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星期日

2017年12月30日‘用腳’跑去地質公園

國產:羞羞的鐵拳

這套電影另我對國內的製作另眼相看,除了有大量東北地方笑話以外,當中也頗有寫實的部份。最合經典的對白莫過於:

秀念:怎麼把心裡話都說出來?
副掌門:都是外人,一吐為快怎麼了!

這令我想起中前我在北京地鐵的一個遭遇,一位年青人在我背後講電話,大聲說:「有後台,放膽幹!」


2017年12月30日星期六

2017年12月30日 - 黑龍酒造《九頭龍》大吟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然要以好酒相待。《九頭龍》是好酒,米香足夠,只是感覺比較辛口。與鄉乃譽大吟釀比較之下,鄉乃譽味道比較平易近人,較適合香港人。

2017年12月30日政壇新季訓練班《第六百八十五集》鄭丹瑞 (跨媒體文化人) - 非主流電影

今日講清楚:雖然話不要先入為主,但都要看看實際情況。全集我只有一點同意,就是打好基本功。


節目重溫:http://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YoungPolitican/episode/478816

好的電影應該要趕上時代的步伐,能夠反映當下社會的實況,不過卻有人批評「香港電影已死」,題材缺乏本土元素,甚至有啲在視覺效果和情節上更愈來愈有「內地的特色」。

是香港人的口味變了?或者這與香港愈來愈多合拍片(即是香港和內地導演合作製造的電影)有關,電影公司當然要顧及內地13億人口的市場。

其實近年一些非主流的電影也深入民心,以香港政治為題材的「十年」獲得香港金像獎,而且不斷加場。還有「消失的檔案」、「撐傘」、「記錄時代」都是近年以時事為主題的記錄片。

這類電影雖然貼近時代發展,不過所面對的挑戰的確不少。因為議題敏感而令放映受到阻礙。當時環球時報點名批評「十年」這套電影完全荒誕,在內地禁絕播放。雨傘運動紀錄片《撐傘》原本11月中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首映,但中心卻以政治理由, 取消首映,導演陳耀成指「香港愈來愈像西藏」。

撇開題材唔講,香港地大把年輕人想從事電影,就算入行一段時間,有經驗,想製作一部商業成份低的電影,但苦無資金。即使等到香港電影發展基金資助,好似<歲月神偷><狂舞派><點五步><一念無明>等,題材貼地,大獲好評。但有報道指,由2007年至今,共31部電影獲資助或融資,但只有8部賺錢,班年輕人製作人還要繼續走下去嗎?


同為電台主持、編劇、導演的鄭丹瑞曾經在專欄提及餵飽靈魂的重要,相信電影亦是人很重要的精神食糧,究竟香港的非主流電影應何去何從,今集就請來鄭丹瑞,旦哥和我們傾下。

合拍:殺破狼《貪狼》

劇情並不重要,只知道古天樂與林家棟實在非常好戲!


外劇:「正義曙光」與「正義聯盟」

這兩套電影最好一併觀看,那會明白前因後果,如何由「誰是正義?」到「無人可以定義正義!」實在非常發人深省。 還有超人無法獨自拯救世界以外,超乎常人的人亦逃避不過歲月催人!


2017年12月29日星期五

2017年12月29日 - 2015er Dornfelder trocken

酒質著實不錯,容易入口。尤其配以中餐紅肉,不過德國始終不是紅酒強國,感覺還是有差的。


2017年12月28日星期四

2017年12月27日 - 內地推便民措施引港人北上 同時解決現有問題


網址及刊文:https://thestandnews.com/china/%E5%85%A7%E5%9C%B0%E6%8E%A8%E4%BE%BF%E6%B0%91%E6%8E%AA%E6%96%BD%E5%BC%95%E6%B8%AF%E4%BA%BA%E5%8C%97%E4%B8%8A%E5%90%8C%E6%99%82%E8%A7%A3%E6%B1%BA%E7%8F%BE%E6%9C%89%E5%95%8F%E9%A1%8C/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赴京述職時,公布中央會就居住內地的港人提供3項便民措施。當中包括在內地就業的港人,將獲僱主提供住房公積金,內地大學將會放寬容許香港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亦會為香港學生設立就學獎學金等。
上述的措施是否能夠讓香港市民感到中央的善意,現在還是未知之數。但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分析,上述的措施,其實是同一時間在解決內地現在面對的問題與需要。

首先在中央容許在內地就業的香港人,可以按照內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政策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透過這條條例,長駐內地工作的香港人,可以利用住房公積金,作住房貸款之用,例如:繳交首期。而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一)款註明:「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內的存儲餘額: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明顯這條條例的作用是希望透過政策令市民安居「置業」。香港人對內地一綫城市,例如深圳、上海的認識與生活習慣都非常了解。無奈這些地方的房價並非一般白領,以至中層管理的香港人能夠承擔,例如有內地數據指深圳去年樓價,是要一個中等收入家庭29年不吃不喝才能負擔得起,難以成為一般香港人考慮安居「置業」的地方。

剩下可以供香港人置業的地方,大概也是珠三角的二綫城市,因為這些二綫城市例如中山、珠海,除了交通便捷之外,樓價相對還是便宜,更重要的是這批城市在過去數十年大力發展房地產,造成閒置住房愈來愈多。

根據國內多份傳媒的報道,內地現時二綫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是21.8%,三綫城市是23.2%,即每5個住房便有一所是「吉屋」。這批閒置住房很多是發展商向銀行貸款興建,若發展商無法有效銷售住房,造成資金短缺,必然最後便會動搖到整個金融體系。因此,現在中央對香港人開放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除了解決香港人置業難的問題,同時,是以港資去消化這批已積存一段時間的閒置住房。
其次,中央開放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讓香港學者可以參照內地學者待遇在內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申請研究項目。這項建議對一眾流浪講師來說,可以說是福音。因為隨着香港的出生人口下跌,香港高等院校的流浪講師愈來愈多,他們的飯碗很多時是朝不保夕的合約制,對教學質素與科研成果都有很大的影響。若果他們願意轉換跑道,正好配合了國情,因為內地現時的政策就是要在從前的「211工程」、「985工程」的基礎上打造「雙一流大學」(即一大學院一流學科),而雙一流大學的指標不是要躋身全球百大的行列,而是前列。因此,這項便民措施正正是要補足內地學術界,具國際視野人才不足的問題。當然香港的「本地薑」是否能夠與「長江學者」爭一日之前短,那是另一個問題。

而教育部為香港學生設立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可以算是是次便民措施中最吸引人的地方。現時香港人報讀內地院校本科以上課程的平均學費是4萬至6萬人民幣,若在新政策之下,有可能與內地同胞睇齊至8,0002.5萬人民幣,優惠非常明顯。

根據筆者的親身經驗,凡有香港學生的院校,學習氣氛通常比較活潑,那措施便可改善內地學生「學術一流、轉數蝸牛」的情況。所以,面對任何新政策,我們都應該有批判思維,凡事都有兩面的,不會純粹是利他主義。


原刊於經濟日報

2017年12月27日經濟日報A22 - 內地便民新政 吸港人才北上雙贏


文章刊出後,在《立場新聞》 及《 線報 》原文轉載。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赴京述職時,公布中央會就居住內地的港人提供3項便民措施。
當中包括在內地就業的港人,將獲僱主提供住房公積金,內地大學將會放寬容許香港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亦會為香港學生設立就學獎學金等。

吸港資消化庫存 兼解港樓困
上述的措施是否能夠讓香港市民感到中央的善意,現在還是未知之數。但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分析,上述的措施,其實是同一時間在解決內地現在面對的問題與需要。

首先在中央容許在內地就業的香港人,可以按照內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政策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透過這條條例,長駐內地工作的香港人,可以利用住房公積金,作住房貸款之用,例如:繳交首期。而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一)款註明:「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內的存儲餘額: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明顯這條條例的作用是希望透過政策令市民安居「置業」。香港人對內地一綫城市,例如深圳、上海的認識與生活習慣都非常了解。無奈這些地方的房價並非一般白領,以至中層管理的香港人能夠承擔,例如有內地數據指深圳去年樓價,是要一個中等收入家庭29年不吃不喝才能負擔得起,難以成為一般香港人考慮安居「置業」的地方。

剩下可以供香港人置業的地方,大概也是珠三角的二綫城市,因為這些二綫城市例如中山、珠海,除了交通便捷之外,樓價相對還是便宜,更重要的是這批城市在過去數十年大力發展房地產,造成閒置住房愈來愈多。

根據國內多份傳媒的報道,內地現時二綫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是21.8%,三綫城市是23.2%,即每5個住房便有一所是「吉屋」。這批閒置住房很多是發展商向銀行貸款興建,若發展商無法有效銷售住房,造成資金短缺,必然最後便會動搖到整個金融體系。因此,現在中央對香港人開放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除了解決香港人置業難的問題,同時,是以港資去消化這批已積存一段時間的閒置住房。


內地現時二綫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是21.8%,中央對港人開放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除了解決香港人置業問題,亦是以港資去消化這批積存已久的閒置住房。
(中新社資料圖片)

內地學府招港人 拓國際視野
其次,中央開放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讓香港學者可以參照內地學者待遇在內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申請研究項目。這項建議對一眾流浪講師來說,可以說是福音。因為隨着香港的出生人口下跌,香港高等院校的流浪講師愈來愈多,他們的飯碗很多時是朝不保夕的合約制,對教學質素與科研成果都有很大的影響。若果他們願意轉換跑道,正好配合了國情,因為內地現時的政策就是要在從前的「211工程」、「985工程」的基礎上打造「雙一流大學」(即一大學院一流學科),而雙一流大學的指標不是要躋身全球百大的行列,而是前列。因此,這項便民措施正正是要補足內地學術界,具國際視野人才不足的問題。當然香港的「本地薑」是否能夠與「長江學者」爭一日之前短,那是另一個問題。

而教育部為香港學生設立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可以算是是次便民措施中最吸引人的地方。現時香港人報讀內地院校本科以上課程的平均學費是4萬至6萬人民幣,若在新政策之下,有可能與內地同胞睇齊至8,0002.5萬人民幣,優惠非常明顯。

根據筆者的親身經驗,凡有香港學生的院校,學習氣氛通常比較活潑,那措施便可改善內地學生「學術一流、轉數蝸牛」的情況。所以,面對任何新政策,我們都應該有批判思維,凡事都有兩面的,不會純粹是利他主義。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撰文:葉振東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

2017年12月27日星期三

2017年12月27日 - 畢業證與學位證

在外國,根本沒有人理會什麼叫「學位證」,但在國內這張證出奇到重要;亦令到博士研究生未能畢業率其高。原因是所有畢業生,都必須在一份CSSCI 期刊中發表學術文章。即使我曾經有一份「國務院一級專家發表報告」,遠超出 CSSCI 期刊的學術地位也不能例外。所以,香港即使有少量人可以在國一級大學修讀博士,但很多時都只有畢業證,而沒有學位證。關鍵就在這裡了!




2017年12月27日本地晚餐 - 銅鑼灣威菲路道6號地下B舖《第一郡Q1 越南菜粉麵》

這所小店名氣不錯,特色的Q1湯麵原來只有天后店才有供應。不過,我還是喜歡配有半個大蕃茄和兩塊特色蟹膏的「蕃茄蟹膏湯麵」及「越南米紙卷」,尤其那個佐料,很有風味!


2017年12月27日 - 歲末年初煎堆香

網址如右:http://www.zsnews.cn/epaper/zsrb/ShowIndex.asp?paperdate=20171223&part=8&article=1


2017年12月27日 - 內地便民新政,吸港人才北上雙贏


網址及刊文:http://linepost.hk/?uid=22011.0.0.0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赴京述職時, 公布中央會就居住內地的港人提供三項便民措施。 當中包括: 在內地就業的港人, 將獲僱主提供住房公積金; 內地大學將會放寬容許香港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亦會為香港學生設立就學獎學金等。

吸港資消化庫存, 兼解港樓困
上述的措施是否能夠讓香港市民感到中央的善意, 現在還是未知之數, 但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分析, 上述的措施, 其實是同一時間在解決內地現在面對的問題與需要。

首先中央容許在內地就業的香港人, 可以按照內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政策的規定, 繳存住房公積金。 透過這條條例, 長駐內地工作的香港人, 可以利用住房公積金作住房貸款之用, 例如繳交首期; 而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一)款註明: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內的存儲餘額: 購買、 建造、 翻建、 大修自住住房的。

明顯這條條例的作用是希望透過政策, 令市民安居「置業」。 香港人對內地一線城市例如深圳、 上海的認識與生活習慣, 都非常了解。 無奈這些地方的房價並非一般白領以至中層管理的香港人能夠承擔的, 例如有內地數據指深圳去年樓價是一個中等收入家庭二十九年不吃不喝才能負擔得起, 故難以成為一般香港人考慮安居「置業」的地方。 剩下可以供香港人置業的地方, 大概也是珠三角的二線城市, 因為這些二線城市例如中山、 珠海, 除了交通便捷之外, 樓價相對還是便宜, 更重要的是, 這批城市在過去數十年大力發展房地產, 造成閒置住房愈來愈多。

根據國內多份傳媒的報道, 內地現時二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是 21.8% 三線城市是 23.2% 即每五個住房便有一所是「吉屋」。 這批閒置住房很多是發展商向銀行貸款興建, 若發展商無法有效銷售住房, 造成資金短缺, 必然最後便會動搖到整個金融體系。 因此, 現在中央對香港人開放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除了解決香港人置業難的問題, 同時, 是以港資去消化這批已積存一段時間的閒置住房。

內地學府招港人, 拓國際視野
其次, 中央開放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讓香港學者可以參照內地學者待遇, 在內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申請研究項目。 這項建議對一眾流浪講師來說, 可以說是福音, 因為隨着香港的出生人口下跌, 香港高等院校的流浪講師愈來愈多, 他們的飯碗很多時是朝不保夕的合約制, 對教學質素與科研成果都有很大的影響。 若果他們願意轉換跑道, 正好配合了國情, 因為內地現時的政策就是要在從前的「211 工程、 985 工程」的基礎上打造「雙一流大學」(即一流大學院一流學科), 而「雙一流大學」的指標不僅是要躋身全球百大的行列, 而是前列。 因此, 這項便民措施正正是要補足內地學術界具國際視野的人才不足的問題。 當然香港的「本地薑」是否能夠與「長江學者」爭一日之長短, 那是另一個問題。

而教育部為香港學生設立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 可以算是次便民措施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現時香港人報讀內地院校本科以上課程的平均學費是四萬至六萬人民幣, 若在新政策之下, 有可能與內地同胞睇齊至八千至二點五萬人民幣, 優惠非常明顯。

根據筆者的親身經驗, 凡有香港學生的院校, 學習氣氛通常比較活潑, 那麼這措施便可改善內地學生「學術一流、 轉數蝸牛」的情況。

所以, 面對任何新政策, 我們都應該有批判思維, 凡事都有兩面的, 不會純粹是利他主義。

原載: 《香港經濟日報》

2017年12月26日星期二

2017年12月26日 - 雜煮麵豉湯

打完邊邊,往往都剩好多嘢~將沖繩豚肉切片,乾鍋煎香逼油,放滾水。然後將已經切碎嘅冰豆腐、海帶、蘿蔔、雜菇放入鍋中,水滾放兩湯匙赤麵豉,早餐就有雜煮麵豉湯暖胃。下午淥埋D薯粉,加兩件響玲,放湯~又攪掂!


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

2017年12月25日 - 木內酒造常陸野貓頭鷹 White Ale

泡沫不算豐富,但多了柑橘的清新,又不會蓋過小麥香,感覺幾特別。喝時還會看到一些柑橘的沉澱物呢!





2017年12月23日星期六

2017年12月23日政壇新秀訓練班《第六百八十四集》《第六百八十四集》張炳良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 過去五年的管治

今日講清楚(轉自張炳良面書):今早(1223) 出席香港電台第2台《政壇新秀訓練班》,與年輕人分享我張炳良在政府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五年的體會,並回應一些有關房屋發展和運輸基建工程的質疑,兼談管治問題。

我提到,房屋供求嚴重失衡及剛性需求(包括本地的投資需求),加上外圍超低利率及信貸寬鬆的環境,是持續推高樓市的動力。上屆政府推出多輪管理需求措施(坊間稱為「辣招」) 旨在遏抑樓市進一步亢奮、擠掉一些泡沫,但歸根究底,仍靠增大供應;不過全港各區都抗拒增加建當區屋量及人口密度。

就基建工程,我嘗試解釋「超支」趨勢,包括成本不斷上漲主因、以及一些工程立項時處於經濟低點致低估費用。還有,幾十年來香港從來沒有基建「大白象」,反過來只見項目完成之後很快便在容量上不足以應付上升的需求。


節目重溫:http://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YoungPolitican/episode/477590

過去的五年,大家過得安好嗎?應該問:在香港生活得好嗎?前行政長官梁振英管治的1827天的,香港變好還是變壞了?

長久困擾香港人的房屋問題明顯仍未得到舒緩,上屆政府雖然推出雙辣招,但似乎無減樓市的熾熱,樓價仍愈升愈有,地產商更看中「港人想買樓又買不起的心態」推出「納米樓」,單位愈住愈細,深水埗133呎的納米樓都有價有市,成交超過二百萬。至於公屋,輪候時間加至4.6年,原本的3年目標已經變得遙不可及。上屆特首講既港人港地,推咗一幅地後,就無咗第二幅,唔知算唔算做咗。

談完房屋,仲有少少時間,看看運輸方面,啲大白象起極都未完,高鐵、沙中線、港珠澳大橋的預算超支或許已成為常識吧!今個月才剛公布沙中線造價超過970億元, 有人指政府監管不力,香港人淪為「人肉提款機」,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都指過去以這種「服務經營權模式」,即是由政府出資,委託港鐵規劃和興建,建成後由港鐵經營,一旦超支由政府找數,為政府帶來「深刻的教訓」。

卸任後的張炳良曾指責現在的立法會議員只懂得「責怪和羞辱」,將所有問題無限放大去批判,不過對於過去五年行政機關的表現,又是否真的值得多點欣賞?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來張炳良和我們一起討論過去五年的管治。

相關報導:2017年12月23日《香港01》
張炳良:內地人來港炒高樓價並非事實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今早出席香港電台節目時表示,全球各地均出現樓價高企問題,是源於資金過多,令大量資金湧入房屋市場。他又指,內地人來港炒高樓價的說法並非事實,在「買家印花稅」措施下,房屋市場的主要投資者為本地人。

張炳良指,大陸人來港炒高樓價的說法不是事實,因為香港有買家印花稅,
內地人在港置業的比例,只佔整體交易量的1.5%。(資料圖片)

張炳良今早(23日)出席港台電台節目,討論上屆政府過去5年管治時表示,房屋問題難解決,因面對結構性問題,令他感到無奈。他指出,就算政府拿出土地,興建房屋亦需要時間,過程中亦需進行公眾諮詢及改劃土地用途等程序,沒有可能在5年內交差。

他指,整體房屋問題的癥結,在於供求失衡。而在需求上,政府採取辣招,是希望不要讓樓價上升得太厲害,從而擠走泡沫,讓樓市軟著陸,因樓價大幅上升後回落,過程十分痛苦,會造成過往負資產等問題。

他又稱,公私營房屋維持在64的比例,是向市場發出「公營房屋數量會增加」的信息,但不能大幅增加公屋比例,是慎重的決定,以避免公屋比例一旦大幅上升會衝擊私人市場,他又認為,就算5年政府任期內不供應土地給私人發展商,發展商仍可以抬高樓價及動用囤積的土地,強調政府調整公屋比例時,要透徹思考,不能衝動。

他又指出,樓價高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量化寬鬆措施下,全球出現資金過多。他舉例指,多倫多及悉尼等地,均面臨樓價難以承擔的問題。他解釋,投資股票及債券都有風險,投資者寧願轉而將資金投入樓市。他表示,大陸人來港炒高樓價的說法不是事實,因為香港有買家印花稅,內地人在港置業的比例,只佔整體交易量的1.5%,又指今年本地投資需求越來越大,樓市的主要需求來自本地投資者。

2017年12月17日星期日

2017年12月16日 - 森國酒造「春の光」山廃・吟醸

大戰過後,我拖著疲倦的身軀與好友品嚐這瓶「春之光」,閑聊之間我才知道原來‘山廢’是一種釀酒方法,而這瓶清酒在暖酒之後,也帶出山廢的香味與持久久,在這累人的冷夜,令人感到很窩心。


2017年12月12日星期二

2017年12月9日星期六

2017年12月9日政壇新秀訓練班《第六百八十二集》郭榮鏗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 - 修改議事規則

今日講清楚:制度不公,權力不均,如何修改也不會變成合理。講完!


節目重溫:http://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YoungPolitican/episode/475017

今個星期立法會內簡直「七國咁亂」,非建制派發起拉布,拖延修改議事規則的審議,期間花招盡出,從拍抬製造嘈音,點算人數,高叫口號,走到主席台前,乃至不斷提出規程問題,扭盡六壬。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批評這是塔利班式的拉布,非常高深的比喻,「咁同恐怖分子有無關架?」。

介紹返今次七國混戰的起源,是咁的,有建制派「班長」之稱的廖長江議員為了減少議會的拉布情況,提出修改議事規則,所謂「剪布10招」,講少少大家聽啦︰包括將立法會全體委員會法定人數由全部議員的一半,即35人降至20人,降低非建制派以點人數和流會阻止法案通過的機會。民主派指這削弱立法會監察的職能,無法阻止惡法通過,更高叫口號「今日改《議事規則》,明日23條立法」。

其實仲有另一樣爭議架,就係立法會大主席裁定有關議事規則的十二項修訂將會合併辯論,每位議員有15分鐘,就住12個決議案、共49項建議發言。「當急口令咁講都唔夠時間啦!」

議事規則首次會議在一片混亂中暫停一陣,下個星期續會,主席話想在聖誕節前通過喎,唔通呢個就係佢既聖誕願望?今集政壇新秀新練班就請來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和我們一起討論今次更改議事規則的攻防戰。

2017年12月7日星期四

2017年12月7日 - 菊富士生貯藏清酒

山田錦、五百萬石就飲得多,原來台灣嘅蓬萊米完全不亞於日本米,座熱之後響微冷嘅天氣下,別有一翻風味!


2016719中時電子報


台灣菸酒桃園酒廠,以彰化濁水溪好米所釀製的「菊富士生貯藏」,正是帶動清酒品飲新熱潮的標竿,才剛上市沒多久,立刻就被廣大的酒迷們追捧搶購,成為今夏最夢幻消暑的微醺首選。

清酒風味百百款,近來在全台掀起一股「生貯藏清酒」的熱夯風潮,清爽易飲又甘甜,深獲許多年輕女性的喜愛,由台灣菸酒桃園酒廠,以彰化濁水溪好米所釀製的「菊富士生貯藏」,正是帶動清酒品飲新熱潮的標竿,才剛上市沒多久,立刻就被廣大的酒迷們追捧搶購,成為今夏最夢幻消暑的微醺首選。

提到清酒,就讓人聯想到日本,其實,台灣師承日本釀製清酒技術已有百年歷史,台灣菸酒公司桃園酒廠,近年來,在生產技術大幅提升,更進一步發揚光大,遍尋台灣各地生產的好米,以優質米心精釀出的清酒,忠實反映出台灣風土之美,高水準的品質與精湛釀製工藝,都足以和日本清酒並駕齊驅。

好米好水創新地酒
隨著這款「菊富士生貯藏清酒」的問世,清澈透明酒液,洋溢著豐富清新的迷人果香,引出清爽順滑、細緻柔和的口感,更是一滴入魂,打動人心,讓各界刮目相看,這才讓許多人驚覺,原來台灣的好米,也能釀出清澈豐美的清酒,就連日本人也大大讚賞,備受品酒行家推崇,吸引搶購熱潮。

米是釀造清酒的靈魂,米的品質,更是取決清酒品質的一大關鍵。台灣盛產稻米,造就出菊富士生貯藏清酒的獨特風味,所選用的優質良米。正是出自彰化好山好水所生產的「台梗9號米」,經高度精白,取其米心為原料。此外,由於清酒釀製過程十分繁複,不但要有好的酒米,且在製麴、酒母、溫度等每一道工序,也都必須經嚴格控管,都是需要高度技術與專業經驗的累積,才能釀造出風味質地與口感平衡的清酒。

平易近人物超所值
秉持傳承自日本傳統製清酒的嚴謹工序,桃園酒廠在今年夏天首度以菊富士品牌,推出自行釀製的「菊富士生貯藏」,結合百年釀造技術與台灣經典優質好米,採用低溫貯藏法,賦予清酒「鮮嫩、清爽、順口」的嶄新風味,令人一嚐難忘,被許多品酒達人們推崇為最具台灣風土味的地酒,而平易近人的實惠售價,更讓酒迷們盛讚:「物超三倍所值!」

清爽易飲搭餐更美妙
「帶有獨特清爽滑順口感是生貯藏酒的特色,跟一般清酒最大的不同在於,在釀造過程中,不經加熱殺菌,採全程以04度的低溫貯藏方式,經36個月熟成,直至裝瓶前,才進行加熱殺菌。」桃園酒廠資深清酒釀酒師張志成表示,特別選用彰化濁水溪的台梗9號米品種,具有米質優良穩定、米粒潔白飽滿的特質,是製作頂級壽司的首選白米,用來釀製清酒,還能保留濃郁的米香與甘甜味,入口柔順清爽,還帶有自然清新的哈密瓜果香,很適合冰涼後飲用,且能輕易地與一般日常料理作搭配,尤其是搭生魚片或海鮮,更能凸顯食材的鮮甜原味。

2017年12月4日星期一

2017年12月3日本地午餐 - 油麻地廣東道830號《大安茶冰廳》

老店的即煎雙蛋,厚多士,啡走,品質與份量都十分有誠意!


2017年12月2日政壇新秀訓練班《第六百八十一集》劉鳴煒 (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 - 新青年政策及諮詢架構招聘

今日講清楚:今天香港的年青人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對制度的信任,而這種不信任的形成,責任是在當權的一方。

節目重溫:http://www.rthk.hk/radio/radio2/programme/YoungPolitican/episode/473804

過去幾年,不少青年人因著對社會的不滿走上街,甚至發生流血的衝突。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後隨即向青年伸出友誼之手,其中打正旗號、萬眾期待的「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劃」在1130截止。

今次政府在云云490個諮詢及法定組織中,開放5個諮詢委員會,總共11個名額,比18-35歲的年輕人加入。話明是試行計劃,所以又唔好嫌棄11個名額少,即使咁多個委員會加埋,有成4200個社會人士獲委任參與其中。

不過值得諗既係,這些委員會的範疇,包括禁毒、創新科技、環境運動等又是否年輕人最貼身、最關心的呢?對於青年人關心的房屋、教育等議題,他們似乎都未有參與諮詢的機會。到底政府是真的有誠意吸納青年人的意見,還是到最後只是一場政治騷,係咁易比你班後生參與下啦﹗

話就話另一邊廂,特首都有邀請年輕人參與改組後中策組,即係「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兌現她競選時的承諾,要「培育青年,廣納人才」,之但係入職要求都頗高,唔係咁多30歲樓下的年輕人有條件應聘,怕唔怕最後都汲納唔到年輕又貼地的聲音呢?

特首亦在施政報告提到「三業三政」,即是關注他們的學業、事業、置業,並鼓勵議政、論政、參政,會唔會又變成口號,做落唔夠力度呢?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來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嗚煒和我們談談新青年政策以及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劃。


2017年12月3日星期日

2017年12月3日 - 再次踏進王肇枝中學

因為師母突然辭世,促成我與鄭校長在太平間外的一段真情對話。鄭校長一直非常欣賞我,亦清楚知道當年王肇枝當年對我的傷害,而令我20年來從未正式踏入王肇枝。當時,鄭校長仍在競選下一任校長,情況未明。我清楚恩師的心願,亦相信鄭校長的能力。所以,我除了對他表示支持以外,還對他許下了一個承諾:「只要你開聲,我會翻嚟!」


大概一年之後,鄭校長正式接任校長,他邀請我出席接任儀式。我思前想後,心知若是爽約,我便這一輩子都不會步入王肇枝。不過,這20年,我成長了,王肇枝也變了。正如恩師所言:「當年反對你所作所為的老師,沒想過現在所有中學都要推行OLE」。歷史既然還了我一個公道,又何必不放下自在呢?就在這一步,我與王肇枝的恩怨從此一筆勾消。

《我驚訝我離校時,他們應該還未出世的師弟師妹,竟然認識我。其中一位打趣道:我媽媽認識你嘛!》

又大半年之後,我獲選擔任校友會社區服務組副主席,以我的老本行,繼續推動我的使命。這總回歸,我相信是誰也沒法估計到的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