取得的外交成效,超越歷任民選總統,有利民進黨的選情。加上「台灣旅行法」一經實踐,從前的「過境外交」不但成為絕響,美國以領頭羊的角色改變了對台待遇,其他與美國交好的國家,很有機會出現骨牌效應,陸續對台灣放寬主要官員交流限制,減少了梵蒂岡可能與中國建交對台灣帶來的衝擊,甚至使中國對台灣的外交打壓自然地不攻自破。

其次,台灣軍備的落後情況實在是慘不忍睹,「行銷核准證」出台,意味著台灣去年《國防報告書》提出的「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並非痴人說夢。

雖然上述法令,暫時還未實踐,亦非台灣主動提出,令中國沒有攻擊台灣的借口,但中國在面對台灣國際身份的實質性轉變,十九大報告又二十三次以強國自居,國內主張武力統一台灣的鷹派力量必然高漲。美國是次消費「台灣牌」之中,取得了主導權,只要稍加力度,逼使台灣派遣官員訪美,又或是與美國潛艦廠商簽定諒解備忘錄,中國便難以無視台灣坐大,無奈現時國內矛盾嚴重,國際大環境仍未有足夠理由武統台灣,很有可能因為貿易戰而在台灣問題上陷於進退唯谷的境地,因此,在權衡輕重的情況下,便只有盡快令中美貿易戰降溫。

當然,活在大國搏弈之中的蔡英文政府亦了解是次美國的大禮,是在美國優先的前提下,有心置台灣於險地。因此,台灣為求自保,只能作出冷冰冰的官樣回應。民主的選舉往往就是能夠培育政治人物適當的危機感。

葉振東(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

相關閱讀:2018年4月18日《環球微視點》
一台美國發動機就足以掣肘中國科技 讓中國萬億級產業癱



01
現在貿易戰是子彈上膛,只待扳機扣響,人人都在犯嘀咕,特朗普這傢伙究竟圖啥啊?

解決貿易逆差、提振就業、為中期選舉造勢?堅持主張中國為非市場經濟、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的運作?

是特朗普目光長遠、腦袋靈光?這一點很難下結論。但他的直覺很可怕。

他將301調查這個重磅武器利用到了極致。這場貿易摩擦起先是以智慧財產權爭端為由頭,最終白宮卻理直氣壯亮出全面壓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意圖——今年3月美國提出的增稅領域,恰恰是《中國製造2025》規劃重點發展的十大高新科技產業和高端製造業領域。

這已不是簡單的貿易不平衡問題。這是兩個大國之間的產業較量,是守成大國對新興大國科技崛起的全面遏制。
02
美國媒體對中國的科技崛起高度警惕,甚至不缺微信自媒體上美國被嚇尿的調調。
早在今年2月份,美國知名地緣政治智庫斯特拉福戰略預測公司(Stratfor)發佈《即將到來的對華科技戰》。報告大贊中國近年來在高超音速導彈、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和量子衛星領域取得舉世矚目之成就,讀來隱隱有自豪感在胸中激蕩,字裡行間裡也時時質疑美國科技公司能否趕上中國同行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
人工智慧對於軍事、民生都將帶來一場徹底的變革,而中國在這方面對美國步步緊逼。2017年底工信部發佈的人工智慧三年計畫顯露了中國在核心技術領域想要實現自給自足的雄心,中國官方甚至還和民間科技巨頭強強聯手組起了夢之隊


(中美兩國的研發經費對比,請注意,單位是10億美元)

在中美雙方針鋒相對的前一周,英國《經濟學人》用封面報導《中美技術爭霸》也湊了熱鬧,表示機智的我早已看透一切
加州設計,中國製造,蘋果手機背後的字樣曾經代表了全球最大的兩大經濟體的分工。如今鬥轉星移,中國對美國構成的技術威脅令美國慌亂。中美技術爭霸會引發貿易戰嗎?



《紐約時報》用詞更狠,中美貿易戰會讓全球最先進的行業加速進入新冷戰時代,比美蘇冷
戰更冷,比美日貿易戰更難解:

以前,日本在科技上是競爭對手,但在軍事上是盟友。蘇聯在國防科技上是對手,但商業上遠遠不如......但中國在爭奪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下一代無線互聯網等前沿領域時,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資金。



明擺著,西方媒體都不認為這是一場大豆高粱、一鋼一鋁的貿易戰。美國很忌憚中國近年來在頂尖科技領域的成就,並且足以為此發動一場科技爭霸戰。

難道真是如此厲害了我的國?這幾年中國在高精尖領域已強勁到有壓倒美國之勢?

為了再度增強心中的民族自信心,我認真、主動、元氣滿滿地搜了中美在頂尖科技領域的差距,結果?呵,真是對這些美國同行的專業能力感到非常不滿!
高能預警,以下你將看到美國人對自己國情嚴重的認知不足!

03
美國在頂尖科技領域,究竟如何登峰造極,如何令人髮指。
1)美國用一台發動機就能掣肘中國製造
為什麼中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只相當於50年前美國的波音737
為什麼中國目前擁有的高原性能最優秀直升機是80年代向美國購買的美國黑鷹
為什麼中國戰機的爭氣機殲-20和美國的F-22相比還有10左右的差距?

最關鍵的都是心臟的問題。標誌一個國家最高精尖、最強大、科技力最密集的領域,當屬被稱為現代工業皇冠的航空工業,而皇冠上的那顆明珠,就是航空發動機。而中國竭盡半個多世紀之力,至今還沒造出一個成熟可靠的核心機。

目前美國掌握的頂尖科技是:成熟的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第四代軍用低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第五代軍用非幾何結構變換變迴圈渦扇發動機、軍/民用大功率渦軸/渦槳發動機……



(普惠公司研發的F119發動機)

因為兩台後燃推力達156千牛的F119發動機,美國戰機F-22可以做出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機動動作,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不開加力就可以超音速巡航的戰機,對於美軍霸權至關重要。



因為四台推力分別為191千牛的TF39渦扇引擎,美國C-5銀河號敢大聲說自己是世界上現役最強運輸機,沒有之一。上層艙可載運75名乘客。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2300米的距離內起飛,並在1493米的距離內降落。機身可裝載量可約估算為:100輛大眾甲殼蟲/6輛灰狗巴士/6架阿帕契直升機/2M1A2主戰坦克/1C-1301961年開始研製,1970年服役。



(通用電氣公司研發的TF39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需要在高溫、高壓、高轉速和高載荷的嚴酷條件下工作,並滿足推力/功率大、重量輕、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壽命長、油耗低、雜訊小、排汙少等眾多十分苛刻而又互相矛盾的要求。

因此也牽涉了材料學、氣動熱力學、結構力學等數不勝數的學科,是當今世界上最複雜、多學科集成的工程機械系統之一,任何一個學科存在短板,都會導致航空發動機水準受限。毫不誇張地說,航空發動機的水準就是一個國家基礎科學的水準和製造業的高度,當然,還要加上燒錢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山寨大國,研究了這麼多年,卻至今拿不出一款代表中國高端製造的量產型發動機。在這一高精尖的領域無法突破,自然也能明白為什麼當起賽車手的韓寒會抱怨中國給不出一台像樣的汽車發動機。

2)美國獨有的巨型天文望遠鏡稱霸光學領域
日常生活中的高品質數碼相機尼康、佳能都是來自日本,但事實上,當美國在發射哈勃望遠鏡(攜帶2.4米直徑的巨型透鏡)時,日本還加工不了0.5米級的同類型設備。

美國才是世界上最高端的光學強國,能加工出超大直徑光學透鏡的,也只有美國。
讓你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近日,NASA稱原定於今年服役的被稱為史上最強大望遠鏡的韋伯望遠鏡將推遲到2020年,以便讓工程師有更多時間確保任務成功。

這個巨型望遠鏡的口徑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3倍,比哈勃靈敏約100倍,品質卻只有哈勃的一半,承擔主要任務是調查作為大爆炸理論的殘餘紅外線證據。部署之後,能讓天文學家史無前例地窺探宇宙初期形成的第一批銀河。



而美國在研製直徑100米的超級薄膜透鏡設備時,中國還在攻關4米直徑的大型巨型透鏡設備,科技鴻溝赤裸裸啊。

更要命的是,巨型透鏡設備體系是軍用光學偵察衛星和偵察系統的核心關鍵設備。
當今最先進的光學成像偵察衛星是美國的鎖眼-12KH-12),地面解析度達到0.1-0.3米,足可以清點沙漠中的坦克,帳篷和人員。



美國民用遙感衛星也不賴,拍攝出0.35米級上海市浦東新區衛星照片

發動機和光學這兩大高端技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航太航空技術能走多遠。近十年來中國的確取得不少突破,但和美國的差距依然巨大。

另外,美國在重型/超重型火箭的設計及製造、空間站技術、月球探測技術、深空探測技術等領域的成就仍無人突破。



3)顛覆產業的新材料
在關鍵部件用對了新材料,很可能實現對全產業的顛覆。除了發動機風扇上的耐熱新材料,美國的新材料運用還有多牛?
先來說說機密級別的。

美國這架科幻感十足、曾讓全世界顫慄的B-2幽靈,世界上唯一的隱形戰略轟炸機,每台造價24億美元。B-2大部分表面被一層特殊的彈性材料覆蓋,使表面保持均勻的電導率以減少來自接頭或接縫處的雷達波反射。而在設計中不能依靠外形進行隱身的部位(如進氣口)就要塗上雷達吸波材料(RAM)了,其組成成分至今仍是高度機密。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97年服役。



另一個外星長相的傑作,實戰記錄中沒被任何敵機或防控導彈擊落過的偵察機SR-71,黑鳥,至今仍是世界上有人駕駛最快的飛機。黑鳥的技術突破在於熱障上,三倍音速以上就是熱障區,黑鳥最大速度是3.35馬赫,在這個速度上航空鋁會變脆變軟,所以黑鳥所採用的低重量、高強度鈦合金和複合材料是真正的技術關鍵。



再來看看比較接地氣的:
A 鋰空氣電池有望顛覆電動汽車行業
美國特斯拉Model S的最遠續航里程540公里,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已經是目前所有電動車續航里程裡面最長。

但是近日,美國又傳來了一個消息,他們造出鋰空氣電池,極大振奮電化學儲能領域。

這款擁有極高理論能量密度的電池已成功充放電700次,打破了之前鋰空氣電池只能使用純氧、且迴圈壽命短的限制,有望取代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充電電池鋰離子電池、突破電動汽車里程瓶頸。

B、不能輕易挑戰的半導體霸主
半導體王者英特爾宣佈今年陸續推出幾款3D XPoint記憶體,單條最大容量512G起。業界驚呼這是PC領域的革命。

而清華紫光預計今年推出DDR4記憶體條,單條容量最大128GB。目前還停留在第三代技術DDR3,單條最大容量64GB

半導體材料從手機晶片到巡航導彈的控制器、從民用到軍用,分佈廣泛,是電子資訊產業的最核心技術。美國半導體生產已多年占全球市場48%的份額,僅英特爾一家的研發開支就已經達到整個中國晶片業的4倍之多。

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統計,整個中國市場每年半導體銷售額約1000億美元(中國自給率不到10%),其中美國公司市占率接近60%,美國公司出口到中國的金額至少在500億美元以上。

但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對中國的封鎖戰從沒放鬆過。

冷戰時歐美日等國在組織了一個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限制對外技術出口,冷戰結束後巴統解散。不過美國隨即聯合多國設立了瓦森那協定,繼續限制對外技術出口,特別是高新科技,半導體技術就是其中的重點。所以,根據美國的出口條例,14nm晶片工藝製造可以搬到中國來,但是IntelX86 CPU設計和其他關鍵技術的設計絕不能離開美國本土。

隨之近年來中國在半導體行業上數百億美元的投資、中國製造2025中對晶片製造提出自給自足的要求、以及清華紫光、海思躋身全球半導體公司前十強,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更加嚴防死守。

在本次中美貿易戰談判中,特朗普要求很明確,希望中國要繼續加大對美國半導體晶片的進口。

與此同時,美國當局近年以國家安全為由,多次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半導體企業發起的收購案:
201512月,清華紫光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存儲巨頭美光;
20162月,華創投資和華潤牽頭,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的仙童半導體;
20179月,有中資背景的私募機構Canyon bridge13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公司萊迪思;
……
20182月,中國半導體投資基金湖北鑫炎億5.8億美元購買美國半導體測試設備商Xcerra;
20183月,一宗新加坡博通收購高通案,被否決的原因是高通公司是為數不多做長期投資的無線晶片公司之一,另一個則是華為。特朗普擔憂高通被收購後,華為會取而代之成為5G無線標準的領導者。

4)暴利卻又利民的生物製藥
美國式生物製藥領域的絕對領先者,生物製藥公司數量位居世界第一,華爾街的資本對生物製藥也是瘋狂追隨,2017年生物製藥公司IPO全球TOP25中,有11家美國公司。

比如腫瘤藥物。據中國科學院俞德超教授介紹,過去幾年美國批准了48個新藥,基本上每個腫瘤都有1-5個新藥上市。比如說肺癌五年前醫生只有3種藥可以選,今天醫生可以選十幾種治療肺癌的藥物。美國的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直線下降。今天,美國患腫瘤五年的存活率是70%,而中國連30%都不到。

比如疫苗。美國目前基本是多糖疫苗,沒有活菌,而且要求嚴格,不能使用苯酚類的殺菌劑,甚至已經開始上市靶向性更強、免疫性更強的蛋白結合苗。

而中國國內疫苗的主力還是活菌的、20世紀初的卡介苗之類的減毒疫苗,毒性減到多少才是真正的安全,根本沒有絕對的指標。

中國的高端藥物基本要從歐美國家進口。說到這兒也不得不提醫療設備和醫療耗材,市場上幾乎以國外品牌為主導,其中,通用電氣在核醫學類、超聲影影像類、磁共振MRICT類妥妥割據市場。

5)人工智慧
這項被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認為會改變未來戰爭的性質和衝突形式的頂尖科技,美國一樣保持領先優勢。

蘋果手機上熟悉的人機交互功能Siri,是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專案局DARPA2003年投資的CALO計畫,而此計畫同樣可以追溯到斯坦福大學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人工智慧課題研究上。

谷歌開發的Alpha Go是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慧程式。

在過去的一年裡,穀歌的Waymo在加州的自動駕駛路程達到了35萬英里,而脫離自動駕駛模式、由駕駛員接管的次數僅僅63次而已。

除了美國自己擁有的,通過資本與法律,美國可以掌控的頂尖科技多得超乎想像。
比如中國武直10的發動機,試飛時採用的是加拿大的民用型號產品,這個型號比中國當時最好的軍品都好用,但美國說不行,加拿大就不敢再出售。導致中國武直10不得不最後關頭重新設計。

比如民用電腦系統,資料庫。中國現在大型央企國企內部仍要向微軟購買系統,向甲骨文購買資料管理服務。

這張2013年麥肯錫發佈的中美科技差距雷達圖到現在仍不過時。中國要趕上美國現在的科技成就,至少要花上20年。



當經濟鴻溝越來越小的時候,中國更應該關注科技的鴻溝是不是也能保持相應的速度在縮窄。

雖然西方近些年一直在聚焦中國取得的科所進步:
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高性能量子雷達的是中國,第一個設計出量子電腦的是中國,第一個研製出量子通信衛星的是中國,第一個完成反通信量子試驗的是中國,第一個突破全電推進技術的是中國,第一個突破四翼傾轉旋翼機技術的是中國,第一個獨立建設空間站的是中國,第一個實現連續開採可燃冰的是中國……

中國的確有中國製造2025的信心,但也要看到真實的差距。中美科技鴻溝的背後不僅是大國對科技研發投入的比拼,還有幾代人的刻苦專研、堅持創新和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保護。
04
中國製造業的殘酷現實:國外一個小小的企業,就能讓中國萬億級產業癱瘓

作者 江必旺(作者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



這是一篇深度分析國內製造業的好文章,說透了中國工業化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和一些關鍵性問題,涉及技術、人才、制度、政策等諸多領域,也點中了中國工業化的軟肋和痛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要解決這些問題實屬不易,作者也提出了解決路徑和方法。

產業隱形冠軍是指在某個細分市場絕對領先,在自身領域成為世界前三甲,但鮮為人知的中小企業。大部分隱形冠軍位於產業鏈上游,因為不與終端消費者產生直接聯繫,公眾知名度比較低,故名隱形

但卻因掌握行業核心技術,關鍵部件或關鍵材料,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產業的真正幕後控制者。據稱,全世界3000多家隱形冠軍公司,德國擁有1307家,數量最多,而中國雖然是世界製造大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很多產業規模也做到世界前茅,但這些產業往往大而不強,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其核心技術,關鍵部件和材料大都壟斷在國外隱形冠軍企業手中。請加微信公眾號:工業智慧化(robotinfo) 馬雲都在關注。

因此,中國的產業要由大變強,擁有話語權,就需要更多的隱形冠軍企業,專注解決產業關鍵技術、核心部件和特殊材料,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眾所周知,儘管我國積體電路產業近幾年呈跨越式發展態勢,但對外依存度極高的缺芯問題卻始終是最大的痛點: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關鍵部件和材料長期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國內晶片90%依賴進口,2016年超過2200億美元。中國眾多的產業都像電子產業一樣,因為缺,體量大卻沒有話語權,如:
中國的鋼鐵產量是世界第一,但特種鋼鐵卻大量需要依賴進口;

中國的高鐵是中國的名片,但核心的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必須來自於西門子、ABB等國外公司,甚至連螺絲釘都依賴進口;

中國的圓珠筆產量世界第一,卻做不出圓珠筆芯的滾珠;

中國的PC產量第一,但電腦的晶片基本被美國Intel AMD壟斷;

中國汽車市場名列世界前茅,但發動機卻一直受制於人。

縱觀中國產業發展,雖然規模大,但由於缺這樣致命的短板,導致在產業發展上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弱勢,而發達國家則通過控制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或關鍵部件牢牢掌控著產業主動權。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說京東方燒錢上千億人民幣,成為全球平板顯示最大的生產企業,智慧手機液晶顯示幕、平板電腦顯示幕等出貨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液晶電視顯示幕世界第三,改變了中國每年進口總值高達數千億人民幣液晶顯示幕的局面。

說實話,看到這個新聞後非常感概。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的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眾多產業就像平板產業一樣從空白變成世界規模最大,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提升了中國GDP。國家也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另外一方面,則更引發了長期以來對中國產業發展大而不強、重產值輕研發、注重規模體量忽略核心技術的擔心和憂慮!中國目前很多產業的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和部件都被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企業壟斷,而這些壟斷企業大多是產業的隱形冠軍,是世界上唯一或極少數幾家可以把現代高端產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關鍵部件和材料做到極致的公司,大到精密機床、半導體加工設備、飛機的發動機,小到園珠筆芯、高鐵的螺絲釘、電子產業的晶片、液晶顯示用間隔物微球、微電子連結用的導電金球、分析檢測用的色譜柱填料、生物製藥用分離純化層析介質等。可以說,國外一個很小的隱形冠軍企業如果不供應相關材料,就可以讓中國萬億級的產業癱瘓,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面臨的殘酷現實。

因此,只要不可替代的關鍵部件和材料掌控在國外的隱形冠軍企業手裡,中國的產業再大也無法擺脫裝配工廠、低端運行的被動局面。當前,中國要主導任何戰略性產業,促進國家經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是靠依賴投資更多的下游巨無霸組裝和加工工廠,而是需要培育更多擁有自主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和部件的上游隱形冠軍企業,從而在重大產業上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突破中國經濟發展瓶頸。隱形冠軍,將成為中國從一個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決勝著力點和關鍵所在。

中國產業迅速擴張的資源優勢分析
近年來中國已逐步成為世界製造中心,很多製造領域的規模都躍居世界首位。這得益於中國獨有的四大資源優勢:

一是市場優勢。中國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人口的大國,購買力巨大,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市場潛力越來越大。龐大的消費需求,使得中國企業得以快速發展,極易形成規模化產業。目前中國很多市場需求都已躍居世界第一,如鋼鐵、塑膠、食品、電子器件等等;

二是勞動力優勢。中國人口眾多,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因此,勞動力密集型的輕工業如服裝、紡織、玩具、皮革等及下游的組裝產業如平板顯示在中國都有絕對的發展優勢;

三是資本優勢。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本,能夠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金融支援;

四是體制優勢。中國是中央集權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可以集中各類資源和力量辦大事。為了提升戰略性產業的競爭優勢,國家層面可以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甚至不計成本投入鉅資予以扶持。無論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京東方液晶面板產業,還是我們引以為豪的高鐵就是很好的案例,通過國家的支持,可以迅速改變中國落後的液晶平板顯示生產技術,結束每年進口數千億液晶顯示幕的局面,國家大力支持京東方投入上千億人民幣建設液晶面板線,即使公司連續多年巨虧也可以持續下來,最後變成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最大的公司。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政策和金融支持,完全依賴市場化運行,京東方恐怕是無法挺過來更無法持續發展的。同樣的,中國的高鐵之所以能快速擴張成為世界第一,也是因為有國家財政和政府資源的強大支持。

規模化背後的打工模式探究
中國相當多的產業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而且在不缺市場、不缺人、不缺錢、不缺政府支持的強大背景下,為什麼始終是規模化有餘、競爭力不足?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發展歷程短,技術積累少,研發能力弱,很多核心技術及關鍵材料都被發達國家所壟斷。

中興晶片事件、華為記憶體事件就清楚暴露出中國產業脆弱、不堪一擊、話語權缺失的尷尬與無奈。以液晶顯示產業為例,中國液晶面板產業雖然規模很大,但基本是屬於加工組裝型,不但生產線要從日本進口,而且製造面板的很多關鍵材料也都必須依賴進口。

因此,看似紅紅火火的生產,其實掙大錢的都是日本的設備和材料生產廠商。日本人把液晶面板轉移到中國來只是利用中國豐富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及大量的資本,他們靠關鍵材料和設備的壟斷,就可以輕鬆的從中國獲取巨額利潤,然後再把這些利潤用於開發新的顯示技術,升級換代後再賣到中國去賺取更多的利潤。結果,處於產業鏈下游的中國企業一直在買買買,從5代線買到6代線,再到7代線8代線,到現今的10代線,每條線投資都高達上百億。更令人咂舌的是這些投資驚人的生產線需要用日本的關鍵技術和材料才能進行生產,也就是說生產線的開動,就意味著中國必須同時購買大量的日本材料,一天斷供,這些上百億投資的生產線就立刻癱瘓。

日本一個掌握關鍵材料的隱形冠軍企業,就可以卡住中國上萬億產業的脖子。也就是說,中國人如果不擁有核心技術,產業體量做得再大也只能是處於任人宰割的被動地位。

那麼,中國為什麼不依靠已有巨大的顯示幕產業規模,眾多的應用人才,以及國家的資本支援,開發創新自有的顯示幕生產技術,擺脫給別人打工的被動局面呢?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因為開發新的顯示幕技術往往需要上游材料廠商的配合,目前上游關鍵材料卻大多被日本隱形冠軍企業所壟斷。中國顯示技術的科學家即使有很好的技術和主意,但如果沒有上游材料廠家的供應和配合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難以把技術落地,無法把技術轉化成產品。這就是中國面臨的嚴峻現實!
要想真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讓中國製造成為全產業鏈條的良性互動,不是依靠購買更多的,規模更大的,更先進的下游組裝線,雖然依靠購買組裝線可以增加就業,快速擴大GDP,而必須下決心從源頭抓起,引導和支持企業專注於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的研發製造,專注於把核心部件和上游產品做到極致,專注于成為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企業,在突破關鍵材料與核心部件製造的瓶頸方面殺出外國公司的重圍,為中國產業重構發展路徑提供堅實的基礎。

解開制約關鍵技術的密碼
一個國家的產業規模往往取決於市場、勞動力、土地資源及國家資本實力。中國憑藉市場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及強大國家資本實力的優勢,在極短的時間內把眾多產業成功地做大。但是,現代產業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的發展,則與市場、勞動力、土地資源及國家資本實力沒有太大關係,而是依賴一個國家的整體科技創新能力、工業化水準和綜合國力。這些恰恰是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從戰略高度和全域角度來看,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能力決定著企業競爭乃至國際競爭的成敗,甚至會對國家安全和民族生死存亡有巨大影響。我國不少領域關鍵技術長期受制於人,只有突破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的技術瓶頸,打破國外公司的長期壟斷,中國重大產業在世界才有話語權,中國產業才能由大變強。從現實情況來看,要想實現上述目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我們要清醒認識當前制約關鍵材料與核心部件研發突破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外部環境和國家政策,以及企業認知和企業家胸懷等深層次問題。

基礎原料和裝備差導致研發速度受阻
高端新興產業如液晶顯示對關鍵材料和部件性能和品質要求極高,因此研發和生產技術難度大。我國雖然是基礎原料生產大國,如不銹鋼及眾多化工基礎原料生產的產能都位居世界首位,但由於缺乏高性能不銹鋼和高品質的化工基礎原料,導致以其為原料生產出來的相關材料和設備不能滿足高端產業的生產需求。可以說基礎原料的品質好壞,直接影響產業關鍵材料和部件的研發進展和產業化成功。我回國創業做液晶顯示用間隔物微球材料遇到的基礎材料品質導致產業化過程拖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液晶顯示幕由間隔物微球”“混跡於液晶之中、立身於玻璃面板間,主要發揮骨架作用,可以精准控制玻璃面板的厚度。它好比是人體骨骼中的鈣,沒有它,液晶面板就不起來。



雖然液晶間隔物微球只是由普通的聚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材料組成,但用於液晶顯示的聚合物對微球品質和性能要求極高,必須具有高度的粒徑精確性、極窄的粒徑分佈、優異的機械強度、光滑的表面性能、極高的潔淨度和極低的金屬雜質等性能,因此製備技術壁壘極高,長期以來全世界只有日本兩家公司可以生產。我們在開發液晶間隔物微球材料時,首先就遇到國內基礎原料品質差的問題。苯乙烯是通用化工單體之一,國內生產產能位居世界首位。但國產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雜質含量高(尤其是奈雜質含量高),用其生產出來的間隔物產品機械強度低、變形大,不能滿足控制液晶顯示的要求,不得已公司只好花大量的時間去解決單體純度的問題。

另外我們在產業化過程中還遇到由於不銹鋼性能差引起裝備不合格的問題。生產高性能微球需要用不銹鋼反應釜,經多次試驗,發現用國產反應釜生產的液晶屏用間隔物微球產品鐵含量超標,無法滿足液晶顯示的高端要求,後來花了一年的時間,嘗試了很多家國產反應釜都是一樣的問題,而用進口的鐵含量就達標。付出如此大的時間成本、花費了巨大的人財物,竟然得到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國內不銹鋼品質就是這樣,很少有真正的不銹鋼,高性能的不銹鋼都需要進口!
因此,雖然我們開發了比日本先進的微球製造技術,但由於國產的原料品質及不銹鋼性能問題,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解決這些基礎原料差的問題,才最終實現間隔物微球產業化。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到,中國做高科技產品研發尤其是做現代產業關鍵材料和關鍵部件的難度有多大:不僅要解決關鍵技術壁壘而且要解決配套的基礎原料和設備品質差的問題!我想這也許是為什麼中國培養了眾多的科研人員,發表的文章全世界最多,而成果轉化率卻極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解決現代產業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首先必須提升整個中國基礎原材料以及儀器設備的品質,否則即使我們擁有眾多解決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製造技術的人才,也難以做出高性能的材料和部件以滿足現代產業的需求。

社會浮躁,基礎創新不足,導致研發驅動力受阻
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的變化日新月異,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全社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並引發一些極不合理的現象。如飛速上漲的房價讓炒房的人得到巨大財富,而相比之下辛苦幹活的人卻越來越窮。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合理導致投機心態越來越嚴重,破壞了中國勤勞致富的傳統美德,整個社會也就越來越急功近利,缺乏沉下心來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的耐性和堅守。
但幾乎所有產業需要的關鍵材料和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都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和經驗積累才有可能成功。

然而,中國很少有企業願意花十年的時間去開發一項技術和產品,大家都喜歡短平快的專案,不願意把資金和時間投入到投資大、週期長、風險高的先進技術研發和材料製造領域。歐美日的隱形冠軍企業無不是在一個領域深耕細作幾十年把一個材料或部件做到極致才形成的。因此中國要培養隱形冠軍企業首先要有更合理的財富分配體制,社會財富應該傾斜於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而不是投機的人,才能讓技術人才可以長時間沉下心來把關鍵技術做到極致,讓更多企業成為隱形冠軍。

另外一方面,國家雖然投入大量科研經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發展,但由於目前對高校科研人員的評價體系,主要是依賴發表文章數量,科研人員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如何發表更多文章而非深入研究原創技術或實用技術以解決產業核心技術。在以論文數量為王的評價體系以及不合理經費的控制和分配體制,讓科研人員無法沉下心來做原創性科研,或專注於產業化核心技術,而是去做容易出文章的研究。讓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如中國雖然在納米技術領域發表文章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但文章數量與國內產業化技術發展極不匹配,納米應用技術和納米材料的產業化基本空白。因此,只有對科研評價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完善激勵機制,才會實現讓國家科研投入能有更多成果轉化,更好地為產業服務,更好地回報社會。

社會浮躁與政府的政策也有很大關係。由於以往的政策是以GDP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各級政府都願意投資發展能快速做大並容易增加GDP和就業人數的下游組裝產業。同時由於地方政府過度投資,很多產業到中國後形成惡性競爭,如太陽能面板產業就是一個政府過度投資帶來產業過熱問題的典型。上游關鍵材料和部件需要長期的研發投入,規模也不會快速放大,因此政府在這方面的投資意願和力度就明顯不足。

國內市場推廣難度大 研發成果推廣受阻
由於當前中國大多新興產業都是依靠引進的國外技術,且關鍵材料都使用國外進口產品。因此中國企業開發出來的關鍵材料要導入市場就面臨先天不足的問題。
首先,關鍵材料和部件對終端產品性能影響極大,如果品質有問題,會給終端客戶造成巨大損失,因此一般情況下,客戶不願意承擔這種風險,導致國產材料替換進口材料的難度很大。即使客戶有意願導入國產品牌材料,驗證週期也非常長。有的材料雖然單價非常高,但在整個設備的成本比例比較低,客戶更沒有意願去做新產品嘗試和替換。比如說間隔物微球,雖然單價很高,但由於用量少,占整個顯示幕材料成本不到1%。而這個材料對整個顯示幕的品質又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客戶往往不願冒險採用國產產品。

其次,國人對國產和進口產品的偏見也會導致國產產品導入困難。長期以來,中國生產廠家習慣於生產中低端產品,對技術和產品品質重視不夠,因此普遍的印象是國內產品品質不行,用起來不放心,客戶對國產產品導入會非常慎重甚至會提高導入門檻。更有甚者,如果客戶使用了國產產品出問題,第一時間會怪罪到國內原材料的品質問題;而如果客戶用的進口材料生產出問題,反而會反省自己工藝有什麼問題。因此國產產品要導入客戶,不僅要有超高的產品品質,還要貼近客戶需求,熟悉客戶工藝,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説明客戶解決實際問題。

要解決國產產品市場推廣問題,需要多方結合、達成共識:一方面生產材料廠家確實要做好品質控制體系,保證產品的高品質和高效用,要有耐心去培育市場、貼近需求,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驗的累積,國產的產品品質會越來越好甚至有可能超越進口產品。另外一方面,下游廠家也需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積極與上游國產材料廠家配合。上游關鍵材料和部件成功產業化會極大促進下游廠家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互利共贏。同時國家也應出臺一些政策鼓勵下游廠家使用國產材料。

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力,研發能動性受阻
由於目前國內法律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因此經常出現投入很長時間大量資源開發出的產品和技術被仿造,被偷走,甚至整個技術團隊給挖走,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的情況。由於中國智慧財產權得不到尊重,造成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嚴重限制了企業對關鍵材料和部件開發的動力。因此很多企業都願意聚焦在短平快的低端製造業上或風險相對小的下游組裝上,不願意投入技術研發長,風險大的高技術產業。有的企業即使想做技術含量高的產品開發也會因為擔心技術洩密而不得不採取一些保密手段。
本來高技術開發需要共用資訊,激發大家的靈感才容易促進新的想法,解決遇到的問題,但由於保密的原因很多資訊無法在技術團隊上分享和交流,嚴重影響了專案的進展,並限制了技術研發的快速進展和試驗成功。因此加大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用法律為自主研發企業保駕護航,才能讓中國真正投入研發創新的企業得到回報,讓靠投機或剽竊技術的企業得到懲罰,營造企業成長為隱形冠軍的良性發展環境。

稅收政策局限性導致關鍵材料研發企業發展受阻
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的製備具有技術壁壘高,附加值高等特點,但同時也具有研發投入大、週期長的風險。這種企業的活化勞動成本主要在研發投入、人員工資、產地租金等方面,大大高於傳統企業,如果按中國現行的增值稅抵扣方式,該部分成本不能抵扣,從而使企業的稅負較高,大大降低了企業盈利能力,使得企業在前期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在更多的研發新產品新技術上。其實中國政府也意識到增值稅會影響高科技企業發展,因此在一些特殊領域如軟體、晶片及生物製藥產業都有特殊的增值稅政策。而與這些產業異曲同工的關鍵材料製造企業目前卻不能享受這些特殊政策。

因此,國家要解決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問題,就必須完善支持企業創新的普惠性稅收政策,拓展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行業範圍,切實解決先進材料製造企業面臨的稅收窘境,為企業減負,為創新添翼,才能有利於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才能讓有志於與國外壟斷企業抗衡的科技研型企業真正走上隱形冠軍的強企之路。

培養隱形冠軍企業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破局之舉
中國要真正完成經濟轉型,從一個經濟大國變成強國,必須把解決好產業的關鍵材料和部件放在首位,必須培養更多的隱形冠軍,才能真正實現產業發展的大而強,才能擁有獨立自主的話語權。隱形冠軍是指那些非常專注、具有全球性或區域性市場領袖地位的中小企業,他們的產品可能很小,不跟消費者直接見面,不易被人覺察,加上自身低調,公眾知名度比較低,但在各自行業內往往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是產業發展無可撼動的霸主。基於此,中國的企業要想成為隱形冠軍,需要有極強的創新能力,堅持長期不懈的研發,用匠心、耐心、恒心和信心,把技術和材料做到極致。

堅持創新佔據技術制高點
一個公司能否在全球的競爭中成為隱形冠軍,取決於這個公司是否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是否佔據世界關鍵材料製備技術的制高點。無論是電子產業的晶片,還是飛機發動機,還是看去簡單的圓珠筆芯和高鐵的螺絲,都是憑藉先進的技術和精湛的工藝製作而成。要做到一個領域制高點的技術,往往不是靠人多或短期砸錢就可以快速獲得的。中國過去那種憑藉眾多勞動力資源和大量投資來迅速把產業做大的模式是行不通的。當前,中國最需要的,是要形成一種創新的科研環境,吸引一批世界頂尖科學家可以安下心來,通過長期的創新和技術積累佔據技術的制高點,從而解決關鍵材料和部件的國產化。

堅持專注和堅守做到持之以恆不動搖
中國發展到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資本、人才、市場、產業鏈,最大的短板是缺乏耐心和堅守。現代產業的發展越來越精密化、自動化、高性能化,這些發展趨勢對關鍵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由於關鍵材料和部件對下游產品性能影響極大,因此在材料領域往往贏者通吃的局面,即做得最好的企業逐漸成為產業的隱形冠軍,形成獨霸一方的壟斷局面,做得品質差的企業基本無法生存。中國已經擁有強大的組裝能力,只要擁有了關鍵材料和部件就會迅速做出相關產品,同樣,誰壟斷了這些關鍵材料,誰就在產業鏈擁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隱形冠軍企業就是要堅守一種使命感和民族情懷,不忘初心,一但認准一個目標就持之以恆做下去直到成功。這種專注和長期堅持的精神在當今浮躁社會裡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堅持工匠精神把產品和工藝做到極致
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內涵是精益求精,要把產品和工作做到極致,必須靠一絲不苟和嚴謹務實的態度,對產品不斷改進、創新和優化,必須把掌握行業內最頂尖的技術,打造品質最高的產品作為矢志不渝的追求。我曾參觀過德國一家生產工業風扇的中小企業,為了檢測風扇運行時的噪音,特意建造了先進的靜音實驗室,置身其中,可以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為提升品質捨得投入,敢於投入,這樣的產品無疑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工匠精神不僅是精益求精,更是一種追求、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是耐得住寂寞的承諾。我想,這也應該成為中國隱形冠軍企業的追求,用最好的技術製造最好用的產品。

目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瞄準國際標準,弘揚工匠精神,中國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道路上已經進入新時代。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加強研究,突出關鍵共性技術重點拓展科技專案,強化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宣導創新文化,等等,國家正在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和舉措,目的就是為了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從根本上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而其中的核心就是要培養更多的隱形冠軍企業,掌握相關產業的關鍵材料和部件,突破發展瓶頸、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全產業鏈材料、加工自主可控,為高品質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使中國從一個製造大國真正變成一個製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