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星期三

2012年5月28日 - 分析蘇貞昌出任民進黨主席

點擊Now新聞台官方網站,便可重溫節目:

Now新聞台官方節目簡介:
今次民進黨選主席投票率相當高, 但蘇貞昌的得票率,卻是自1998年直選
主席以來最低, 葉振東認為當中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今次有歷來最多人參
選, 第二是反映黨內, 不希望蘇貞昌做主席。葉振東指,民進黨一向最怕
老人政治, 又擔心蘇貞昌將民進黨帶回舊時代。
     
葉振東表示, 民進黨正值新舊四大天王交接, 蘇貞昌最大的挑戰是2014
的七合一選舉, 屆時需要動員大量人力物力, 若蘇貞昌不能憑一股衝勁,
整合黨內力量的話, 這場戰戰將會打得相當困難。按民進黨的傳統,七合
一選舉若果失利, 黨主席就要下台, 到時蔡英文就有機會選總統,所以葉
振東認為, 蘇貞昌在2016年選總統的機會不大。
     
另外, 葉振東又認為, 共產黨和國民黨合作愉快,壓縮了民進黨的生存空
間。而民進黨內部, 中生代的斷層嚴重, 蘇貞昌需要爭取深綠的企業更多
捐款, 才可能在黨主席位置上交出成績表。

20120527 星期日晚上10:35 新聞:分析指蘇貞昌難團結民進黨
Now新聞台官方節目簡介:
兩岸時事評論員葉振東認為,蘇貞昌只是以僅僅過半的票數當選,顯示黨
內分裂嚴重,他必須在後年的地方選舉做出好成績,才可以爭奪2016年的
總統寶座。

點擊Now新聞台官方網站,便可重溫節目: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美國時間2012年5月28日 - 評馬英九連任台灣總統(上集)

中華民國還有下一個100年嗎?

考資料:2011年1月17日成報《百年三問》葉振東

原文:

2011年,對香港人來說可能沒有什麼特別;但對台灣人卻別有一翻滋味,因為今年是中華民國(民國)建國一百年。馬英九政府除了會「大慶特慶」之外,今年台灣的例假日與紀念節日假期竟有115天之多,連續假期還有六個,創下台灣史上之最,連44的兒童節也首次列作公眾假期。多得如此驚人的假期,民眾除了可以普天同慶以外,還可以在假期中沉思一下「台灣」的意義。
 
民國所謂百年,突顯的卻是兩岸分治後,在台灣這六十多年;之前的民國,還不過是一個虛名!而這在台六十年,台灣政府、民眾也經歷了「壓抑、裂變、再生、接受」這四個階段。一百年過去了,讓我們不禁問了三個問題:中華民國是歷史上存在過?現實上還存在?若然存在,民國的生命力還有多少呢?
 
第一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兩岸政府從來沒有否定中華民國在歷史上存在過,只是彼此的「壽終」時間不一。我們從南京中山陵、廣州中山大學的當眼處還可以看到「民國」那年那月的字樣,便可以知道答案。
 
第二個問題,爭議便大了!若從「台灣第一」的角度來說,中華民國當然是「實在」的。可是在對岸,中華民國在1949年之後已經掉進了歷史;所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非常「政治正確」地稱呼寶島是「台灣當局」。若算中華民國在1949年之後進入了「深切治療室」,那在1971年民國也在國際舞台中宣告不治,當年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會議定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從此以後,除了台灣本土,和那些僅有的南太平洋幫交國外,中華民國的「見報率」便少得可憐!香港自「中國時報」停刊之後,相信也沒有多少知道今夕是民國何時了!
 
話雖如此,台灣方面還是有一個實體行政機關在運作,名義上面還是中華民國政府,只是她彷如卡布諾奇咖啡的飲泡般,慢慢地泡沫化了!這不是統獨問題,而是民心上無奈地已經接受了這一個事實。民國好像一件殘破不堪的外衣,但在國際的寒風中,有這件破衣裳「硬撐一下」,感覺上還是可以「自爽」的。可是,從「出國旅遊」的台灣民眾口中,我們便知道在時間的內化過程洗禮下,台灣民眾自稱:「我是台灣人」,而不是「我是中華民國的」。即使台灣旅遊局的文宣也是:「歡迎來台灣」,而不是:「歡迎來中華民國」!
 
這說明了什麼?馬英九政府雖然承諾「不統、不獨、不武」,實際上大家也知道是「統」又丟臉、「獨」又不行、「武」又無力。在民眾心目中,「台灣」早已就取代了「中華民國」;這無疑是為台獨勢力制造了良好條件,而且這個資本還在不斷增加當中,這個近乎天然的優勢,在台灣島內滋生擴散,一步步吞噬民國。藍綠陣營咀吧再硬,也必須面對這個客觀現實。何況,台灣民眾早已極討厭「沒有身份」的飄泊日子。這使我們不禁反思:「民國還有下一個一百年的可能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刊文:請點擊以下圖片,然後再點擊右下角「放大圖畫」,便可清楚閱讀 
Picture

美國時間2012年5月28日 - 評馬英九連任台灣總統(下集)

參巧文章:

經濟日報 2012年5月26日D6《 實習期已過 馬英九曖昧自毀》葉振東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2012年5月26日D6 - 實習期已過 馬英九曖昧自毀

在台灣,成功連任的馬英九總統在一片風雨聲中,宣誓就任。是次就任儀式,馬政府僅花費了新台幣600萬左右,折合若為港幣157萬元;遠較上次花費3900萬新台幣,大幅縮減近八成半。馬英九這麼「省」地就任,並沒有得到傳媒及民眾的關注。反而,他的就職演說,便成了近日被各家、各派、各自表述的好材料。不少傳媒均以馬英九的「一國兩區」說作為頭條報導,並形容為「首次」。

首先,據資料馬英九的「一國兩區」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台灣的憲法,及早已被束之高閣的「國統綱領」均有提及;只不過是大部的台灣民眾,早已忘記了這一個概念。及後,大前研一的「中華邦聯」一書登陸台灣,一國多區的可行性,引—起了一陣子討論,重新探討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定位,及生存空間。所以,不少台灣的評論均指出「一國兩區」論並無新意,馬英九亦只是在語意上表達,而沒有直接導出這四個字。但筆者認為「一國兩區」的重點,不在於兩區,而是前題;那就是馬英九的本位所在 - 中華民國。

筆者相信,馬英九不擔心民眾忘記了這個概念,卻非常憂慮民眾遺忘了中華民國的存在。失去了中華民國的根據,馬英九總統的合法性與權力不但會受到質疑,與大陸的談判也沒有基礎了。要知道中共視國民黨為唯一對話窗口;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並非沒有討論的契機;但「大陸」是不會與「台灣」談兩岸和平進程的。

加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已經到了一個「表無可表」的程度。馬英九的表述,關鍵在於向對岸提出討論的新點子,突破點。若然大陸認同一國兩區存在探討的空間,餘下的,便是兩岸如何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縮減成一個「中國」名詞。雖然,這條路還長而如履薄冰;但要不是二千年台灣首次進行政黨輪替,國共兩黨也不會醒覺,兩岸的正面談判是不可能萬年無期的。

至於,綠營人士對馬英九的口誅筆伐,批評馬英九能夠成功年任是靠「五大老」,即「老共(產黨)、老美(國)、老婆(周美青)、老闆(大企業家)、老國民黨」;同時,指出馬政府國債高築,實質經濟增長急降至百份之0.4;工資水平時光倒流12年,「633執政承諾」跳票,令民怨沸騰。著名台灣評論員南方朔指出,台灣民眾存在強烈的「被騙感」;所以,「馬上倒」的情緒不斷地升溫。但「大話怕計數」,綠營發起的519十萬人反馬大遊行,最後只有不足4萬人參加,便知道綠營的指控有可能言過其實。

那為何,各項民調頗為一致地顯示,馬英九的支持度跌至二成左右的新低呢?因為,台灣民眾對馬英九的「曖昧執政」感到厭倦,台灣民眾對馬英九反覆問了一個問題:「你想甚樣?」達五年之久。從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台灣、油價、電費加價等政策。台灣民眾對馬政府那種「唔進又進、唔加又加」,朝令夕改的執政手法感到無所適從。投射到馬英九的就職演說中,馬英九雖有「一國兩區」之意,卻無實言;隨後就兩岸關係所表達的「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之說。就更讓聽者如墮五里霧中,心中不禁問「你想甚樣」?


台灣民眾經歷了「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多年,心中最缺乏的就是生活安全感。所以,「超人政治(備註 )」模式令陳水扁、馬英九先後奪得總統大寶。馬英九在首任總統期間,還可以托詞「實習期」,而曖昧地執政。民眾也因為這個原故而再給了馬英九一次機會。無奈,馬英九仍然是繼續曖昧下去,難以看出施政方向,但求偏安一隅,便算對歷史有交代。這一種態度,才是馬英九民望大不如前的癥結所在,及馬政府施政最大的絆腳石。  

刊文:

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2012年5月24日 - 蜜月之旅 - 奧捷匈平價三大名酒

全把他帶回香港了!匈牙利5星貴腐葡萄甜酒、匈牙利公牛紅、捷克溫泉酒。oooo~~~~~


美國時間2012年5月23日時事觀察 - 談陳光誠事件

參考資料:
Now 332台2012年5月3日國際評論 - 陳光誠事件突顯中國內部問題

點擊Now新聞台官方網站,便可重溫節目:

Now新聞台官方節目簡介:
葉振東指, 陳光誠事件反映中國對異見人士的處理手法, 突顯當中方不喜歡異見人士,就會想方法令他離開中國。他認為, 這並不能解決問題, 只是用扭曲的方法, 解決社會中扭曲的問題。


蜜月之旅 - 至愛紀念品:KV 溫泉水晶酒杯 Telc 手繪小酒杯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2012年5月14日 - 適度有為乎?

原文:
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引起的一連串問題,這是今屆政府的痛、下屆政府的重。就在諸路不通,苦無對策的情況下;冷不防,下任特首梁振英日前主動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2013年私家醫院不應接受雙非孕婦的來港產子,即是「零配額」。 2013年來港產子的雙非父母,在香港出生的子女不能保證將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

這種以「個人主張」包裝政策公布的方式無疑是創意十足,讓人耳目一新,贏得一面倒的掌聲;一改政府拖泥帶水、議而不決的形象。而且,在梁振英人氣開始下滑之時,他懂得運用社會的焦點議題,高調地表明立場及提出解決方法,的確是可以「止得下咳」;是政治公關上的良策。不過,就在掌聲背後,所產生的副作用,其實並不亞於雙非。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沃勒斯就「創新」,所提出的四階段理論 指出「創新」是分為四個階段,包括:準備期、醞釀期、明朗期和驗證期。筆者並沒有修讀心理學,但學理有時是可以互通及借鑒。配合孫子兵法,兵勢篇五的道理:「治眾如治寡」;讓我們明白到,立身處世與管理百萬之眾的原則,其實是差不多的。

創新需要有醞釀期,是因為要進行資料收集、信息加工、選取,從而提煉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相當費時,而又接近必要的「死功夫」。政策的構思與推行,也同樣需要有關鍵的醞釀期。這是因為政府龐大的官僚系統一如鐵達尼號般,「轉個彎」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準備,否則便會難以執行。又或甚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

在這個基礎上,候任百官之首甚可能存在「個人主張」呢?所謂:牽一髮,動全身。那管現在尚未換屆,梁振英只要一旨令下,現存各政策局也得乖乖配合,否則朝令夕改,後果是災難性的。無奈是,周一嶽即是硬接了旨;在缺乏政策醞釀階段的「皇命」,同樣會造成行政架構的嚴重內傷。原因非常簡單,政策急剎車,各級公務員從前的努力,便付諸流水了,心裡不是味兒。

加上,私家醫院主席劉國霖的「被揼論」,便說明了梁振英「很英」的表現,將會破壞了政府與主要持份者的合作關係。日後,相關問責局再要進行政策推銷便極度困難。奉勸「呢隻英」先了解什麼是「適度」,然後再追求「有為」吧!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2012年5月3日 - 陳光誠事件突顯中國內部問題



點擊Now新聞台官方網站,便可重溫節目:


Now新聞台官方節目簡介:
 葉振東指, 陳光誠事件反映中國對異見人士的處理手法, 突顯當中方不喜歡異見人士, 就會想方法令他離開中國。他認為, 這並不能解決問題, 是用扭曲的方法, 解決社會中扭曲的問題。

葉振東認為, 現時中國領導層有一種執政的無力感, 絕對權威不再存在,與異見人士無有效對話, 又沒有渠道吸納他們, 只好把他們送離中國, 維持執政。 

他又指, 中美關係越來越簡單, 陳光誠事件對中美關係沒有大影響。以前, 中美雙方實力懸殊, 在許多中國事件上, 就意識形態、價值觀上的差異如: 人權、民族自立等問題, 美國會插手事件。但現在由於雙方此消彼長, 經濟上唇齒雙依, 現時雙方的關係均是利益至上。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2012年5月2日 - 骨董

原文:
日前,美國白宮在回覆參議員柯寧的一封信中表示,新上任的國防部助理部長李坡特,將採取行動解決台灣空軍戰與大陸方面嚴重失衡的問題,其中包括出售新F16C/D型戰機給台灣。

消息一經公開,台灣民眾的表現並沒有欣喜若狂,反而是出奇的平靜。看在「美國佬」的眼裡,真有點不解。F16 C/D型戰機不是台灣政府一直爭取的嗎?現在美方願意賣給台灣,台灣卻沒有沒點高興的意思。可是,換一個角度,從台灣人的立場來說,現在有機會買到的F16 C/D型戰機,基本上跟骨董沒差;不單止貴,而且只可以看,而沒有實際用途。

首先,從軍購的角度來分析,台灣人一直覺得向美方採購軍備,像跟黑社會大哥交保護費沒兩樣,只要不太過分便已經要感謝媽祖。國府遷台之後的二十年,兩岸時有軍事衝突,美國從來也沒有實際地協防台灣。及後台海轉為平靜,兩岸在休戰的情況下,國共兩軍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單是兩岸的常規軍,便長期相差十倍人數。台灣很清楚知道,要是共軍以傾城之力強攻台灣,台灣耗盡所有子彈,也未能削減共軍一半的實力。美國這隻紙老虎,對台灣來說,只能嚇唬一下大陸,求一個平安已而。

其次,美方在今日的經濟情況之下,美其名解決台海軍力失衡的問題,實際上只想把爛銅爛鐵賣給台灣這個「冤大頭」,再撈一筆。當大陸快要有航空母艦的時候,台灣只有美國已經退役的柴油動力潛艇。每年,台灣因為發霉而要報銷的美國飛彈,數量多得令人震驚。在著名的漢光演習中,不時鬧出飛彈未能射出、航導失誤,甚至差丁點轉彎射向總統席的笑話。至於現在的F16 C/D型戰機,與A/B型的最大分別只在於多了一個座位;這個戰機座位便讓台灣折騰了十多、二十年;而且與大陸的主戰機戰鬥力相差了25年。現在台灣爭取到了的「過期貨」,有啥可喜?

在今日「打科技戰」的年代,台灣還是落後地想買到核動力潛艇,是F22F35戰機,或是新型彈導飛彈。無奈,台灣知道這只是奢望,即是口袋有錢,美國也不會賣給他。而台灣可以購賣軍備的邦交國又不多。美國在軍購上,便成了台灣唯一一所7-11。阿扁年代,台灣立院否決六千億台灣軍購案;馬英九一再削減對美軍購的預算,便知道台灣民眾已經「忿怒鳥」。還有,自2008年後兩岸關係回暖,這比紙老虎更有效地保平安。這類骨董軍購還有需要嗎?

刊文:



美國時間2012年5月1日 - 評聯合國批日本大陸架

參巧資料:

2012年4月28日東方日報 - 九千美軍撤離沖繩 日網站籌20億買釣島


2012年4月23日中國時報 - 東京都要買釣魚台 石垣市長贊成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2012年4月30:買一個希望

本月初,梁振英赴京接受國務院溫家寶總理所頒發的「國務院令」,理論上,梁振英已經正式成為了香港的行政長官,不過上任的日期卻是今年的七月一號。拍過合照之後,溫家寶總理按慣例向梁振英說了一堆語重深長的寄語。歸納之後,溫總的寄語其實只有三個「要」;那就是「要團結大多數、要清廉及要讓市民有希望」。

原文:
當中,溫總吐出那「要有希望」幾個字,讓人感到份外刺耳。原因,他鏗鏘地導出了香港回歸十五年的死門所在。那就是香港市民對三任特區首長,以至整個政府已經失去了希望!

根據1986年,諾貝爾經濟獎者布肯南的「公共選擇」(public choice theory) 理論。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治如同一個交易市場:從政者是買方,是生產者;選民就是買方,是消費者;選票就是流通貨幣。無論是經濟或政治市場,交易雙方的目的,均是要謀取最大的私利。由於每一位選民手上只有一票,所以個人的理性選擇在政治市場是難以發揮作用。因此必須透過集體選擇(投票)來發揮力量,這就是公共選擇。政治市場沒有真正的金錢交易,因此個人選擇是經濟行為,而公共選擇是政治交易。 

就布肯南的理論,在政治市場學上,賣買雙方均是在交易「空氣」。從政者提出未曾實現的政網與遠景,換取選民手中的選票。相反,選民運用手中的選票向未來押注,買「希望」回家!具體例如早前台灣的總統選舉,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便提出:「讓人民都有工作,才是真正的安定」。蔡英文承諾「在未來」增加就業機會,讓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無奈,選民不買賬,認為沒有和平的兩岸關係,台灣便會完蛋,沒有「希望」了!事後證明,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嚴重失分,成了敗選的關鍵。

香港在2017年之前,我們也沒有權一人一票選特首;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可以對政府有「希望」,又或者「失望」。市民的失望明顯就是政府的負債,當政府「債」台高築之時,便很易構成管治上的「破產」。董建華「千古腳痛之謎」與曾蔭權「臨走,唔過得世」的原因,便是他們早已成了「負資產」。市民感到沒有「希望」,他們最終黯然離場,並非無跡可尋。


如今弱勢領導、管治雪崩有可能成為未來香港的寫照。溫總把醜話說在前,實在地是用心良苦,免得日後CY會因為「頭痛」而需要接受「休假式治療」。

美國時間2012年4月30日 - 評唐英年回港

參巧資料:

2012年4月27日蘋果日報 - 選舉期間涉虛假陳述紅酒款待 ICAC查唐英年
-->入罪機會微,除非有人是無間道;但對唐是嚴重的打擊

2012年4月27日蘋果日報 - 中央定調梁營即收300萬 選戰捐款揭露富豪3月補飛

-->唐的募捐較梁少,極有可能是沒有積極進行募捐。
-->側面亦可看到誰是「真朋友」。

2012年4月27日蘋果日報 - 翻看開支申報發覺使得枉! 花巨資聘公關唐營敗也公關

--> 從唐參選到ICAC的調查,簡直是一場公關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