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星期日

2017年1月16日經濟日報A28 - 京冀港休養生息 勿再添煩添亂

內文所表達的,就是「真~開明派」一直向中央力陳的「大局觀」!

網址及刊文: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623710/%E4%BA%AC%E5%86%80%E6%B8%AF%E4%BC%91%E9%A4%8A%E7%94%9F%E6%81%AF%20%E5%8B%BF%E5%86%8D%E6%B7%BB%E7%85%A9%E6%B7%BB%E4%BA%82

林鄭月娥一如外界所料,在日前辭去政務司司長一職,準備參選行政長官選舉。連同已表態的葉劉淑儀及胡國興,現已有3人表態將會角逐行政長官寶座。

聚焦誰是真命天子 忘記遠景
早前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接受《紫荊雜誌》訪問時指,香港特首的4大條件包括: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港人擁護及有管治能力,更首次清晰說明,特首要全面、準確、客觀地向中央反映香港情況,工作建議要用符合香港法律規定與情況,向市民解釋中央的政策。隨後,大家便以此標準,在選舉委員會制度框架下,衡量哪一位參選人是符合中央的要求。

但正因為我們太過在意誰是中央心目中的真命天子,便忘記了一個更加關鍵的問題是:「中央想要一個甚麼樣的香港?」

林鄭月娥在出席效率促進組會議時,提出了八大治港理念,當中包括加強本港優勢;發展多元化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培養年輕人,開拓更廣闊的潛能;平衡發展,締造優質生活;支持弱勢群體並分享繁榮的成果;建立一個包容和關愛社會;維護一國兩制原則和把握未來機遇。

只要我們細心比較,便會發現林鄭月娥的擬似政綱中,有兩點與梁振英大為不同,第一:明顯有針對性地,提出培養年輕人,第二:沒有觸及房屋問題。這種路綫轉變,是否就是中央心目中的香港遠景呢?恐怕這些遠景,只是參選所需要的裝飾工夫,而並非中央的實際想法。

處理政治議題 港須兩年沉澱
首先,中央為甚麼在最後關頭,「容許」梁振英以家庭理由,不再參選特首。原因是梁振英過去的施政路綫經常是硬着陸的,與中央一直採取的「遠交懷柔」政策手腕格格不入。

加上,除了港獨議題外,特區政府一直沒有處理核心政治議題,就是青年參政空間,甚至把這個議題排除在施政選項中。我們從梁振英過去4份施政報告,與青年直接相關部分,合共只有1,694字,當中更沒有使用過「政治」或「公共行政」一詞,便可見特區政府真的是「撩交打」。

因此,在大局為重下,中央非常明白香港社會,尤其針對燥動的青年們,是需要一段時間去進行社會沉澱,而今年326日特首選舉後,香港有長達兩年的時間是沒有任何選舉的,香港的青年是否可以重建對制度的信心?矛盾是否可以緩和?以至港獨勢頭是否能得以抑壓?便全靠這兩年,如果丟了這兩年,香港社會直奔2020立法會選舉,情況只會更加「不能管治」;亦因如此,梁振英才不能不換。

貧富懸殊加劇 港退保遜內地
其次,中央除了希望香港社會有時間空間出現沉澱以外,更希望社會關切議題得到聚焦討論。近年香港的政治議題好像只有過港獨一項,實際的情況是,香港最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貧富懸殊,根據花旗銀行與香港大學的調查發現20122016年香港流動資產逾100萬港元的人口,由60.1萬大升至76.8萬。同期貧窮人口在政策介入前,由131.2萬升至134.5萬,即每6名香港市民便有一名被界定為貧窮。無奈,這個議題與相關選項,在一片港獨爭拗中完全被湮沒了!要知道內地現時社保制度,遠較香港的退保方案成熟及合理。香港繼續蹉跎歲月,對內地的參考價值只會更低。

最後一點是,中央心裏非常清楚在2014年政改不獲通過後,以原有選舉委員會方式產生的特首,是肯定沒有可能做到「人和」,但即使沒有「人和」,但也要做到「政通」,否則便只會繼續梁振英政府的空轉狀態。而有效保障公共行政系統在缺乏民意授權下,仍能正常運作,便只有依靠仍然非常龐大的公務員隊伍。這亦是重新選任公務員擔任特首的原因。因此,所謂的八大治港理念,對中央來說,可能只是小菜一碟;只要別再生事端,為中央添煩添亂,讓香港可以休養生息,便是中央未來兩年,想看到的香港了。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撰文:       葉振東 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

後續報導:
2017120日信報A01《曾俊華去馬 不想港人喊移民》

信任團結希望 休養生息

他又說,過去數年社會矛盾、撕裂的最主要原因是對政府失去信任,「無咗信任好難團結社會,所以下一屆最主要工作是做一些休養生息的工作。這不等於什麼也不做,要推動經濟、民生工作。但要贏返社會信任,政府要做一些市民覺得是對,覺得有益的事。」


曾俊華去馬 不想港人喊移民     

特首選戰

周一獲中央批准辭職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宣布參選特首。他以「信任、團結、希望」為競選口號,「深信今天香港最急切的是要建立信任、 團結社會、重燃希望。」他表示,絕不懷疑中央希望有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舉;面對重要歷史關口,自己是懷着「最嚴肅、最謙卑的心情」和比1982年回流返港更大的決心,決定競逐下屆行政長官,因為「真的不希望再聽到有人說要移民」。

新華社報道 林鄭歡迎

官方新華社於昨日記者會後發稿報道曾俊華參選消息,引述他說香港可以更好是因為「一國兩制」偉大構思。周一宣布參選的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歡迎曾俊華加入競逐,形容可讓選舉情況明朗化,期望一場公平、公正、君子之爭的選舉。已宣布參選的退休法官胡國興批評曾俊華對重啟政改立場太軟弱, hea夠啦John(曾俊華之洋名)」,認為他未能回應社會對普選的強烈訴求。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則重申歡迎有競爭的選舉,「恭喜佢可以辭職參選」。

曾俊華昨日租用中環一場地宣讀競選宣言,吸引逾百名傳媒到場採訪。布景板印上「參選To Run」,撐場的競選團隊未見太多政界人物,主要是曾俊華在政府內已退休的舊同事,包括來自前政務官及海關官員,以及其喇沙中學校友等。

信任團結希望 休養生息

曾俊華14歲移民美國紐約,1982年回流返港加入政府至今34年。他在競選宣言中以移民作為引言,稱自己領會過移民辛酸,對今天年輕人、中年人考慮移民感到非常難過,經過漫長思索,「我懷着最嚴肅、最謙卑的心情,帶着比我34年前回港更加大的決心,向大家宣布,我決定競逐下屆行政長官,因為我真的不希望再聽到有人說要移民。」

他自言「懂得香港」,而香港可以更好,「可惜目前有種種阻礙香港發展的負能量,例如一些非友即敵的心態,一些非黑即白的主張,深深地割裂我們的社會……使整個社會瀰漫着一股怨氣和怒火。」他說自己參選的三大信念是「信任、團結、希望」,而守護包括法治、公平、廉潔、自由、民主、多元、包容和關愛的核心價值,是政府當仁不讓的重任。

他又說,過去數年社會矛盾、撕裂的最主要原因是對政府失去信任,「無咗信任好難團結社會,所以下一屆最主要工作是做一些休養生息的工作。這不等於什麼也不做,要推動經濟、民生工作。但要贏返社會信任,政府要做一些市民覺得是對,覺得有益的事。」

曾俊華有意參選多時,期間多次傳出被勸退、「紅燈論」。他昨日回應, 絕對相信中央希望有一個公開、公平、 公正的選舉,又澄清傳聞中央以亞投行副行長交換他退選的說法,「講呢類所謂堅料的人根本就唔明白亞投行的操作」。他承認有競選團隊轉投支持林鄭,但強調無損自己與林鄭關係。

田北俊:或獲泛民提名

選委之一、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昨日表態支持林鄭,「佢需要我提名票,我唔會拒絕」,透露已答應出任對方資深顧問。范太表示,支持林鄭是因為她做事投入有能力、對香港有心,「唔會因為件事困難就側側膊」。她形容曾俊華是「nice guy」,但在香港關鍵時刻應選擇有意志力的人助香港走出衝擊及矛盾。政協常委唐英年則發表聲明,歡迎曾俊華參選,但未有像對林鄭月娥宣布參選後表示支持。


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再次表明會提名曾俊華, 他稱參選時曾作承諾,要選出令社會和諧、「夠膽講香港人說話」的特首,認為曾俊華符合期望。他表示, 留意到中聯辦相當支持林鄭,同意曾俊華若要從建制派取得150名提名票會較艱難,但相信若只「爭少少」,泛民會提名曾俊華。

延伸閱讀(一)
2016年8月2日立場新聞 -  特首戰的五人名單   老共的陽謀

網址及刊文:

妮坦來襲,八號風球天,美德反正無所事事,便去找游老師吃早餐,吹水去也!美德第一個話題就是大主席近期的「如果無人參選論」。美德認為大主席這招高得一石三鳥,第一,解了禮義廉的垓下之圍,在選舉論壇上,不用直接回應,是否支持方丈連任的問題。第二,向公眾曲線證明了阿爺是希望有競爭,亦令有心人被逼即時表態。第三,就是從薯片叔叔被動地表態的行為中,證明滅絕師太沒有得到祝福。

豈料,第一個觀察便已經被游老師當頭棒喝。游老師直說:「現在的反對派的參選人,真的一蟹不如一蟹!目標也不清晰,眼光就只有自己選區那麼大。你現在你們的目標是誰?誰跑馬仔跟你有什麼關係?你只要窮追禮義廉參選人,如果方丈參選連任,你支不支持?逼他們在鏡頭前,只針對方丈一個人,表一個態,讓他們難看,不就成了嗎?」

是哦!美德猛然一醒。發現,我們近日真的被各路疑似參選人,弄到有點心如鹿撞。美德隨即就著最近的「五人名單(實際得三人,因有兩位,阻也阻不了!)」向游老師逐一查詢明年326日特首杯的勝算賠率。誰知,五個人都被游老師說:「都押錯了!」難道是還有第六人麼?

游老師解釋說:「你們的最大目的是什麼?是ABC嘛!誰當特首跟你有什麼關係?不是方丈不就成了嗎!現在的名單是真的,但作用是什麼?是老共的陽謀呀!現在我們表態支持誰,認為誰比方丈好得多,那都中計了!方丈是確實是貪了5000萬,天庭也特意公開,有他簽名的第三頁。可是在大陸,比他貪的人多的是。方丈也的確是無能,無奈,在大陸比他更無能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你說他糟糕,在阿爺的眼中只小菜一碟;你說誰比他好,阿爺馬上便會以黨爭邏輯,認為你是那一幫的人,是有私心的行為。」

美德慌了!那豈不是換人無望?游老師安慰我說:「不是了!要用大局思維,要以這位90多歲的老人家角度看問題,就知道如何搏弈,達到目標了!」美德很想知道游老師有什麼高見,便打蛇隨棍上,問個明白。游老師繼續說:「你還記得2014926號到104號那幾天嗎?」我回答:「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游老師續說:「那很好!你應該知道在那緊張的一周,香港最少可以死四次,當時阿爺也設想過把方丈換調,可是奶媽當時『沒有承擔』的勇氣,而最關鍵是101日,『痴瘋』再次不聽老人言,衝擊金紫荊廣場。天庭震怒,因為金紫荊代表著的是『皇權』,阿爺遂一步都不能讓。在保著『特首』這個位置的前提下,無奈地同時要保方丈,因為他就在這個位子上。所以,阿爺一直要保的是制度,不是方丈。這就叫『大局觀』。」

「同樣的邏輯,明年326日之後,香港有長達兩年的時間是沒有任何選舉的,香港所有的撕裂是否有得修補?矛盾是否可以緩和?以至港獨勢頭是否有得以抑壓?就看阿爺是否願意讓香港有兩年時間沉澱一下。如果丟了這兩年,香港社會直奔2020選舉,情況只會更加『不能管治』。相反,如果阿爺真的想香港有時間撥亂歸正,為了大局便要換人。我們的槍口應該一致地,向阿爺各個管道表達這種『大局觀』,目標不就達到了嗎?至於換誰呢?阿爺心中有數,反正肯定比方丈好,不用我們這幫『花生友』說三道四。」

美德續問:「可是,大主席和豉油老祖都說方丈有精神病呢?」游老師馬上說:「阿爺給方丈有個病,有病就要好好休養,為了大局就不要參選嘛!你還不明白麼?」那真的是一個訊號!既然有病,病到連家人也無力管好,方丈為了大局就應該知所進退,不要參選呀!

延伸閱讀(二)
2011年10月3日星島日報《變與痛的邊緣》葉振東

網址及原文:

隨著唐英年(唐唐)辭去政務司司長一職,2012特首選舉的港版「雙英對決」已經成型。唐唐表示要:「集中精神思考是否選特首」,這明顯只是場面話。坦白說,如果唐唐辭職不是為了參選下屆特首,那難道他要告老歸田麼?日前,宣布辭去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梁振英(CY),近日的動作更多,而且是重播式上演。早在他被傳媒描述為「擬似候選人」之前,CY一早就以「擬似特首」的姿態「四圍走」。近日,CY更意有所指地提出:「有意參選人士,應該就治港理念,以及解決香港一直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其他社會問題的方法,進行理性、全面和深入的討論。」CY的絃外之音,明顯就是要「求變 - Change」。

有趣地,雙英的政綱還未出台,我們已經可以「估」到大概是:確保民主政改可以推行、解決貧富縣殊、維持有利營商環境、創造多元多種就業機會,及聆聽各階層的意見,尤其是與八、九十後的溝通等等等等…每每所指,便是這一屆政府還未處理的問題;而「Change」是外國選舉中,最經常看到的「字眼」。問題是:「變」是有需要的嗎?下屆政府的核心工作,是要再次成為「變形金剛」嗎?

不少熟識香港政情的朋友也發現,下屆特首的首要工作,不在於大刀闊斧,再行改革,而是要阻止三任特區政府的弱勢雪球,無休止地「越滾越大」,及重建政府施政威信。否則建制陣營,過得了2012,也捱不到2017。施政的關鍵不在於多,不在於要「討好全世界」,而是在於下筆要準,要想辦法、找渠道把政策解釋透徹。政出多門,朝令夕改;局長們不少成了「亞瑟王」,正是特區政府的死門。

這種看不到「蘋果」而被責難成愚民的轉變,正是回歸之後香港的光景。回歸十多年,特區政府的施政絕不是因循不變,而是變得太多。單是一個房屋政策,而讓我們「領悟」到安居樂業,還是「靠自己」吧!香港市民每天活在痛苦中,極易感到被「玩」了!在民怒難揭的情況下,自然便把民主的制約全面地合理化。

根據亞當、普沃斯基在「民主與市場 - 東歐與拉丁美洲的政治經濟改革」一書中曾提及:「持續存在的痛苦,人們的信心便會消失了,政府顯得越來越無能」。政府的「無能感」日益增加,政府的認受性及向心力便會瓦解。一些中國人的傳統智慧其實十分管用,所謂:「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政府的政績不在於「做了這多件事」,而是在於「做『好』幾多件事」。這句俚語,實在很值得「雙英」慎思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