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

2009年12月25日 - 「原罪化」導致「泛激情」

原文:
如果有十萬人夾道歡迎自己到訪,那當然「爽歪(台灣里語:非常高興)」了!但是有近十萬向自己示威,「攪到要走側門」。那必然為旅程留下「極度深刻」的印象。幸好大陸的官員,大部份均是「無o 表情」,「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那種。例如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日前到訪台中,進行第四次「江(炳坤)陳(雲林)會」。隨即被綠營人士「前呼後擁」;陳會 長不但沒有變成「怒目金剛」,反而在歡迎儀式上主動表示:「沿路上,我看到有很多的鄉親們,反對我來、不歡迎我來,我也看到了很多鄉親希望我來,對鄉親們 表達不同意見,我們會絕對的尊重。」陳會長果真「真將才也」。
 
在陳會長「萬人敵」的影子之下,筆者臉色不禁一沉;深思那近十萬位綠營「死中支持者」「其實『反』o也」?又抗議什麼呢?如果他們是明確反對兩岸兩會中的「兩岸避免雙重課稅」部分,這反而是「大條道理」。但若以一個攏統的口號「反黑箱,顧飯碗」便煽動近十萬人上街,實在是有點那個!
 
綠營要「反黑箱」,那便請提出證據;要是執政黨事事要與在野黨協商,那便不如「種香蕉去(台灣的意思:接近廣東話的『翻鄉下耕田』)」。綠營若要「顧飯碗」,那筆者「懇請賜教」,在全球「力用中國」的情況下,只有台灣還是有「去中國化」的味道。民眾的飯碗保得了今日,但明日還保得了嗎?
 
筆者之後有一個很大的領會,陳會長的到訪必然是「阿共(產黨)的陰謀」了!因為無論是「陳、李、張、黃、何會長」到訪,都必然是帶著共產黨「打壓」台灣的「原罪」;所以,民進黨的「Die hard粉絲」「唔理三七廿一」「係唔係都『激』o左先算」。情況一如早前香港中文大學向唐英年頒授「榮譽博士」時,那群「唔知為o也而『激』」、「只要見到唐英年就覺得有『罪』」的忿青差不多。筆者認為諸君大可以以「實證」質疑唐司長的問政能力,但絕不可以人身攻擊,那種「吠吠吠,係狗吠」的標語,實在是有失斯文。
 
而現時政府所提出的2012政改方案一樣被「原罪化」,只要是政府所提出的,便「一定」是不利香港發展、「一定」是保皇;筆者敢問那群「義忿填胸」之徒,他們有沒有詳細了政改的內容?有沒有從實際出發,為香港的前景設想過呢?還是,他們只想在「已熟習」的遊戲規則下,以自己的利益為最歸依歸呢?
 
筆者認為民眾的激情是可以被「鼓吹」出來的,而政客運用民眾的「泛激情」往往是可以「騎劫」了傳媒的視線,但整個社會只會越走極端。當然,執政的,亦要讓民眾看見「遂道的出口」;第五次兩岸協商才開始討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小馬哥,你也真的太慢了吧!


刊文:

2009年12月10日星期四

2009年12月10日 - 「民智」的威力

原文:
台灣的縣市長選舉終於有了結果,國民黨奪得12個縣市,嘉義、南投總算守住了「濁水溪」以北的大片土地。但新竹險勝,宜蘭失守,令民進黨得到4個縣市;在士氣方面,國民黨便「輸了一大截」。縣市長選擇前一晚,筆者曾到一個電視台,與一眾嘉賓一同探討這次台灣縣市長選舉。當晚,筆者的「最糟」估計,國民黨只能奪取11 縣市,認為新竹縣在「內鬥」的情況下,是極有可能淪陷的。幸好這個最差的情況沒有發生。要是民進黨取得新竹,不論在氣勢上,及地理上均對國民黨極不利。因 為新竹與宜蘭均是在「大台北﹛台北縣市﹜」的兩側,這勢必阻礙了「城都」的發展。地方與中央「摃上」的情況便會不停發生。
 
後,馬英九的宣言,其實早就在預期之內;因為無論今次「點選」,國民黨的縣市席數一定比上屆少。而他的發言中,筆者認為只有「感謝選民對國民黨的寬厚」這 一句「含金量」最高。「無唔刁喇(台語:正確的意思)」!國民黨在這次選戰中看似少了兩個縣,實際少了大量選票。這「大片大片」的失落,終於令到國民黨人 有錐心之痛,而「英九光環」保祐不了宜蘭,也讓國民人明白到不能只靠一個「馬英九」。
 
民進黨今次的得票比上屆大漲7%,由百份之38%升至45%。但大家不要忘記,上次在「阿扁毒瘤」的影響下,基數自然非常低,38%只是民進黨的「基本盤」罷了。而國民黨今次「失血」,也不代表票數流走了,只是「淺藍」選民沒有投票吧。所以,在今次的得票之中,我們可以看得出馬英九口中的「寬厚」;選民是要國民黨「醒」,而不是要國民當「死」。
 
今次,台灣的選舉是近年少有沒有「統獨」議題的競選,沒有「統獨」議題,意識形態之爭便不再復見。民眾對國民黨的不滿原自於「失業率高企」及「88水災救災不力」。這證明了選民的眼光已由從前那無聊的爭拗,轉為「重發展,重實務」的議題上。說穿了,就是政客是否能夠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表」。
 
反觀,香港近期的「政改」,泛民的思維仍停留在意識形態之中;即是多項民意調查顯示,市民是希望香港的政制發展得到「前進」。泛民仍然可以「置之不理」;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現在「連行一步都o甘艱難」,「永遠有你講,就無人講」,「反對你,就反對『民主』o甘大件事」!那香港的政壇還有希望嗎?台灣民智的成熟,令到國民黨也要「低頭」;若然,香港的民智得到尊重及彰顯;選民亦好應該用手中的選票,在下次選舉中給泛民沉重一擊,並叫他們「無位閃」,明確地承擔「政改停滯不前」的責任。


刊文:

2009年12月3日星期四

Now 新聞台:2009年12月4日 - 台灣政治:這個選舉不沉悶

主持:李燦榮

嘉賓:譚志強、丘沛民、葉振東

不得不承認,台灣經歷多次民主選舉洗禮之後,從前南方朔所批評的「劣質民主」已經得到大大改善,民智也已經大幅提升。

網上重溫:https://youtu.be/vJP-cwm3UFw

2009年12月2日星期三

2009年12月2日 - 決戰「百里侯」前瞻 — 兩岸無風

原文及刊文:
「陳水扁八年」差不多任何一次選舉都可以與「兩岸」、「統獨」拉上關係。由於台灣差不多每年都有選舉進行;所以這兩個議題可以不斷被「操弄」。其他的民生、經 濟問題便「被」束之高閣。但當民進黨失去了執政的「平台」,便同時失去了選舉的「主導權」。沒有了主導權,民進黨便無法「製造議題」與「控制節奏」。
 
次台灣的縣市長選舉,「兩岸」與「統獨」議題是最為不顯眼的。一方面是大陸方面已經「學精左」,吃了那麼多次虧,終於明白到在台灣各項選舉前「說三道 四」,只會讓民進黨「吃到豆腐」;不停把「話題」上綱上線,變成「幫倒忙」!另一方面,就是過去一年的「錢包子」攻勢已經見到成效。
 
台灣有一句說話:「60年前老共(產黨)用『肉包子』,60年後用『錢包子』」。這句說話深刻生動地把台灣現在的實況描述出來。在阿扁八年,台灣經歷了國府遷台後經濟最差的年代。阿扁在全球「力用中國」的形勢下,「積極」阻礙兩岸經濟合作,令台灣經濟在區內滯後,有理智的台胞們也「得個『恨』字」。
 
是,由於當時的台灣民眾始終未『索』過對岸的飯香,所以阿扁只要一句:「愛台灣」,便令大家乖乖座在這座孤島。馬英九上台後,內政需要不時被「指指點 點」,但在兩岸關係上的確令大家「鬆了一口氣」,並且令到台灣民眾嘗到兩岸合作所帶來的好處。例如:兩岸大三通,陸資直通車,30億美金的江蘇採購團。均是令到一眾「等得太久」的民眾「傻眼」。早前,民進黨計劃以「633跳票」來攻擊馬英九無法履行選舉承諾,當中的「6」就是指失業要回落到百份之六以下。誰知,在選舉還剩下10天的時間,台灣的失業率終於回落到5.96%,嚴重打亂了民進黨的攻堅計劃。而當民眾「得嘗美味」之後,「愛、不愛台灣」?誰還有心情去理他呢?
 
有奧(巴馬)胡(錦濤)的會後聲明,可以見到中美兩國的共識就是:「經濟第一、台灣消失」。悲觀地看,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丁點「重要性」將會慢慢消失。但 樂觀地分析,台灣不再在中美的「鎂光燈」之下,反而有機會真正做到休養生息,重整經濟結構。要知道台灣可用的「空間」本來就已經不多,再不「追落後」,將 來便與她的好朋友們 - 「南太平洋島國」為伍。
 
岸無風,便自然不會起「浪」!雖然,國民黨在新竹、雲林、嘉義、屏東、宜蘭、花蓮六縣告急。可是,勿論這六縣花落誰家,將來的縣老爺也不敢高舉「阿扁愛台 之靈位」。要知道對台灣民眾來說:「阻人開飯,一如殺人父母」那麼大件事。何況,告急的縣市都在中南部與東部地區,這些「有待開發」的地區,對大陸的「甘 露」真是引頸以待呀!


2009年12月2日 - 決戰「百里侯」前瞻 — 「小輸」會「轉勝」

原文:
台灣是次縣市長選舉,在既無「動力」,又無「話題」,真的是可以用一個「悶」字來形容。而令人最納悶的是,大部份縣市長選舉的結果彷如「事先公報」一樣;幸好在這次「悶蛋選舉」之中,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也為我們帶來點點的樂趣。該大學在20063月立了「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並為歷次的選舉進行「賽前預測」;玩味不亞於「金融市場」的「名家評論」;在1127剛發表的「未來事件交易所目前預測2009年縣市長選舉」中,該心中預測國民黨在17個縣市中會奪得11席、民進黨會由3席增加為4席、並且有可能重奪宜蘭;花連縣有可能由國民黨的叛將張志明奪得,真正競爭比較激烈的便只剩下新竹縣了。 

以上的數字令筆者得到了一個啟示,就是無論125的投票率如何?國民黨必然會失落少量縣市的執政權;而這個失落,在馬英九執政的中上期及直轄市選舉前出現,實在來得正好呀!首先,國民黨失落少量縣市,大體上仍未可以動搖執政基礎,台灣的天空依然是「藍色」的。這對島內的施政,兩岸的關係不會有太大影響。 

其次,國民黨只2005 三合一選舉之後「未嘗一敗」,導致從前的漏習一如癌細胞般復發。直到雲林縣立法補選痛失議席之後,國民黨內才有丁點兒「如夢初醒」的感覺。但這丁點的「良 心發現」,仍不足以令黨內中人「叫痛」。所以,必須要失去大片疆土,國民黨人才會「認真學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民眾可以讓「綠地」轉「藍 天」,同時亦可以再一次令國民黨永墮無間地獄。 

再者,地方選戰勝敗往往依賴候選人在縣市內的「扎實工作,」超人氣的「小馬哥(馬英九)」只是「配菜」。國民黨若是小輸,黨內的「同志們」便體會到「平時不 練功,選戰會落空」的道理,明白到「不可能」每逢選戰,便把「小馬哥」本尊「抬出來」供奉一二,祈求僥幸獲勝。這種「政治現實」,對國民黨的「中生代」來 說,是需要以「小輸」來換「頓悟」的。要知道台港兩地的民眾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民粹主義」重於「民主」。所以,即是馬英九較陳水扁年代,讓台灣「有好日 子」;綠營仍是會繼續「文革式批鬥」,否則他們還有什麼存在價值呢?情況便一如香港的「泛民主派」,政府現在提出一個「優於05」的政改方案。他們一讓會「死了都要反」!若是他們「首肯」,他們那有舞台繼續「表演」;是否「為人民服務」,著想?各位「心照啦」! 

何況,馬英九在過去一年「唔多爭氣」,頭上的「光環」漸漸「跌Watt」,選舉時「拉抬作用」自然會減少。這逼使國民黨人要「為名字而戰」,要「自己靠自己」,國民黨才能中興。周六的選戰結果隔天之後便會揭盅,台灣有評論認為是次選戰的「必然輸家」正是馬英九。但筆者認為小馬哥的小輸,能令國民黨不再「依賴」,那又何況呢?

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