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2016年7月30日政壇新秀訓練班 《第六百一十二集》 - 蔡堅《香港醫學會會長》 - 「醫生註冊(修訂)條例」醫委會改革

蔡醫生是過去大半年來最強的一位嘉賓,他對相關議題非常熟悉,也懂面對傳媒,當詞窮的時候,反過來會同意提問者的問題,令人如泥牛入海。所以,參與討論的朋友,無論主持,新秀亦應有相當的準備,否則便很容易出現‘主從客便’的奇怪情況。當然,我既支持醫委會改革,那有空手而回的道理。根據蔡醫生的表述2016年8月3日醫委會將有重要討論,大家不妨密切留意。


節目重溫: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2/YoungPolitican&d=2016-07-30&p=2517&e=&m=episode

改革醫委會條例草案未能在立法會會期完結前通過,支持改革一方,尤其是病人組織指責,個別不負責任政客,背離理性辯論,讓病人權益未能受惠於改革方案。不過,反對改革人士就認為,暫時能保衛醫委會的獨立性。

醫委會近年常被質疑係「自己人查自己人」,「醫醫相衞」,處理投訴的時間,平均要成50個月。好像歌手張崇德夫婦,2005年大仔夭折,醫委會2014年先判定當時負責接生的醫生專業失德。同醫委會拉扯近9年,請律師,請婦產科專家寫報告,張崇德9年嚟使左至少100萬,佢話唔使個個有咁的錢,要傾家蕩產先至搵到真相,好荒謬。

種種問題,揭開醫委會改革的序幕。政府今年二月終於提出改革醫委會,將現有的28個委員增加到32個,將特首委任同業內選舉產生的委員數目,分別由14人加到16人。聽落多左人,咁點解又有咁多人反對呢?

因為新加的4個委員全部係非業界代表。雖然表面上政府委任跟業界代表,比例維持11,但業界新增的兩個代表,只是將舊制的兩個醫專代表由政府委任轉到去業界代表,唔係由醫學界直選選出,只係由小圈子選舉選出。

反對聲音主要嚟自醫學界。醫學界幾乎一致支持增加醫委會業外委員,但都擔心政府方案無同時增加直選醫生委員數目,背後目的係要操控醫委會,影響專業自主。有醫生組織就更怕,醫委會改革只係起點。佢地質疑,政府真正想做的,係降低來港執業試的標準,為香港引入更多大陸醫生。

好多人都同意醫委會需要改革,但點改先至可以喺專業自主的同時,照顧到病人權益,令下一個張崇德唔會出現呢?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嚟新任醫學會會長蔡堅,同我地一齊傾下。

2016年7月30日 – 與學友社《明日領航者計劃2016》成員分享立法會選舉


分享大綱:

1.介紹現時議會制度 (地方選區+功能組別)
- 雷動計劃是虛
- 決戰功能組別是實

2. 分析現時立法會制度的利弊
- 碎片化,區議會化
- 質素成疑,無打過仗
- 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

3. 對現時立法會選舉情況講解
- 本土派崛起
- 泛民樁腳票,民調+憤怒中年
- 表態政治行為

參考資料:
2016年6月 - 《天大研究院》 尊重香港核心價值與社會傳統
http://justinyezhendong.blogspot.hk/2016/06/20166.html

2016年7月30日本地晚餐 - 大埔南盛街17號地舖《Kimbap Gallery》

大埔的改變實在很多,不少餐廳已經不復再,換上的新面孔也許會令我們有新的體驗。Kambap 便是一個好例子,而且價錢經濟實惠,怪不得深受年青人歡迎。我們點了一客燒豚 kambap、煎餃子、魷魚燒餅和牛排骨湯。當中燒豚 Kambap很有水準,是晚最貴,但只售$72的牛排骨湯也做得不錯。煎餃子沒有什麼技巧可言,也很難做得‘好難食’的小點;唯獨魷魚燒餅真的有點失色,廚子實在太急性子,若能多慢烤5分鐘,燒餅的底部便會有焦香,要是大火快烤,抽乾水份,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那便肯定會好吃多了!


2016年7月30日本地下午茶 - 紅磡香港理工大學N座1樓及地下草坪餐廳《Ebeneezer's Kebabs & Pizzeria》

今日下午參加了一個頗為令人失望的研討會,主辦單位是很用心了,但主講的嘉賓實在太過行禮如儀,各自表達立場。會後,反正我還未正式吃午餐,便和好友一同來到這所大學餐廳。這所中東風的餐廳我聽聞已久,今天終於有機會一試。餐廳出品當然是‘大學價錢’,卻份量十足,而且味道令人有驚喜,燒雞沙律、Panini,兩杯飲品才$71,實在很划算。



2016年7月29日星期五

2016年6月 - 《天大研究院》 尊重香港核心價值與社會傳統

本文最重要是透過解讀‘本土’,去分析中港之間的價值落差,而這種價值落差,在政治體制之下又如何造人中港矛盾,甚至港獨呢?最後,又有沒有方法可以解決?

網址如下:
http://www.tiandainstitute.org/cn/article/1692_1.html



封面:
頁一:
頁二:
頁三:
頁四:
頁五:
頁六:
原文:
香港自皇后碼頭搬遷事件起,本土化運動日漸激烈,及後經過多次選舉和政治事件的衝擊,‘本土’ 與政治更變得密不可分。佔領事件發生之後,香港的新生代認為香港的民主發展與國家的民主發展掛勾,是不切實際的設想。本土意識進一步被合理化。我們從‘退聯運動’ 及各大專院校學生會改選,只有理工大學. 的學生會由非本土派內閣當選,. 其餘全數由本土派執政,便知道本土化已成為了一股政治潮流。

本土意識最根本的解釋就是‘你我之別’ ,而一國兩制的原始設定就是‘你我之別’ ;加上,中央容許香港在一定程度上實施民主選舉,政黨的出現,意味著本土化必然的發生。我們分析全球的政黨發展歷史,發現除了殖民政府以外,是沒有一個本土政黨,在外地執政的。香港雖然沒有‘政黨法’ ,卻不代表沒有政黨政治行為。這種政治發展的必然性,在香港的去殖化過程中,是應該已經可以估計到的。既然香港與香港的政黨有本土的基因, 一國兩制的原有構思,又包含了‘你我之別’ . 那我們必須瞭解,香港本土的靈魂,就是香港同胞所堅持的核心價值.

香港的核心價值,一直以來眾說紛紜,比較有系統的說法,是2003年在基本法23條立法危機之後,香港一群學者,就是在這種擔心與時代背景之下,共同連署了一份《維衛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當中概括地指出,香港的核心價值是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九大項。2014102123日晚上,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進行了隨機電話調查,共成功訪問了80418歲或以上的市民,得出香港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即核心中的核心) ,第1位是法治(22.9%)第2位是自由(20.8%),第3位是公正廉潔(15.3%)第4位是民主(11.1%)、到第5位才是追求社公穩定(8.3%)。

這與早前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時,表明中央希望帶動香港社會聚焦於「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的主旋律. ,明顯出現了彼此的認知落差。對比亞太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謀發展’接近第7位的市場經濟,有(3.5% ,‘促和諧’接近第8位的多元包容,有(2.5%. 。中央的看法,只有一點是與香港同胞.是一樣的,就是‘保穩定’ 接近第5位追求社公穩定,有(8.3%)。但這個‘保穩定’,與香港同胞的核心中的核中法治,相差了14.6% 即中央由上而下的分析,與香港的在地情況出現了實質差別。

我們先剔除了民粹主義的影響,香港同胞所堅持的核心價值,是會影響到不同政黨在制定政網時的決定;親建制陣營的政黨在緊跟中央路線的前提下,打出「促經濟、保民生」的綱領,解釋了為什麼他們只能保著原有的支持者,而難有大幅票數增長。甚至會導致年青人的反感,原因是這些綱領與香港的本土情況並不對題。

當瞭解香港的本土情況,我們便要掌握這些虛無飄渺的核心價值背後,有什麼針對性的載體。我們隨便在坊間也會找到資料,發現香港同胞,尤其年青人最關心的社會議題不外乎三項,當中包括‘政治發展、樓價高企與失業率上升’ 。政治發展比較容易理解,香港的本土情況當然就是指普選行政長官與全體70名立法會議員,簡稱‘雙普選’。由於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無法在立法會獲得通過,政治發展呈膠著狀態。中央與香港同胞的矛盾變得尖銳,及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至於樓價高企及失業率上升,不就是中央寄望香港聚焦在‘謀發展’嗎?如果我們是這樣解讀,這將會與香港的實際情況相差更遠。

‘樓價高企’與‘失業率上升’ 當然與經濟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但這個情況並非香港獨有,而且即使是有關係,在香港同胞核心價值中,只是排第七位,即是‘謀發展’ 並非針對香港情況的解決方法。‘樓價高企’與‘失業率上升’ 看似是兩件事,實際上是一依帶水。香港過去多年以來一直都過度重視商業發展,重商主義,造成經濟與人才培育過於單一,並高度質重于金融與服務業,第三產業占整體本地生產總值九成以上。個人利得稅又一直偏短,賣地收益成為特區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回歸前後,中央為使商界留港建港,在政治制度的設定上,高度向既得利益集團傾斜,在特首選舉的選舉委員會38個分組之中,有28個分組,與30席傳統‘功能組別’的分類是出現重迭,即制度上的預設,已為這群商賈巨富提供了相當大的政治保障。這種政治與經濟做成的利益紐帶,產生了‘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 ;而從地產發展衍生出來的‘大亨經濟’ 及其漣漪效應是影響到各行各業,及香港同胞以往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慣;日削月割地動搖了香港的法治根本。法治的根本並非狹義地只是合法與否,而是整個社會的公平環境,與平等參與的遊戲規則。一般升鬥市民在這個制度之下,顯然是比被排他在制度之外的。正正是這種‘被剝奪感’ ,損害了香港同胞的核心中的核心價值,一種重新作出你我區分,基於自我保護的本土意議便在選舉之中,被高舉了出來。

所以,要解決香港的本土情意結,就要先尊重香港既有的生活習慣與核心價值。情況便一如國家對小數民族與文化的保護與尊重一樣。在適切的政治空間之下,共榮共存。首先,第一點就是把握明年特首改選的關鍵時機。香港特首的選舉,不管是當特首,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面對政改的困局,和香港同胞對中央的信任程度持續低謎情況下,新一任的特首除了政改的工作以外,最重要是復位中港之間的關係,清楚地讓香港的同胞知道一國與兩制是並存的政治現實,當中亦有明確的分野。這種分野可以與中聯辦、港澳辦等駐港機構相配合,各施其職、權責分明。在可以的情況下,甚至應該把部份中聯辦,面對廣大群眾的服務範疇,例如教育科技部、青年公作部公開,釋除香港同胞的疑慮,杜絕‘西環治港’ 之說,以實際行動消除香港同胞的誤會。

其次,在政改的問題上,中央即使沿用831的框架,也要讓香港的同胞感受到,中央是致力維持香港公平的政治與經濟環境,即針對‘新政治經濟特權階級’ 和‘大亨經濟’ 必須有所打擊,令中小型企業重新在香港有發展開間,令香港同胞再次感到香港是一個容許有夢想的地方,令地產霸權一詞,真的在香港消失。在銅板的另外一面,也要針對選舉委員會及功能組別的組成進行必須的改革,進一步開放參政議政空間。在全面取消功能組別之前,中央應主導政治話語權,主動按步就班地把個別功能組別選舉改為‘個人票’ 。使香港同胞清楚感受到,是中央保障了香港同胞的核心價值與生活習慣,而非港獨的力量。

還有,就是要中港之間,在政治與經濟上,適宜保持一定距離,即回歸到一國兩制,河水不犯井水,井水不犯河水的原點。中港融合、人心回歸,在上述的建議落實之後,自然會水到渠成,而無須把中港融合列入特區政府與相關駐港部門的硬任務。參照港英殖民管治的‘紫砂茶壺茶跡 ,保持距離是一種有效管理香港的手段。張炳良教授曾經指出“保持距離,尊重香港獨有本土文化是英國的管治方式,這個觀點與張楚勇博士也有雷同看法。即使一些對英國的效忠或對政治異已者的監控行為,也儘量地以只做不宣的方式執行,以減低香港人的反彈。這種保持距離的間接管治手法,有利保障香港群體的生活模式,同時,亦令香港英國治港99年來,總的來說是平穩的。

所以,中央對香港的出現的政治與經濟情況,不宜過早公開表態與積極關心,不用一出狀況,便馬上急著要去澄清。在香港的緊張的政治環境下,有時道理在手,也不一定能說清的。反而,忍一時,退一步,讓問題合理地發酵一下,可能把問題看得更清楚。屆時,特區政府主動尋求中央協助固然是合情合理,即使特區沒有求助的需要,中央也不會落得‘主動介入香港事務、破壞一國兩制’ 的駡名。

當香港同胞對中央的反感降低了,人和自然會政通。要知道,香港同胞對中央的信任度增加,是會直接影響到對特區政府的信任程度。相反,特區政府能取信于香港同胞,卻不一定有助人心回歸。

英文有一句諺語叫:Less is More,公共管理上也有一句俚語是:「管得到,不如管得剛剛好。」香港同胞在多次中港矛盾中,已成驚弓之鳥,香港又在未來一年之內,經歷三場選舉,中央任何舉動,也有可能被反對派大造文章。所以,尊重香港在地情況與核心價值,避免公開表態,以免被過度解讀,在明年3月特首改選之前,少說話,多籌媒,以時間換空間。3月之後便在未來兩年之內,進行實質改革,這將有助緩解當下的緊張局面,重建港人對中央的信心。





2016年7月26日星期二

2016年7月26日 - 山崎普賢岳特別本釀造清酒


這一瓶無意之間在屯門Aeon超市發現,標榜‘本店釀造’的好東西,入口甘甜,米味香濃,獲獎是實至名歸,卻只要$145,實在很超值。





參考網站:

2016年7月24日星期日

2016年7月24日 - 簡約日式冷麵

天氣太炎熱,有時真的會感到食不下嚥。這個冷麵正好讓我們在炎夏中保持食慾。冷麵的材料非常簡單,只有甘荀絲、青瓜絲、火腿絲、蛋絲、乾海帶(沒有可以不加)和綠茶麵(蕎麥麵也可),只要把所有材料切絲,和‘過冷河’後綠茶麵,拌上日式柚子汁和芝麻醬便可。這道理料真的沒有什麼技巧,關鍵只在於要把所有材料瀝乾水份,冷麵當然要有冰水活泡,便接近一定會好吃!


2016年7月23日星期六

2016年7月23日政壇新秀訓練班 《第六百一十一集》 - 呂綺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顏烈洲《荃灣二陂坊劏房權益關注組幹事》 - 香港劏房問題

2013至2014年我曾經協助一所社福機構,在觀塘進行了一個貧窮家庭調查,851個樣本中,有不少是劏房家庭,至此之後,我便對這個問題非常關注,並認為有時要解決問題,我們有可能要 Think out the box。

節目重溫: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2/YoungPolitican&d=2016-07-23&p=2517&e=&m=episode

過去幾年,有至少5單火警係劏房發生。上個月工廈迷你倉大火之後,傳媒踢爆 好多工廈有改裝成住宅或劏房。以發生三級火的深水埗的昌發工廠大廈為例, 佢地冇消防灑水系統,有過半樓層有迷你倉,8樓同9樓部分單位都被嚟做住宅

到底有幾多人住喺劏房呢?統計處上年發表的調查顯示,全港一共有86,400 劏房,有大約20萬住,大部份是低學歷人士。但係真實情況可能更嚴峻, 為統計處的調查,冇計到25年以下私人住宅或商住兩用單位、工廠大廈、寮屋 、村屋等等。

有立法會議員話,舊式工廈係「計時炸彈」,叫政府盡快增加人手,檢查全港工廈。但係要入私人單位檢查,首先要有要證明單位被用作非法用途,先可以攞到搜查令入去。有人就建議簡化搜查程序,只要有達一定級數的官員到場視察,在合理懷疑下便可比人員入去調查。

但有關注基層住屋聯席就批評,政府只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政府取締前冇安置政策,只係轉移視綫,將矛頭指向最弱勢的市民,最終受害的,係單位真正用家及租戶。

政府係工廈迷你倉同劏房大火之後,就話會嚴厲執法,同工廈改建劏房刑事化。但係香港地少人多,想平平地咁,搵個住的地方一啲都唔容易,取締完劏房劏房的住戶可以去邊訓?唔取締劏房的話,安全問題又係一大隱憂,政府又可以做啲咩?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就請嚟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呂綺珊 同埋荃灣二陂坊 劏房權益關注組幹事顏烈洲,同我地一齊傾下。 

2016年7月23日本地晚餐 - 灣仔太原街7號地下《漁川米線》蕃茄大眼雞米線

這所以鮮魚湯見稱的小店,大概一年前開業便已經客似雲來,我們多次光顧,出品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一尾大眼雞雖然不算很大,有點雜魚的感覺,但也鮮甜。炎炎夏日,很多時我們都會食慾不振,在這個時候,不油不膩的魚湯正是盛夏的好料理!

《連熱飲$65》

2016年7月23日本地茶點 - 灣仔皇后大道東106號地下《快樂餅店》 - 雞批

快樂可能是因為這塊好吃的雞批仍賣$7,也可能是學會知足了!


2016年7月22日星期五

2016年7月22日本地晚餐 - 北角健康村2期UG10號舖《紅星餐廳》 - 白胡椒雜菜雞湯炆去骨咸豬手

一位好朋友,把我帶來這所不顯眼的餐廳;俯進門,我便被已餐廳優雅的環境吸引著,價錢大眾化之餘,出品又真的讓人有驚喜。我點了一客‘白胡椒雜菜雞湯炆去骨咸豬手’,這是一道在東歐及俄羅斯常見的傳統菜,有點像德國的水煮豬手。在香港‘打正招牌’上餐的餐館不多,原因是賣相一般,又不夠香口,賣不到一個好價錢,卻是最能吃出豬手咸香的菜色。紅星的出品,既有咸香,又不會太咸,火喉掌握得相當不錯。配餐湯、可以免費追加的法國餐包,和紅豆冰,只要$88,真的是非常超值,值得推介呢!


2016年7月21日星期四

2016年7月21日上午8:00 早晨八達通《雄三飛彈》、《訪台簽證》、《旅巴火災》、《南海問題》及《立法會選舉提名確認書》

首三個與台灣相關的話題,我真的比較熟了!反而覺得題目太多,討論不太深入。反而就立法會選舉提名的確認書,我認為類比大年初一的旺角‘魚蛋’事件,是有可能觸發‘表態政治行為’,這點最值得大家關注。相關內容,我雖然已分享了N片,但公開分享,還是第一次。





參考資料(頁一):

參考資料(頁二):



火車系列

也忘了什麼時候開始,覺得日本的火車便當、玩具,陣設也很可愛!


2016年7月17日星期日

2016年7月16日政壇新秀訓練班 《第六百一十集》 - 黃家和(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 - 香港飲食業發展

聽說,不少新秀因為要助選而沒有參與是日討論;不過,今日的討論內容,反而是最見微知著,最值得深思。尤其在第13分鐘,我如何透過‘任食盛行’,去解讀土地不足問題?和哥的回答也代我說出了我心底的話。第37分鐘,我又如何透過‘挾餅員’去解釋社會向上流問題?這些都是非常社會學,及值得大家討論的點子。至於,當年是誰教曉我‘挾餅員的故事’,正是我下午在城市大學巧遇的何強星老師。


節目重溫: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2/YoungPolitican&d=2016-07-16&p=2517&e=&m=episode


今年第一季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跌左百份之12.5,加上訪港旅客大跌一成,旅遊相關總消費仲少左百分之7.5,都反映香港經濟有下行趨勢。不過飲食業比較其他消費行業,影響無咁大,佢地今年第一季的收入只係微跌百分之1.5,當中快餐類別的營業額更加多左百分之6

講到飲食業,近幾日有關美食車的討論又浮返上面。話說政府去年提出的美食車先導計劃已經過左第一階段。係192份美食車申請中,一共有51份申請,可以入到第二階段,參加烹飪挑戰賽,預計今個月會有結果,最快今年年底就有得食。美食車可以停泊既地點有8個,政府都會安排美食車係大型活動提供野食,但就唔可以係其他地方或者私人宴會做生意。

除左地點,美食提供的食物都有限制。美食車喺評審階段嗰陣煮左的招牌食物一定要保存,參賽時嗰陣的食物分量及價格亦要保持不變,啫係話唔可以參賽嗰陣用和牛,賣嗰陣改用其他材料。

但係要做一架美食車,投資額數以十萬計,到底係咪可以比小市民入場做生意呢?美食車政策原意係提供「有特色的香港美食」,但經營成本咁高,到底有幾多平民美食可以保存?如果要賣香港特色的小食,例如路邊既魚蛋同牛雜,要到底要賣幾多錢先至回到本?另外曾經話過會再發出的小販牌,到底幾時會有,係咪唔提就唔存在呢?

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請來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同我地一班政壇新秀一齊傾下。

參考閱讀:2016年7月18日香港01港聞
《領展加租3倍 趕走35年金禾茶餐廳 老闆斥:淨係考慮利益》
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32191/%E9%A0%98%E5%B1%95%E5%8A%A0%E7%A7%9F3%E5%80%8D-%E8%B6%95%E8%B5%B035%E5%B9%B4%E9%87%91%E7%A6%BE%E8%8C%B6%E9%A4%90%E5%BB%B3-%E8%80%81%E9%97%86%E6%96%A5-%E6%B7%A8%E4%BF%82%E8%80%83%E6%85%AE%E5%88%A9%E7%9B%8A





2016年7月15日星期五

2016年7月9日(電台)及7月16日(港台31)政壇新秀訓練班《第六百零九集》 「我想做議員」總決賽 - 若你做議員,你會順應民意,還是領導民意?

各位年青人,Good Show,希望你們生命有成長,政治有啟發,及緊記網上留痕,政治人物,要記住自己說過什麼!當然Ray Sir(葉建民教授)說要做一個好人,這是我們,你們這一輩子的功課,希望你們緊記。

香港電台政壇新秀訓練班電台節目,因應2016年立法局選舉,主辦了「我想做議員」論壇選舉,以選舉論壇的辯論形式,訓練一眾中學生口才及邏輯思考,培養他們成為香港未來的議員。

經過面試遴選,會有十二名18歲以下的政壇新秀進入初賽,最後只得4名參賽者出席總決賽。是次總決賽,看誰最有當未來的議員的潛質。電視部全程拍攝總決賽當日論壇,且看四位年青政壇新秀,誰會勝出。

電台節目重溫: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2/YoungPolitican&d=2016-07-09&p=2517&e=367675&m=episode

港台31重溫: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2Fyoungpolitician_tv&d=2016-07-15&p=7288&e=364815&m=episode

有趣一刻:我見大家都很緊張,不如攪點氣氛,輕鬆一下吧!想知,就在29分鐘。



2016年7月9日星期六

日劇:圖書館戰爭電影與動畫、圖書館戰爭2最後任務

圖書館戰爭的動畫版,與電影版我都看了!電影版比較容易理解,思想、言論自由是要用血、用生命去守護的。


電影第二集,主題更加明顯,我相信任何一位尚有良心的新聞從業員看過之後,都應該有所感觸:「比起嘆息這毫無改變的世界,她(女主角榮倉奈奈)選擇了奔跑,請相信這想法圖書館法規要鑑能傳遞給別人。



2016年7月8日星期五

2016年7月7日經濟日報A25 - 醫委改革政治化 普選未落實惹禍

當權者要求我們信任特區政府時,那便要同時提出有甚麼機制可以讓我們表達信任與否。


網址及刊文:

立法會就《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簡稱醫委會改革的辯論,今日繼續在爭議聲中進行。

會議之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指出部分議員是基於政治考慮,不支持草案,希望他們基於公眾利益,而回心轉意。本質上,醫委會改革既是民生,亦是不少病人維權團體引頸以盼的大議題。即使今年正值立法會選舉,議員們亦不應成為攔路虎,否則極有可能造成民意反彈的反效果,影響選情。

憂特首操控醫委 行政壓過專業
但為何一項民生議題,仍會出現「政治考慮」,導致專業團體與政府出現對峙的局面?我們更應該問,在現行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之下,有沒有制度,可以讓議員及市民,不用以「政治」這把尺去作考慮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醫委會其中一個重大的爭議點,就是28名委員中特首可以就一半委員進行任命。有醫學團體直指草案若能通過,特首在醫委會內的權力過大,造成「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問題之外,特首更有可能藉着無法挑戰的任命權,操控醫委會,甚至是「行政壓過專業」。說穿了,就是我們對特首梁振英的不信任,以至他行使的一切行政權力,我們也不信任。

不過,若然時光可以倒流,我們又有沒有機會信任梁振英呢?我們便會發現在普選行政長官之前,制度上我們是沒有機會,客觀地表達市民對行政長官的信任程度。即不管中央官員如何請託香港市民相信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藉公平投票 向代議者投信任票
代議政制的民主選舉制度,就是透過選舉,把市民手中的權力,交到議員,甚至元首的手中,代表市民行使公權力。這除了是一個權力轉移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市民透過普及而平等的投票,客觀地對代議人士作出了「信任投放」。所謂民無信不立,民意基礎的本質就是公眾信任。所以,實行普選的國家與地區,元首在行使行政任命權時,公民社會是不會對元首作出挑戰。

例如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這所全台第一、世界知名的研究院,新任院長廖俊智的任命,曾經在台灣出現過一些爭議,但當蔡英文總統下達任命狀時,立法院、公眾以致輿論界普遍還是接受了。原因是蔡英文以689萬票當選總統,也代表了最少689萬名台灣公民對她是信任的。有了這個遊戲規則與客觀標準,信任的基礎便得以建立起來。

所以,在2014年政改爭議的後期,部分開明建制派人士力主「袋住先」,是知道中央讓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之後,便無法收回成命之外,更重要的是萬一行政長官低票當選,變相便反映了公眾對他的信任度不足,形成了公眾對權力的制約,迫使行政長官「好自為之」。而非現在行政長官的權力在行政主導之下,接近可以為所欲為。

港倘無普選 恐陷制度空轉失效
部分建制派人士會天真地認為今年立法會選舉,建制派若能大勝,市民透過對建制派表達信任,而建制派又支持特首施政,這個制度性缺陷仍是可以彌補的。這個明顯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因為所謂建制派大勝是包括傳統的功能組別議員,試問這堆議席選民人數只有大概24萬,即全港最少有97%市民仍是無法透過制度,對這個政權作出「信任投放」。問題的根本還是沒有解決。

因此,近日無論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還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均不約而同地提出,下屆政府需要盡快重啟政改討論,當中的考量,相信是要從制度上,以普及而平等的投票方式,表達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否則,光靠「你信我啦」這類口號,香港遲早會陷入制度失效,不能管治的政治空轉狀態。

「君權神授」 香港管治難寸進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院長肖濱教授曾經說過:「我們經常要香港的年輕人愛國愛港,如果愛國愛港是一種公民義務,我們便要同時提出甚麼是愛國愛港的公民權利,否則他們怎樣去愛?」同一道理,當權者要求我們信任特區政府時,那便要同時提出有甚麼機制可以讓我們表達信任與否。否則這不是癡人說夢,便是仍然停留在君權神授,毋庸置疑的封建思維,對香港的管治及內地民主化的發展均毫無益處。

撰文:        
葉振東 中山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

謝謝潘小濤的轉載分享,專頁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E6%BD%98%E5%B0%8F%E6%BF%A4-27743445015/?fref=ts

謝謝湛國揚兄的轉載分享,劍鳴社會學專頁如下:



2016年7月2日政壇新秀訓練班 《第六百零八集》嘉賓: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夫子) - 香港的七一遊行

夫子是我一位非常敬重的前輩,今集目的是為《我想做議員》那13名出線者的賽前熱身。所以我與夫子怎可以樣他們空手而回。節目最後那幾分鐘就是精彩之處,我讓新秀們體會到,很多時候出招,反攻關鍵就在一剎那,我反問夫子有可能被誤解成:「支持港獨」。這個議題是整集也沒有涉及的,我刻意在最後才提出,就是要出奇不爾。而夫子根據我的說話,指我意指:「習近平沒有底氣」,這也說得很精彩。這一招來,一招往,實在很值得新秀們、有意從政的年青人參考。

節目重溫:

遊行,一直是回歸後民主派表達意見的方式之一,而「七一遊行」自2003年以來一直是香港人以和平、理性及非暴力的手段共同表達多元訴求的大型和平遊行活動。當中遊行議題非常廣泛,由爭取民主制度,到平反六四、保護新聞自由、勞工議題、抗爭各種霸權等,非常多元化。而昨天遊行的主題是「決戰六八九,團結一致守護香港」。

近來很多年青政團對傳統民主派「和理非非」且沒成果的遊行感到厭倦,認為這些方法「行禮如儀」,不會令當權者讓步;另一方面,又有部分本土派政黨在「七一遊行」路線沿途設置街站,要求市民「課金」。作為多年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在今年的「七一遊行」中,對將來的香港看到甚麼啟示?今集《政壇新秀訓練班》,我們就邀請到「夫子」,向政壇新秀分析一下「七一遊行」啦。

夫子親筆簽名的《危城懇言 - 2014年佔領運動你不知道的事,都說我們老友鬼鬼啦


2016年7月2日星期六

2016年7月1日星期五

各式水晶與玉器

在華南師範大學的一位老和尚祝福,是他從手上除下,硬塞給我的。

自家設計的雙面介字,包括綠龍晶及捷克殞石:留有一手

幸運的四川紅水晶,真的是抽獎禮品。

柏林大教堂頂的馬賽克,較一般水晶罕有得多。

最喜愛的和闐白玉雕:攀竹靈猴

108粒不同水晶頸鍊。

紅龍麟吊咀經常配帶之後,龍麟會慢慢消失,有點像紅水晶。

代表台灣的紅珊瑚與鯨魚骨。

大婚時配套的綠髮晶。

拜興叔最配帶的綠龍晶。

三彩胡蘆皮休,是比較少看到的圖案。而且購回來時是極便宜,純粹是看眼光。

原本打算送給朋友,結果變成自己最喜歡的水晶手練 - 黑髮晶。

罕有的紅虎眼石,我喜歡的水晶多數是不規則形狀,也配合我相信無常的道理。

第一條水晶手練。

經商歲月,令我有段時間頗喜歡玉器,而且是代表招財的圖案。

是一位中小企老闆送給我的玉吊咀,但明顯是有所入色。

這隻馬鞍玉介子,是當年我任大埔青年議會主席時,為看起來更加老成及接近鄉事的味道而購。退任後,很少再配帶了!

這塊長命鎖是我中學時代的一位兄弟的父親送給我的,這是罕有的舊工雕刻,現在這些工藝,大概已經失傳了!

這塊原石應該是黑曜石吧!20多年前,我搬離大埔富善邨時,順手清理先母的遺物時,在他的手袋之內發現這塊石頭。20多年後,我把他切割打磨成了一塊吊飾,也帶回了台灣,算是完了先母的一個心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