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5日星期四

教育改革 - 錢跟學生走

2002425大公報B03
「錢跟學生走」引發廣泛爭議

最快在兩年後(即二零零四年)﹐香港將推行大學生「學分累積及轉移制」(俗稱「錢跟學生走」﹐即越多學生轉讀的院校所獲政府資助越多)。該措施被稱為香港創舉﹐將令本港高等教育徹底改觀﹐由公營主導走向全面市場化﹐難怪引發廣泛爭議。不論大專教育走向何方﹐始終不可忽略大學生﹐且聽他們對「錢跟學生走」兩種迥異的意見

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會長蔡慶化﹐支持新撥款制度。他認為這就是學券制﹐錢跟學生走的措施﹐給了學生自由度去選讀最感興趣的科目﹐課程市場化和商品化的趨勢難以避免。「學校碰到的最大難題是行政管理﹐因為學生自由流動帶動了院校資源(教育經費)的變化。」

要設機制監管
目前﹐本港八大資助院校的經費是按學生人數和教育成本而分配﹐金額在每三年的分配期內不變。學分轉移制則要打破此框框﹐越多學生轉讀的院校所獲資源越多﹐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抨擊此舉徹底破壞大學教育﹐浸會大學吳清輝則憂慮轉校潮令學生最終受苦。
蔡慶化說﹕「每所大學有其獨立的校園文化﹐錢隨學生走可能令大學生不知歸屬何在。」但他認為﹐長遠來看﹐學分轉移制利多於弊。

蔡慶化現為浸大中國研究(經濟)二年級學生﹐不受學分轉移制影響。雖然他贊成新撥款制﹐但贊成要設立機制﹐避免學生在自由選科選校下﹐全無外在要求。他建議各院校提供一些相近的必修科﹐避免轉校生追逐金融﹑財經等時髦的實用科目﹐確保他們能獲得人文教育的薰陶。

中大學生會幹事近日描述一些大學生依取分難易而不是學習收穫來選科的現象﹐引起社會關注﹐教資會秘書長張寶德連稱無望﹐港大校長戴義安也關注學分轉移制的陋弊﹐導致「不在乎素質高下﹐只關心學分易得」的局面。

蔡慶化承認﹐錢跟學生走會出現惡性循環﹐一些學科甚至會放寬學習要求﹐「關鍵靠教授把關。」但是﹐學者一旦由於要求嚴格而致學科資源被削﹑結束或丟了飯碗﹐怎麼辦﹖他同意這是個棘手的問題有待解決。

葉振東為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生﹐今年中將取得城大高級專業進修學院與英國De Montfort大學合辦的「公共行政及管理榮譽學士學位」。

課程銜接不易
與蔡慶化一樣﹐葉振東也不受學分轉移制影響﹐兩人都認為「錢跟學生走」的新撥款制就是學券制。但葉振東認為此舉難以落實。首先﹐院校之內的人文﹑應用課程銜接不易﹐風牛馬不相及﹐貿貿然互通並不明智。

葉振東續稱﹐由於各大學水平不一﹐課程銜接困難﹐勉強互通恐怕是叫教授放棄課程主導權。「舉例說﹐城大的公共行政與管理﹑中大的政治與行政學﹑港大的政治及公共行政﹐三者取向不同﹐教授各有主見﹐互通課程難乎其難。」他補充﹐錢跟學生走的撥款制﹐似乎給予學生頗大的選擇權﹐實際反而是選擇不大﹐容易出現「學店」。

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也憂慮「學店」成為錢跟學生走的衍生物。事緣大學可能為取悅學生而開辦淺易科目﹐而按變化不定的學生數目來分配資源﹐也會令有價值的科目停辦。
葉振東則說﹐學分轉移制可能導致授課一味風趣﹑功課少而簡略﹐形成學生更功利﹑視野狹窄和向錢看﹐最終導致大學教育素質下降。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同樣對此疑慮。

另一方面﹐《香港高教檢討報告書》提出發展重點大學﹐配合學分轉移制﹑教職員薪酬與公務員脫鉤﹐為香港高等教育引入市場競爭。教資會秘書長張寶德的說法是「集中最好的學生和師資﹑最多的資源﹐在少數院校﹐使香港足與具國際競爭力。」

先合作後合併
對此﹐蔡慶化深以為然﹕「香港教育不可能再搞平均主義﹐別再只是自己跟自己競賽﹐需要集中力量與外面的對手一較高下﹐拳頭對外才可提高香港長遠競爭力。」

蔡慶化贊成本港八大合併為數所院校﹐第一步是同類學科由合作而合併﹐例如港大西醫與浸大中醫﹐可嘗試中西醫合璧。浸大傳理系可與中大新聞系合作﹐或者與城大創意媒體結合。合併細節則需深入探究。

有人說﹐落實高教檢討報告書後﹐本港大學將在「弱肉強食」的森林定律下發展﹐院校分等分級﹐蔡慶化和葉振東都有同感﹐也相信八大資助院校在十年後可能剩下五﹑六間。

綜觀整份高教報告書﹐葉振東的讀後感是「錢作怪」﹐由於資源不足而提出連串擇優原則﹐以激化競爭。「既然說香港現有三成適齡青年接受大專教育的比例不足﹐為何又暗示八大院校太多﹐但又明言要發展私立大學﹐看來互相矛盾﹐值得商榷。」